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香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流传于江苏省徐州市的香包制作技艺别具特色,为世所称。徐州香包合实用性与观赏性为一,它造型纯朴,绣法工整,内装的中草药能驱蚊防潮,预防疾病。徐州香包形制丰富,有心形、圆形、菱形、元宝形、蝴蝶形、花瓶形、水滴形等各种形状。外部图案多采用传统喜庆吉祥题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徐州香包的题材也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以戏曲脸谱、布袋和尚、麒麟送子、观音送福、两汉文化、卡通娃娃等为表现内容的作品。在机器缝制技术迅速发展普及的情况下,掌握传统香包制作技能的艺人日渐稀少,徐州香包工艺濒临灭绝,亟待挖掘保护。

“南有周庄、北有窑湾”,特殊的地理环境让京杭大运河在窑湾古镇转了一个弯,历史上频发的山洪裹挟而来的大量泥沙成了当地村民烧制陶器的最佳材料,加上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拐弯处,故名“窑湾”。这座古镇始建于唐朝初年,西依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又地处新沂、邳州、睢宁、宿迁四县市交界处,素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及“小上海”之美誉,也是京杭大运河的主要码头之一。

地处四省交界处的徐州是南北文化交融地带,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处于这种特殊地理环境中的徐州剪纸集南北之长,作品中既融入了北方剪纸的豪放和浑厚,又糅合了南方剪纸的细腻和清丽。徐州剪纸有两种主要风格,一种以邳州剪纸为代表,作品构图紧凑,疏密得当,结构粗犷浑厚,风格朴实无华,喜用变形夸张等手法,显得大胆泼辣。另一种以徐州市区吴国本、张丽君及沛县敬安镇的剪纸为代表,作品风格灵秀俊美、细腻流畅、精巧玲珑。目前,随着现代应用技术的普及,徐州剪纸出现了机械化生产方式,真正具有传统风神的作品寥寥无几,徐州剪纸面临传承危机,有必要制订规划加以保护。

滚动鼠标滚轮观看

素有“千年古镇”之称的皂河镇,古韵浓郁,风景迷人。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乾隆行宫、陈家大院等众多文物古迹,积淀了皂河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它犹如一颗耀眼明珠镶嵌在大运河畔,璀璨夺目。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起源于江苏省泗洪县上塘镇,经民间艺人记录、整理逐步形成拉魂腔的固定唱腔,距今已经有二百多年历史。泗州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唱腔婉转华丽、优美动听。尤其是女腔在每段唱腔结尾处,用小嗓翻高八度拉腔,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具有动人魂魄的魅力。它的特点是:似唱非唱,似说非说,白口、唱腔、表演风格与当地的生活语言、风土人情紧密相连,伴奏乐器主要以土琵琶、二胡、竹笛乐器为主。泗州戏的淳朴、热烈的剧种风格,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当前由于老艺人逐步退出舞台,年轻演员跟不上,后继乏人,传统技艺面临失传,急需加以保护。

淮安这座城市与中国大运河相伴相生,大运河在这里与淮河交汇,历史上的南粮北调亦途经此地。水上立交枢纽工程位于京杭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是实现入海水道与京杭大运河各自独流的水上立交工程,其规模为亚洲最大。

新清江浦楼为淮安标志性建筑,其所处位置为中洲岛,乃大闸口之东南,处运河越河之间,三面临水,一面接陆,呈一半岛状。明清两朝,淮安是中央政府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粮转运中心和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其中清江闸始建于明朝初年,是漕粮所必经之咽喉要道,主要用于控制运河的流量和调节水位,使漕运船只顺利通过。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淮安市区以南重新开掘大运河新道,淮扬运河淮安段已变得水流平静,不复对往来船只形成威胁。

