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谢圩村位于东小店乡的西大门,这里绿荫成行,是一个生态美丽交通优势明显的小康村。传说500年前,因谢姓大户,筑圩保安全,谢圩村因此得名。2001年与当时的王兴庄村合并,形成现今的村域。这里民风淳朴,勤劳能干,尤其在江苏省委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如今实现跨越变迁。
谢圩村总面积4.6平方公里,共有833户,总人口3506人,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态工农业村,村子里有城东工业园,农林牧副渔各业齐全。过去,村民基本靠种植粮食为生。这里田地为沙碱薄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靠国家统销粮过日子,是当年谢圩村的旧貌写照。
1992年,谢圩人在省委驻沭阳县帮扶工作队的扶持下,依靠科技种植稻、麦,发展农林牧副业,1999年实现温饱型小康。然而,这里工业是空白,农民增收难,低收入户就业难,制约着脱贫致富的步伐,同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是空白。2010年,随着,新205国道的建成,该村境内依托交通优势,通过土地增减挂钩,诞生了城东工业园。2019年,省委驻沭阳帮扶工作队先后为该村投入120万元,在城东工业园新建1300平方米双层标准化厂房,顺利出租,为村集体经济年增加收入7.8万元,36名工人在厂里就业,其中5位低收入户,最高的苏建桥月工资5000元,卢立波月工资4000元,严国山、黄兰林、蒋冬梅月工资各3500元,成功摆脱贫困,一家人过上了稳定的小康生活。
近年来,村里稻麦虽然品质不断提高,但信息不畅,谢圩村第一书记徐翰林、村党支部书记严玲逐渐意识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利用京沪高速穿境而过的优势,建设高速广告牌,一方面出租服务,使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一方面也将村里碱土地生产的优质碱性稻麦信息传了出去。不仅为农民增加增收项目,还为村里集体经济月增加收入2500元。
谢圩村创新地把“电商营销”带进了实体企业,建立了直播电商平台,一方面为农民购买日常用品,生产生活资料等;另一方面为企业销售产品。疫情期间,坐落在城东工业园的帝红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防护手套出口受阻,电商帮了大忙,电商王涵为帝红工贸累计销售1030万元,卢奥累计带货200万元。该企业自2月1日复产以来,80名农民工分日夜班轮流换班生产。虽然遇到疫情,出口受影响,但是国内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为国内抗疫提供无接触服务作了贡献,同比去年一季度销售额增加11.11%。
谢圩村还积极开拓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着力改善民生。2019年以来,争取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同时照亮了村民夜晚出行路;大力开展公共空间治理,将集体鱼塘、大中沟滩面等公共资源390亩,收归集体,重新上平台发包,既发展养鱼等产业,又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7.8万元。
如今,这个昔日的经济薄弱村已经发生了跨越式变迁,村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130户农民喜笑颜开住上康居楼房。精神文明也紧跟而上,评选表彰优秀党员、五好家庭、好儿媳等,关爱留守儿童,村民活动中心门前建有健身广场,让农民休闲锻炼,乡村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