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的高铁不仅拉近城市的距离,更拉近文化之间的交流。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活动将书法、楹联、版画等文化瑰宝与人员密集的高铁站有机结合,积极宣传和普及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创举!”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兼对联教师赵瑞超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爱好者,赵瑞超在上海从事书法教育工作多年。他认为楹联是书法创作当中常见的书写形式,掌握楹联的相关知识则是书法工作者的必修课。“楹联形式众多,把握主题是楹联创作的核心。我认为想要创作一副好联,必须掌握楹联中的构成要素,注意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奏对拍、声调对立、语意关联,避免合掌、不规则重字、三平尾、三仄尾等相关问题。”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赵瑞超的楹联作品曾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中国楹联学会共同主办的“2024(甲辰)年春联征集”活动中获得“百佳春联”奖,并被《中国楹联报》《楹联博览》等刊登。
2007年4月18日,中国首列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在上海站始发,我国由此迈入风驰电掣的动车时代。在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活动中,上海站成为众多投稿者关注的焦点。“中国铁路高速时代在此拉开序幕,流动的列车将一座座城市连接在一起,对于加强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有着重要作用。”从网上了解到本次活动后,赵瑞超迅速提笔,为上海的高铁站创作了多副楹联。
“申城焕彩,蛇舞春风迎远客;沪上欢歌,燕归故里送归人。”这是赵瑞超为上海站创作的楹联。其中,“申城”“沪上”均是上海的别称,上联中“焕彩”描绘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光彩夺目、充满活力,“迎远客”则突出了上海站作为交通枢纽,迎接八方来客的功能。下联中“燕归故里”营造出游子归乡的温馨感,“送归人”强调了上海站在人们出行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迎接还是送别,高铁站始终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期待。在通过楹联反映高铁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希望能表达我对上海的美好祝福。”赵瑞超表示。
“从古代民间迎新年张贴的桃符,演变为文人墨客的文雅乐事,再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中华楹联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楹联文化是我们每个楹联人都在思考的问题。”赵瑞超认为,本次活动正是一次良好的创新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结合媒体宣传报道的优势,吸引广大楹联爱好者积极参与,进而发掘培养一批优秀的楹联创作人才,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同时,我也期盼着未来能开发楹联文化相关的创意产品,将楹联元素融入大众日常生活,推出兼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创产品,不断增强人们对楹联文化的认知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