淮海戏是江苏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连云港市、淮安市、宿迁市及徐州市、盐城市部分县区,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淮海戏唱腔音乐丰富多彩,有男腔和女腔的区别。男腔以“东方调”为基本腔,以“金风调”等为辅助唱腔;女腔以“好风光”为基本腔,以“二泛子”等为辅助唱腔。淮海戏唱腔的特点是乐句结尾突然翻高八度耍腔,具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故有“拉魂腔”之称。淮海戏的一些表演身段明显脱胎于苏北农村生活,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长期演出中,淮海戏积累了一批经典的传统剧目,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之说,其中的《皮秀英四告》、《三拜堂》、《催租》等久演不衰,在苏北地区几乎家喻户晓。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于扬州三湾,这座在建的博物馆整体基调为唐代建筑风格,馆型采用巨型船只造型,同时融入风帆元素,在运河边就像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船只。博物馆将对大运河进行全流域、全时段的展示,展示内容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2500年发展历程,以及它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扬州是我国玉器的主要产区,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宋代扬州玉雕出现了镂雕和练条技艺,为后来特色技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扬州玉器厂成立,扬州玉雕技艺重新得到传承。当今的扬州琢玉艺师,全面继承了传统的扬州玉雕优秀技艺,锐意创新,在实践中遵循“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的琢磨工艺规律,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相玉”能力及雕琢技艺,创作了大批构图新颖、造型优美、做工精致的产品。他们的“山子雕”和“练子活”技艺独具一格,显示出扬州玉雕工艺技法的精湛。

扬州漆器为中国传统的特种工艺品,它历史悠久,品种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蜚声中外。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就已开始出现。现代扬州漆器制作工艺有点螺、雕漆、雕漆嵌玉、刻漆、平磨螺钿、彩绘、骨石镶嵌、楠木雕漆砂砚、磨漆画制作九大门类,品种齐全,技艺精巧,绚丽多彩,格调清新,极富东方神韵。所产以扬州漆器厂出品的“漆花”牌漆器最负盛名,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并有多件代表作被选为国礼或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

邵伯船闸地处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长年有10多个省市的船舶通过。作为民国年间中国最早的现代化船闸之一,其船闸“进化史”几乎涵盖了中国自古以来所有的船闸类型,堪称“中国船闸的博物馆”。早在东晋,邵伯就有谢安筑埭的记载。从唐代的“斗门单闸”、宋代的“二斗门式船闸”、清代的“邵伯船闸”、民国时期的“新式船闸”,直到今天的三座大型复线船闸,邵伯船闸成为我国船闸演变进程的缩影。

扬州是中国木偶戏的发祥地之一。入清以后,扬州木偶戏先后吸收昆、徽、京等戏曲剧种之长,经过几代艺人的革新创造,最终形成了杖头木偶操纵表演的独特风格。杖头木偶的表演要求演员练好托举木偶的“托举功”、操纵木偶的“扦子功”及体现人物步法特征的“台步功”这三大基本功,把握好“稳、正、直、平”四大要素,演出中做到动作纯熟,运用自如。杖头木偶刻绘细致精到,表演生动传神,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杖头木偶戏的传统演出剧目多移植自昆、徽、京等剧种,现代新编剧目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出现了新的追求,音乐配置往往视剧目和表现形式而定。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简称润扬大桥,大桥北起江苏省扬州市南绕城公路,跨经世业洲的南北汊航道,南至江苏省镇江市312国道互通,连接京沪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和宁杭高速公路,同时连接镇江、扬州两座历史文化名城。

江南运河北起镇江,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嘉兴、桐乡到杭州,是大运河运输最繁忙的航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与扬州隔江相望的镇江作为江南运河的起点,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界处,大运河从这里越江北上。江边的镇江北固山横枕江水,因山势险固在南朝时就被誉为“天下第一江山”。

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塑造的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渴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说中所保留的大量古代传统习俗,使白蛇传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白蛇传传说肇始于唐五代时期,基本成型于南宋,至迟到元代已被文人编成杂剧和话本。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该传说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文本。明清以降至于现当代,民间的口头文学与各类俗文艺的改编、搬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白蛇传最终成为故事、歌谣等各种文艺形式的经典题材。

常州依河而建,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先生曾11次来常州,并乘船至此停泊。今天常州的东坡公园,便是苏东坡当年弃舟登岸入城之地。后南宋有人为纪念在常州终老的苏东坡,建舣舟亭以示怀念。舣舟亭位于园内南山顶,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4次赐诗,亲笔题“玉局风流”匾额。公园内林木蔚秀,水石清奇,大运河绕园东流,使其更富江南景色。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运河的价值,常州在运河沿岸建设了一条融风景名胜和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观长廊。

