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三等奖|“大学语文之父”的赤子之情
2020-04-30 15: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大学语文之父”的赤子之情

6月25日凌晨3点35分,105岁的江阴籍教授、《大学语文》主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先生去世,消息传来,无数江阴人缅怀之际顿生景仰之情。这位一生淡泊名利、致力文学研究的百岁老人,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家乡是他永远的牵挂,而他严谨的治学精神,更是为家乡人民勇攀高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贫苦出身勤而好学,忠贞不渝踏上学术之路

1915年2月15日,徐中玉出生在江阴华士镇一个清贫之家。他的父亲是一名中医,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他获得了宝贵的读书机会,于1929年考入无锡省立中学高中师范科。由于没钱继续大学深造,他教了几年书,挣了一些钱。1934年,勤奋好学的徐中玉终于在19岁的年纪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七七事变后他随校内迁,转入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读完大学,后入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当研究生两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辗转教书,始终没有脱离校门,踏上了一辈子的学术之路。

在读书期间,徐中玉师从老舍、叶石荪、台静农、游国恩、罗玉君等名师。在这些大师熏陶下,徐中玉不仅学业突飞猛进,还担任文学社社长。叶石荪启迪了徐中玉从古代文论渐及现代的研究计划,运用卡片搜集资料并不断分类整理。从大学三年级起,徐中玉形成做卡片习惯,受难中也不间断:“二十年间孤立监改,扫地除草之余,新读七百多种书,积下数万张卡片,约计手写远逾一千万字。”

徐先生曾历任中山、山东、同济、复旦、沪江诸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自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著有《鲁迅遗产探索》《古代文艺创作论》《激流中的探索》《徐中玉自选集》《美国印象》等作品,主编文学研究丛书七套、大学教材《大学语文》五种及《大学写作》《古代文学作品选》等。1952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和《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艺理论研究》主编等。2014年12月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徐中玉不仅自己著书立说,还鼓励学生尝试创作。1978年至1984年,在他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期间,作出一项史无前例的规定:凡是在创作上已经取得成绩的学生,毕业论文可以用文学作品代替,华东师大中文系成了培养“作家的摇篮”。他的学生中走出了孙颙、赵丽宏、王小鹰、陈丹燕、南帆、毛时安、陈伯海等一批著名作家,形成了至今知名的“华师大作家群”。

着眼人的文化素养,《大学语文》见证百岁教授教研人生

徐中玉最为人们熟悉的身份是“大学语文之父”。他所开创并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和课程,深深影响了几代学子,近40年,全日制本科《大学语文》教材累计发行已达3000余万册,受惠者遍及全国。

在徐中玉的署名文章《我为何倡导“大学语文”》中,他曾回忆:“‘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曾经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开设,是各类非中文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而后中断近30年。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我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联合发起倡议,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时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匮乏、文化素养缺失的问题,恢复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是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的。”30多年的实践证明,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是正确的。

在徐中玉看来,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正是培养这些品德的有效载体。秉持这样的理念,在主编多种类型的《大学语文》教材时,他着重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包括一些历史、哲学类作品,作为课堂教学、学生阅读之用。所挑选的这些作品都要求符合这样的标准:能够体现高尚的理想、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深刻反映历史上、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能够表现真挚的思想情感、智慧理性与审美价值等,所选的现代文学部分,要能够表现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外国文学作品也须对我们的社会进程有所参考。

爱书如命的赤子,期颐之年向家乡捐书2000册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江阴市图书馆四楼,穿行在一排排书架间,目光被一摞摞泛黄的书籍所吸引,这些书涉猎广泛,从学术研究、文艺理论到文学作品集应有尽有,林林总总有2000册。除此之外,还有信件、小卡片、工作手册、自述手稿等,它们都是徐中玉在百岁生日之际捐赠给家乡江阴的。虽然在时光流转间,昔日雪白的纸张已然泛黄,但翻开每一本书,徐先生所作的批注依然清晰可见,从他留下的笔迹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位大家严谨的治学态度。或许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架普通的书籍,但对于爱书如命的徐中玉来说,这些是比黄金还值钱的宝贝,是他从家中一摞摞书籍中为家乡人民精挑细选的精品佳作。

徐中玉爱书是人尽皆知的。5年前,在徐先生期颐之年,本报记者曾有幸前往其位于上海的家中。在他90多平方米的老宅内,除厨卫间外,有5个大小居室,4间都有床,除了徐中玉和保姆的床,其它两张床已经没人住,成了汗牛充栋的“书床”。穿过走廊往书房走,只见鞋箱里塞着书,半边廊道也有整排书橱“占道”,保姆房也被他的书“部分占领”。事实上,包括客厅、卧室在内的其它房间都是真的书房。门背后、衣橱内、窗台上、橱柜顶、沙发靠背上、地板上,目之所及皆是书,正规的书橱更是被沉重的书籍压弯了搁板。“我有很多书,到处都是书。”徐中玉爱说这句话,自豪地笑着,有人估算达四五万册。

就是这样一位视书如宝贝的大家,在期颐之年,捐出生平积蓄100万元和5万多册藏书,并在华东师大设立“中玉教育基金”,用于帮助中文系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100万元,每一分每一厘都是这位清贫简朴的学者多年的积蓄和笔耕所得。他说,“拿出积蓄支援贫困学生是我长久以来的夙愿,数目不多,略表心意而已。”在5万多册书籍中,徐先生特意为家乡留出了2000册精品,当江阴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从徐先生家中带回他整理好的2000册书籍时,家乡人民感受到了一名游子的赤子情怀。

细细拜读徐先生所捐赠的写于80岁的自述手稿,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和作为江阴人的自豪感。他在自述中说:“江阴有一个小小典史阎应元,是著名的抗清英雄,他率众扼守江阴孤城,力抗满清南下大军八十多天,最后失败牺牲,江阴因此被称为‘忠义之邦’。阎应元原就住在华士镇郊乡村,他就是从我的故乡奉召去县城任典史之职的。死后,乡人为纪念他的忠烈,建立昭忠祠奉祀他。”徐中玉说,虽然当时还在上小学的自己对“正气”和“完人”似懂非懂,但对这位乡贤非常尊敬,六十多年过去,回忆起来仍旧很清楚。

点击查看原文

标签: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