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水上立交,传承运河之上流淌千年的建造智慧

古时镇淮楼上赏船帆,看滔滔浊水随船而动,如今登上安澜塔顶层俯瞰,运河贯穿南北,淮水横跨东西,两河交汇之处立着一座宏伟立交,过往船舶川流不息,低沉婉转的汽笛声载着涟漪,慢慢驶向远方。

淮水运河,相连却不相阻

据《重修山阳县志》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船,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以次出运河,虽山东、河南粮船不经此地,亦遥禀戒约。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属咽喉要地也。”千百年前,大运河和古淮河在此相汇,南粮北调、北盐南运,“漕都”淮安成了南北交通的要冲,有了“天下粮仓”的美誉。而多流并汇下的船运兴盛,也代表着中国古代水利技术的精湛水平。千百年后,淮水运河交汇处又立起了一座水上立交,复刻着当年盐帆飘展的热闹景象。

“水上立交建立在淮河入海水道和大运河的交汇点上,大运河作为内河中航运量最大的河流,承担着运输职责。但淮河入海水道也肩负泄洪、排涝的功能,两者之间存在冲突,这就是建水上立交的初衷。”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工程管理科副科长李璟说,过去淮河两岸常年受洪水侵扰,1998年,在苏北灌溉总渠的基础上,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开始动工,为淮河下游洪水出路安上双保险,保证里下河、渠北地区的防洪安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水平交’的方式让它与运河交汇,一期2000多个泄洪流量,那么大的洪水奔泻下来,运河航运肯定会受影响。水上立交能让两条河彼此相独立,各司其职互不影响。”

胆识魄力,促成水利创新

大运河作为黄金水道,用千年流动搭建了一座“古代水利工程博物馆”。减河、节制闸、拖船坝、水源工程……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水系条件,让运河不同河段呈现着各异的水利特点,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水利遗产。李璟说,这座规模巨大的水上立交,正是对这些水利遗产的传承和呼应。

当年,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毕业的李璟,初次听说水上立交工程时,心里只有掩不住的诧异:“这个想法太大胆了,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和公路立交比较,水上立交的结构形式和受力条件更加复杂,一旦出现贯穿性裂缝,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当时,李璟研究生时期的导师、河海大学水工结构学科前副主任朱岳明带队参加该工程项目的研究,“朱老师的研究领域包括混凝土防裂方法,以及工程的渗流特性和渗控方法,而结构搭建和防渗防裂正是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

结构上,淮河与运河之间的水位差,没有通过平原河上建闸的传统思路来解决,而是利用了上槽下洞结构,上层航槽承接运河南北航运,下层15孔涵洞没入水中,自西向东沟通淮河入海水道。

解决了结构问题,紧接着就是防渗防裂的问题。李璟说,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混凝土之间的约束,都会导致贯穿缝的产生。“通过分析计算,添加了温控防裂设计,避免了致命性的贯穿开裂,这在当时是重要的创新,获得了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工程所用的技术在全国其他工程上也得到推广运用,在技术层面取得极大效益。”

据李璟回忆,朱岳明重病缠身的那几年,仍埋头研究,并解决了南水北调中线上的一系列渡槽问题:“朱老师和整个团队,还有拍板定案的人,都有了不起的魄力。但也正是因为我们有更先进的技术,更系统的知识,更高的机械效率,才有了大胆创新的底气。”

以史为鉴,运河因“流动”而生

运河水上立交的东北方向,即为黄河故道。当年黄河夺泗入淮,形成了高水河道,常年泥沙淤积后又经历了数次决口泛滥,继而改道北流,这条河流因此废弃。“‘废黄河’不止这一处,自古以来很多河流最终都走向了落寞,甚至会给沿河百姓的生活带来负担。而运河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沿线的水利建设工程。”一切的工程管理又建立在河流的可利用价值之上,“例如有了南水北调,就一定会有相应的管理流程。运河的生机勃勃归根结底源于它的航运价值,古有漕运,现有货运,只要运输不断,运河就不会‘死’。所以当年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增设水上立交,最大目的就是不影响运河航运,维持它原来的状态。”

李璟自小在运河边长大,孩提时代摸鱼抓虾的运河,成了她十多年里日夜守护的“珍宝”:“小时候觉得它普通,工作以后时时刻刻与它打交道,反而能静下心来看看它的美,也意识到管理责任的重大,保护它的通航,就是保护它的生命。”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柏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