常州梳篦是江苏省常州市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据地方文献记载,常州梳篦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制作工艺在明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生产的梳篦被选为宫廷贡品,享有“宫梳名篦”的美誉。常州梳篦制品主要包括梳篦和木梳两个种类。梳篦也称“篦箕”,以毛竹、牛骨、生漆等为原料,经七十多道工序制成;木梳以黄杨木、石楠木为原料,整个生产过程由28道工序组成。无论是梳篦还是木梳,通常都以雕花、描花、刻花、烫花、嵌式五种工艺进行装饰。常州梳篦选料精细,制作精良,美观实用,是家居必备的日常用品和馈赠亲友的上佳礼物。目前,受大环境影响,常州梳篦发展困难,处境堪忧,关键的制作技艺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无锡清名桥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清名桥,距今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居住在附近的老无锡人喜欢叫清名桥“运河眼”,因为清名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在水里的影子与拱形桥面连接成一个圆形,就像一只眼睛,将无锡百年的运河繁华故事尽收眼底。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紫砂陶制作技艺举世无双,它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具体有紫泥、朱泥、本山绿泥等多种)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圆器)、镶接身筒(方器)或镶接与雕塑结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成品以茗壶为代表,其制器物件有光器(又分圆器和方器)、筋纹器和花器等不同的造型流派。紫砂器内外一般均不施釉,以纯天然质地和肌理为美。

无锡泥人的生产和销售都集中在无锡惠山附近,故无锡泥人又称“惠山泥人”。无锡惠山泥人的制作始于明末,清代开始出现专业化的惠山泥人手工作坊。20世纪初,惠山镇的泥人店不少于120家,这一状况一直延续至今。无锡泥人分“粗货”与“细货”两类,“粗货”大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表现内容,其造型粗犷简洁,色彩明快,挥洒写意,形神兼备;“细货”即手捏泥人,人物塑画生动传神,色彩色调秀丽明隽。无锡泥塑以独特的艺术造型、鲜明的民族民间色彩和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而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被誉为“无锡三宝”之一。

盘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苏州城八座城门之一,扼大运河与大龙江交汇,虽经历代多次改筑,其位置基本未变。“盘门”最开始是写作“蟠龙”的“蟠”,后因水陆萦回交错,改为“盘旋”的“盘”。历史上盘门一带的繁华仅次于阊门、胥门。盘门的水陆城门并存在全国绝无仅有,两陆门有内外两重,两门间构成瓮城,易守难攻,是研究我国古代攻防工事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也是一座适应南方水乡城市的城堡建筑。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景区内瑞光塔、水陆城门、吴门桥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到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声腔剧种。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万历年间,昆曲从江浙一带逐渐流播到全国各地,明代天启初年到清代康熙末年的一百多年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清代乾隆年以后,昆曲逐渐衰落。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由于其独特的文化价值,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宋锦,为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因主要产地在苏州,故谓“苏州宋锦”。传统宋锦的生产制作,工序很多,从缫丝染色到织成产品前后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其产品的基本特点是采用了经线和纬线联合显花的组织结构,应用了彩抛换色之独特技艺,使织物表面色线和组织层次更为丰富。这一技艺特征被后来的云锦所吸收,并一直流传到当代的织锦技艺上。宋锦不仅是苏州这座丝绸古城优秀丝绸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丝绸传统技艺杰出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苏绣为苏州刺绣之简称,它以产生之地命名,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于苏州城乡。近十年来苏绣行业逐渐萎缩,现主要集中于苏州市区和高新区东渚镇、镇湖街道一带。道光年间,苏州女子丁佩总结刺绣技艺,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刺绣专业著作《绣谱》;清末民初,苏绣名家沈寿创“仿真绣”,晚年口述《雪宦绣谱》,总结刺绣经验;20世纪30年代,苏绣名家杨守玉创“乱针绣”,丰富和扩展了苏绣的题材与内涵;20世纪50年代,苏州刺绣研究所建立,聚集、培养了大批苏绣人才,她们在继承传统绣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创制了多种绣法与针法,使苏绣技艺不断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