短短5年时间,江苏省盱眙县因库区移民迁建、淮河流域治理迁建、农房改善等,许多村庄在消失,如何留住乡村记忆、寻回农耕文化的根,盱眙县超前谋划,因地制宜建起了原汁原味的乡村记忆馆、村史馆,让在外地打拼的新农人有归属感、幸福感。
牛年春节,黄花塘镇桃园小镇,回乡的年轻人三五成群,相约一起来到村史馆“寻根”,回味祖辈们生活场景,展板上的一段段岁月留痕,折射出整个小村庄的百年发展史。
“从反修公社、黄花塘乡,再到黄花塘镇……名字的变迁见证着革命老区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旧铺社区在规划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中,特地在一楼设立了这个村史馆,布置了很多老物件,耕犁、斗笠、蓑衣、小马灯、老照片……”社区老支书闵智说。
古桑街道龙潭村村史馆利用原村小学的7间教室,占地近2亩,布置上石磙石磨、明清年代的吃饭碗碟、割麦的大刀、牛车等。每逢传统节日,平日里安静的乡村记忆馆就会热闹起来,这里是回村的年轻人必到之地。
鲍集镇朱巷村村史馆不大,却存放着不少压箱底的“宝贝”。农耕用具一应俱全,独轮手推车、支前担架、收音机、泥罐子、捕鱼网、孩子学步的站桶、婴儿筐……这些农家日常用品,记录着往日生活的苦辣酸甜。鲍集镇党委还充分利用资源,在馆里开展党员冬训课堂、“话初心纽扣课堂”,使党员干部在历史的长河里回归家园。
乡愁不仅在春耕秋收、耕耘桑梓的往事里,也融在烟火百态的民风民俗里,融在衣食住行、辛勤劳作中。
沈集村有500多年建村史,晚清从沈集走出的杨氏家族中,有北洋大臣、山东巡抚、山西布政使、翻译界泰斗……人杰地灵,文化厚重。2018年,村党支部提议修村史,老支书沈定奎拒绝回城随儿孙养老,在村里弄一间办公室,开始征集村史、修编大事记,收集归纳、整理档案,村民戏称他“沈馆长”。历时三年,采访200多人,足迹遍及周边各市县,参与乡贤20余人。“它是一本战天斗地的艰苦创业史,更是沈集村人心底最深沉的力量和精神源泉。”村书记沈定启说。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盱眙乡村,不少年轻人离开了,对乡村的感情日渐淡漠。有了村史馆、乡村记忆馆,不但使新农人有根可寻,还吸引了市县文史专家、大学教授、作家来采风、体验生活,再现激情燃烧的岁月、乡村的生机和活力。
在盱眙人眼里,农耕年代的老物件,不仅是从贫穷走向小康的见证,更是我们与祖辈情感交流的“活物”。盱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于军说,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精神就是力量,精神就是一代一代人的支柱,精神的力量是无穷大的。(通讯员 陈方园 丁德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