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刘秀梵院士团队在实验室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李爱民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团队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苏军团”群星闪耀:共有55项通用项目和1名人选获奖,其中江苏单位主持完成项目22项、参与完成项目33项,1名人选获得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总数和主持获奖项目数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省份第一。
55个通用项目中,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10项、科技进步奖42项,在基础研究、前沿创新等领域展现了江苏最强科技实力。这些获奖项目紧扣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勃发出澎湃的科技创新力量。
造福患者,
江苏仁医取得创新成果
血液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健康的杀手,由于诊治困难,难治患者病死率高,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江苏仁医不惧艰难,历时多年开展临床转化研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为患者造福。
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与苏州大学完成的《血液系统疾病出凝血异常诊疗新策略的建立及推广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吴德沛作为第一完成人,接受了颁奖。
“项目发现了血小板活化的两类新分子及其信号分子,为抗栓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吴德沛说,以往出凝血异常原因未知,现在阐明了新机制,就相当于找到了解锁的钥匙。同时还建立出凝血异常诊断新技术,应用原创的“苏州系列”单抗开发诊断试剂盒,发现了一系列出凝血异常诊断新标志,获得广泛应用并写入国际指南和方法学目录,提高了我国在领域内的国际影响力。
针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恶性血液肿瘤合并DIC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凝血异常等高危难治疾病,吴德沛所在团队建立了一系列治疗新方案,显著提高了疗效和生存率。上述成果推广应用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三甲医院,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显著提升了我国血液系统疾病出凝血异常诊疗水平,改善了患者总体预后。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副院长孙凌云牵头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自身免疫病发病率高,病因不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目前主要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治疗费用高,感染发生率高,仍有1/3的难治性患者治疗无效,2~5年死亡率高达35%-45%。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历时20年,针对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进行了系列攻关研究,发现了自身免疫病发病的新机制,创建了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多模式治疗新方法。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自身免疫病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
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理论,而且为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解决了部分难治性患者常规治疗无效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该方法已推广应用到30多家省内外单位。项目组取得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在国际风湿病学界、移植学界有重要影响,有力推动了江苏风湿病学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
《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2019年生命科学领域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项目。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李新立教授参与了该项目的临床验证部分研究。
“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曹克将介绍,现有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普遍存在疗效差、副作用大的问题,均不能有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且可能增加死亡率。
近年来,曹克将揭示了微血管病变是一个包括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核心和启动因素,血液成分、神经体液调节共同参与心、脑、肾这些脏器细胞结构功能损伤的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提供新药物,填补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调律的药物治疗空白,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实验证实,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就是治疗临床心脑血管病这些临床重大疾病的关键机制。
敢于颠覆,
新材料技术解决新问题
新材料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的性能更为优异的一类材料。纵观历史,新的材料诞生都伴随着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从而推动产业的变革和国民经济的升级。江苏科学家深耕新兴材料,攻克一系列材料领域“疑难杂症”。
