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覆盖率达95%,已成居民日常习惯
垃圾如何分类 尧化街道做示范
栖霞区尧化街道垃圾分类大数据中心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以鼓励、引导的方式来推广垃圾分类,促使居民养成良好习惯,主动践行垃圾分类活动。 本报记者 徐琦摄
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如何引导百姓愿意分并且分得好?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建在哪、怎么建、如何管?眼下,多地都在探索解决的这些问题,记者12月23日在提前5年尝试垃圾分类的栖霞区“尧化模式”中都找到了答案。
居民们不愿意垃圾分类?这里的居民已成“习惯”
尧化街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口老龄化区域,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六成以上,但“时尚”的垃圾分类接受度却非常高。尧化街道宣传委员蒋苏闽介绍,截至目前,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小区44个,参与户数有3.4万多户;其中,创建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小区已有4个,市级示范小区多达24个,垃圾分类小区覆盖率达95%、知晓率近95%,小区整体参与率逼近60%。
街道是怎么做到让市民接受垃圾分类的?“从一开始的广场宣传活动,到现在积分兑换随时随地可以完成,垃圾分类不仅为所有居民所接受,而且已成为很多居民的生活习惯。”蒋苏闽以金尧山庄小区为例,小区内共有508户居民,街道引导居民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通过每周开展的广场兑换活动,居民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交由专业公司按市场价格回收兑换蓝积分。厨余垃圾每天定时定点投放,由专业公司称重回收兑换绿积分。积分可直接兑换米、面、油等。
积分兑换在很多小区并不新鲜,但尧化街道的积分兑换更具便利性和实惠性。在原来定时兑换的基础上,街道今年9月又建成了“姚坊门垃圾分类惠民中心”,即积分兑换超市,可兑换品种包含了居民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大部分食品和日用品,同时还免费提供图书借阅服务。金尧山庄的张阿姨这个月刚刚获得944个蓝积分,在惠民中心一下子兑换了10斤大米、2斤水饺、1瓶醋和2袋盐。“这样的兑换模式,让百姓更加深切感受到,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蒋苏闽笑道。
垃圾分出来能做啥?一件T恤有8个可乐瓶的贡献
“我在家把垃圾分好了,会不会到了末端又被混在了一起运到了焚烧场?”“塑料有害,分出来又有啥用……”对于垃圾分类,居民有着各种各样的疑惑。
“解决居民的疑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分好的垃圾去了哪里,又发挥了什么作用?”蒋苏闽说,街道为垃圾分类专门建了一个宣教体验中心供市民参观了解。在这里,装牛奶的盒子、装可乐的塑料瓶都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志达环保公司的负责人陈硕指着展示区内一个硕大的垃圾桶告诉记者:“这就是用1300多个牛奶盒制作的。”原来,一个牛奶盒子分离出的纸浆,经造纸过程生产牛皮纸、擦手纸等;分离出的以铝和聚乙烯为主要成分的筛渣,可以生产塑料颗粒及铝粉,其中的塑料颗粒就可用于制作衣架、假花、垃圾桶等。
另一个展示区内挂着的雨伞、T恤、布包等日常生活用品,也离不开塑料的功劳,“聚酯纤维是T恤、布包的重要材质,一件T恤需要8个可乐瓶,一个布包则需要24个可乐瓶。”陈硕说。
投放点怎么建、何时运?“最强大脑”实时指挥
因为居民们愿意分,分得好,前不久金尧山庄进行了大胆尝试——全面撤除小区内的生活垃圾桶。“‘建站’是‘撤桶’的前提,只有将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建得科学、建得环保,让居民群众能投放、会投放、自愿投放,‘撤桶’才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尧化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建成了垃圾分类大数据中心,对居民们投放数量、投放比例、投放时间、投放习惯等进行实时在线监测,这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建在哪、怎么建、如何管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
记者12月23日上午10点在志达环保大数据中心内看到,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的收集量都实时反映在大屏上,“从大数据可以看出居民们在哪个时间点投放的垃圾多,垃圾车清运次数就可根据数据信息进行‘匹配’,从而保证垃圾站点随时都干净清爽。若没有这个数据支撑,清运车也许要多跑好几次。”蒋苏闽表示,有了“最强大脑”,繁杂的信息形成量化数据,可以及时检验相关决策的正确性,使垃圾分类管理更加科学。通过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对垃圾分类工作及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记录、分析,形成大数据链条。
栖霞区城管局城管科副科长赵超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最强大脑”在龙潭、八卦洲街道也已建成,区级垃圾分类大数据中心也正在建设中,“区、街、小区三级数据管理体系,使栖霞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入智能化、系统化、精细化的2.0时代。”
本报记者顾小萍本报通讯员曲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