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业泊枫桥“数”一流 苏州枫桥数字化建设赋能社会治理创新
2020-11-02 17:34:00  来源:苏州日报  
1
听新闻

2 

在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运行两年的住枫桥App正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点赞。

轻点手机,再传几张照片,职场妈妈就顺利申领到了幼儿保教金;枫桥实验小学开运动会,通过直播平台,辖区学生家长抱着手机为孩子加油鼓劲……在这个枫桥街道精心打造的“线上一公里生活圈”里,越来越多的辖区居民从中体验到了便利与实惠。

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如何以数字化建设赋能社会治理创新?枫桥街道的选择是: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手段,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基层政府治理模式,在民生服务、综合治理、政务办公、信用管理等领域不断探索。

如今,除了住枫桥App数字化创新平台,辖区还通过综合网格管理平台、信用信息平台、全要素地理信息分析平台等一批基层治理平台,在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政务服务水平的同时,让辖区居民和企业“业”泊枫桥的幸福感愈加充盈实在。

1 

“151”框架三年前谋划 

整合汇聚区级资源 建立数据资源中心 

推广垃圾分类有多难? 

枫桥街道的答案是:难,也不难。在该街道,21个小区65座清洁屋全面运行,居民参与率均超过90%。

好成绩背后藏着一个专属于枫桥人的小秘密:原来,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该街道就在“住枫桥”App上开展了按规定倒垃圾可获绿色积分活动,“倒垃圾的时候,扫个码攒积分,到时就能兑换生活用品了。在我们枫桥,倒垃圾都是件有获得感的事。”说起这个小秘密,居民们的话语里满是骄傲。

作为苏州城西的工业重镇,枫桥工业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企业汇聚,吸引了7700余家内外资企业入驻,随着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面积仅有34平方公里的枫桥街道,也集聚了20余万流动人口和6.8万户籍人口,一些“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基层政府人力、物力、财力相对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构建街道级政务大数据中心,不断加强街道信息化统筹管理和架构治理能力,让辖区居民和企业办事、生活更加方便快捷,省时放心,这是街道给出的积极回应。

规划先行。2018年,枫桥街道委托第三方专业咨询公司制定了“枫桥街道政府信息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了街道信息化“151”总体框架体系,即基础提升“一个中心”、智慧引领“五个互联网+”、治理保障“一个体系”,规划了街道信息化重点工程、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

系统推进。先后编制、出台了《枫桥街道政务信息化架构设计报告》《枫桥街道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规范》《枫桥街道政务信息系统开发规范》《枫桥街道政务信息化架构治理指南》等,确保街道顶层架构的有序落地。

“数字化”建设的基础是数据。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快推进这一过程中,枫桥人牢牢把握数据这一关键性生产要素,通过对本地网格运行、民生服务、经济发展、政务办公等数据的整合汇聚,以及对苏州高新区人口、地理信息、信用等基础数据的对接整合,形成集基础库、专题库、业务支撑库为一体的数据中心。“这为‘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和基础条件。”枫桥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吾懿说。

打破部门条块壁垒 

12个创新应用实现服务闭环 

这几天,家住林枫苑的吴好婆一直念叨着一件开心事。

刚过70周岁生日,可以办理老人优待证了,吴好婆自己还未着手办理,街道网格员就打来电话,与她预约了老人优待证的上门代办服务,并在一天后办好了所有手续。

数字化建设关键不在“数字”,而在于“治”。在探索创新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的过程中,枫桥街道这一理念始终清晰。

“我们从顶层规划角度突出渠道的整合、应用的融合和数据的聚合,强调的是纵向跨层级联动、横向跨部门协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枫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周晓明说。

两年多来,结合区域特色,涵盖政务办公、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的12个创新应用先后实施。

“住枫桥”是枫桥打造的社区生活服务总入口,以居民生活为切入点,“住枫桥”融合了便民服务、物业服务、政务服务、媒体服务等内容,截至今年9月,“住枫桥”累计下载量突破35万人次,用户注册量达到13.4万人次。

打破思维边界,将移动办公平台“钉钉”引入日常办公场景。目前,枫桥近700名工作人员通过“钉钉”实现了移动办公,在线考勤、在线审批、在线任务督办以及在线应急指挥等已成为枫桥常态化办公场景。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辖区内企业,枫桥推出政企服务平台“枫企心桥”,为企业提供通知公告、政策服务、办事服务、政企互动、复工申请等线上服务,截至目前在线企业已超过5000家。

推进网格化平台建设,加强网格协同管理水平。枫桥建设网格化管理平台,通过一支队伍管执法、三张网络全覆盖、指挥中心为枢纽的业务模式,有效支撑起网格信息采集、问题上报、问题处置等工作。目前,通过平台共采集4万多户居民信息、2000多家商户信息、1000多家工业企业信息等。

建设富民政策雷达系统。基于对枫桥各业务条线总计394条富民政策的精细化梳理,依托“富民政策雷达”系统实现了政策补贴申请、核发、监管、评估等线上功能,进一步加强了富民政策资金发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该系统自2019年1月运行至今,已累计发放资金1.48亿元,发放23.7万人次。

“不管居民还是企业,有需求通过住枫桥App线上登记,网格员看到信息,会主动提供上门代办服务,后台可以看到办事进度,还能催办。在满足辖区居民和企业‘不见面审批’的服务需求上,我们实现了一个闭环。”周晓明说。

3 

集成指挥中心建起“智慧大脑” 

清洁屋酝酿变身社区信息亭 

今年7月,枫桥街道集成指挥中心挂牌成立。

走进300多平方米的指挥大厅里,一体化全景展示LED大屏最醒目。通过“党建引领”“指挥调度”“审批服务”“综合执法”“网格管理”“经济发展”6大基本功能模块,外加“住枫桥”和“智慧监管”2大枫桥特色模块,可实现实时查询、网格可视化地图定位、综合执法可视化抽查等。这意味着,该中心为全域快速响应和解决各类问题,提供了一个指挥“智慧大脑”。

数字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以技术手段倒逼工作机制完善,通过办事流程的数字化、精简化、标准化,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服务效能。为此,持续开展用户需求分析,围绕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实现更高的行政效率及更低的制度性成本,构建一流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枫桥人目标明确,接下来,将继续深化创新应用建设,持续提升居民和企业的获得感。

以“枫企心桥”为例,二期建设将建立惠企政策、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安全生产、商务服务等功能模块,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完善“富民政策雷达”和“企业政策计算器”的建设,将变“被动找政策”为“主动推政策”,为居民和企业精准化、全方位、持续性提供政策服务。

一个有趣有益的探索正在积极酝酿。伴随着垃圾分类推广,辖区每隔300户建起的高标准清洁屋,除了倒垃圾,还能派多大用场?枫桥人想到的是,既然每家每户每天都要来打卡,何不将清洁屋定位于打造社区“信息亭”,集信息汇聚与发布、一站式便民服务等于一体,打通服务老百姓的最后100米。此举成为枫桥数据资源全面共享、深度融合的又一创新应用实践。

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辖区居民深有体会。截至目前,26个事项在线审批,55项公共服务在线应用,借助协同联动,今年以来,网格员累计排查整治超过10000家场次的安全隐患。“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从低效服务转向高效服务,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治理效能,真正让数字化成为枫桥高水平治理的大脑,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高品质生活的源泉。”枫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剑说。(苏报驻高新区记者 刘晓平/文 枫桥街道宣传办供图)

标签:枫桥;枫桥街道;网格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