高性能特种粉体材料是国防装备和民用高技术产品中的关键原料。但是由于硬度高、脆性大、性能对加工状态敏感等问题,采用传统材料加工技术难以制备成可以使用的零件,成为我国许多国防装备和民用工业领域发展的瓶颈。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邬均文参与研究“高性能特种粉体材料近终形制造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告诉记者,该项目攻克了特种粉体原料制备、精密成形和组织性能调控三大技术瓶颈,完全自主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该项目授权发明专利60项。近3年,项目新增销售54.09亿元,新增利税7.05亿元。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加平教授团队负责的“现代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估与收缩裂缝控制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数据统计,施工期80%的开裂都与混凝土的“收缩”有关,有效抑制“收缩”,就能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我们研发出成套抗裂技术,包括开裂风险预测方法和软件、抗裂功能材料及应用技术体系。”该项目介绍人李华拿出两瓶试剂向记者展示,这两种“功能性材料”——混凝土水分蒸发抑制剂和水化温升抑制剂,分别能够喷涂于未硬化混凝土表面或掺进混凝土中,可以减少混凝土收缩,起到抗裂的效果。
“混凝土水分蒸发抑制剂就像给建筑面涂了一层防护的‘雪花霜’‘保湿液’。”李华向记者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据悉,该项目发明的测试方法已被2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采用或借鉴,成果应用于兰新高铁、港珠澳隧道沉管、地铁车站等100余项重大工程,实现了地下空间、隧道等无可见裂缝,推动了现代混凝土裂缝控制由被动修复转变为主动防治。
创新为民,
关键技术带来可观经济效益
在江苏获奖项目牵头完成单位中,高校方阵实力最足。来自高校的科学家发挥“智库效应”,用厚实理论和实践应用产业解决重大技术需求,产生重大经济效益。
南京大学牵头的“淮河流域闸坝型河流废水治理与生态安全利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李爱民教授从小就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作为国家“十二五”重大水专项淮河项目负责人,李爱民10多年治淮,付出无数心血,摸索出一条越来越清晰的创新之路。
治理淮河,国内外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治理淮河,必治沙颍河;欲治沙颍河,必治贾鲁河。基流匮乏,加上八成补给水来自污水排放,让贾鲁河治理成为世界性难题,找准药方并不容易。”李爱民回忆说。
理论和实践的空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10多年来,李爱民经常奔走在出差路途中,许多应急污染事故处置现场,常常能见到他的身影。“为什么企业排污都达标,但河水仍然不干净?”李爱民分析认为,每条河的净化能力不一样,污染源种类、污染程度也不相同,排污标准也不相同。在长期调研中,李爱民率先提出基流匮乏型河流“三级控制、三级循环、三级标准”的治理模式,有效改善了贾鲁河的水质。
10多年来,李爱民及其团队在控源减排上突破10多项关键技术,获国家专利200多项。其中,以磁性树脂吸附为核心的再生水回用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以效率高、能耗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势跃居国际先进行列。他研发的系列磁性树脂及旋流流化床处理工艺,突破废水处理瓶颈,连续两年获中国优秀专利奖。这一创新成果在全国10多个省份、近百家企业得到应用,每年处理化工废水近亿吨,从废水中回收化工原料约4万吨,价值约2亿元,“废水里捞金”成为现实。
中国矿业大学朱真才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复杂地形下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朱真才介绍说,带式输送是煤炭、金属与非金属等矿山物料运输的主要方式。传统带式输送系统难以适应复杂地形下长距离大运力物料输送的要求,多采用接力运输方式,转载次数多、故障点多、污染大,不能满足国家发展大型现代化矿山的战略需求。而获奖项目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机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或者先进的地位,它的运输主体长达13.8公里,单条皮带机的运输主体优于国外。最大运力达到每小时5000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永磁驱动技术方面,在国际上是领先的;在断带保护的装置制动时间响应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皮带机发生断带事故时,能够在1秒之内实现制动。
该项目实现了我国复杂地形下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的跨越式发展,引领了我国带式输送行业的技术进步。近三年产品累计销售10.76亿元。项目成果授权国外发明专利4项,中国发明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9项,发表SCI/EI论文17篇。
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和徐幸莲教授团队成果“肉品风味与凝胶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团队历时20年,围绕长期制约肉品产业的技术瓶颈不懈攻关,摸清中式肉品风味“家底”,揭示了中式传统腌腊肉制品风味形成机理,研发出现代加工工艺;阐明西式低温肉制品凝胶形成新机制,研发出凝胶品质控制关键技术,解决了西式肉品“水土不服”的难题。
目前,基因VII型新城疫灭活疫苗已转让7家兽医生物制品龙头企业,一期转让经费达5600万元,已累计生产销售75.1亿羽份,生产企业获得直接经济效益2.5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为养殖企业增效50多亿元,经济效益显著。自该疫苗应用以来,我国新城疫的发生数大幅下降,家禽病死率降低,有效减少了病死禽处理带来的环境压力,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记者 王 拓 王梦然
杨频萍 蔡姝雯 张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