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政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文通报第五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验收结果,江苏省淮安市在59个试点地区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等次。
近年来,淮安市抢抓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国家级试点契机,切实强化领导、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探索创新,全面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标准、智慧化养老为导向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养老政策全到位、孝老关爱全方位、敬老氛围全社会”淮安养老服务新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养老服务改革贡献淮安智慧。
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四同步”升级版
为有效破解新建住宅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用房配而不建、建而不交等难题,该市研究出台《淮安市新建住宅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用房规划、建设、验收和交付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民政、自然资源、住建、行政审批等部门规划、建设、移交、产权登记、管理使用等方面工作职责,要求新建住宅区配套建设的养老服务用房应与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新建住宅区按每百户不少于25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并首家明确建成后产权归属地方民政部门,这一创新举措得到省民政厅充分认可。
建立“四项制度”精心关爱困难老人
淮安市建立困难老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出台《淮安市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制定包括居家适老化改造、健康管理服务等在内的三大类18项服务清单,着力加强对经济困难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农村留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人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建立困难老人居家上门服务制度,将其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对60周岁以上空巢、独居、计划生育失独家庭等重点老年群体,开展助洁、助浴、助餐、助医、助急等多样化的居家上门服务,按照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年不少于3项服务内容建立统一服务标准,全市投入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接受服务的老人达14.6万名,占户籍人口比例的13.03%。建立困难老人探访服务制度,明确由乡镇(街道)、社区、亲属或志愿者与重点空巢独居老人结对,签订“四方关爱服务协议”,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困难老人开展探访服务。建立困难老人网格化养老服务制度,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纳入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为困难老人提供更加精准、精细的养老服务。
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围绕“一键化、一体化、综合化”目标,淮安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以“淮安市虚拟养老院”信息平台为中心、以7个县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支点的全市智慧养老服务“一张网”,整合家政预约、医疗保健、商品代购、信息提示、紧急救助等线上线下资源,积极推广智慧养老服务和产品,同步建立老年人、家庭成员、街道、社区、养老机构和各类服务组织的整体联动机制,实现政府、市场、居民的信息互联互通互享,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全面提档升级,为老年人提供多方位、个性化、全覆盖的优质服务。目前,禾康智慧养老、安康通、九如城等一批知名“互联网+”养老服务企业入驻淮安,2000余家加盟服务商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全市形成“15分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圈”。
构建“社会化+专业化”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淮安市建立“志愿+专业服务”养老人才供给模式,实施养老护理人才三年培训计划,将养老护理员、家庭照护者、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养老机构负责人等纳入政府免费培训范围。2020年获批省级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3个、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中心1个,分级分类培训养老护理员2300余人。出台《淮安市养老护理人才一次性入职奖励暂行办法》,对取得全日制本科、大专、中专以上学历的在岗护理人员给予一次性入职补贴。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以养老护理人员日常典型工作任务为重点,涵盖生活照料等相关方面,真正起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示范效应。
融媒体记者 张小燕
融媒体编辑 宋莹莹
通讯员 刘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