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科幻电影: 驰骋想象, 构建现在与未来
2019-12-11 07:2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沈峥嵘 叶真 谢诗涵  
1
听新闻

  11月中旬,国内第一个以科幻为主题的电影主题活动平台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在南京市江宁区举办,科幻电影的科技与人文内涵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个冬季,“科幻电影”成为一个充满迷幻色彩的词汇。

  在蓝星球科幻电影周荣誉之夜的现场,斯坦福大学脑科学教授、热播科幻剧集《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大卫伊格曼这样描述“科幻”:科学、科幻都拥有同一种精神——探索。“可以说科学代表着我们对于自己无知的一种承认,无论我们知道多少,但是总有更大的未知领域等着我们探索。而什么是科幻作品?科幻作品就是对于未知,对于这种可能性的探索。”

  不是奇幻, 科学是科幻的硬核支撑

  科幻是什么?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中国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在电影周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认为:“科幻不是奇幻,科学是科幻的前提性存在。”

  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主任付昌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幻作品并非“无风起浪”,而是立足于现实科技展开的想象。通常来说,科幻影迷们更倾向于将科幻电影分为“软科幻”和“硬科幻”。其中,“硬科幻”核心内容更多是对崇高的科学精神的追求与探索,追求科学化的细节。不仅能反映某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状况,更能给人以启迪,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作品《海底两万里》几乎是每个人少年时代所接触的第一本科幻名作。1870年出版的这部作品详细介绍了“鹦鹉螺”号潜水艇的构造与特点。而在现实中,直到半个世纪后,美国建成的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性能才基本与《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潜艇相当,这艘核动力潜艇同样被命名为“鹦鹉螺(SSN-571)”号。

  凡尔纳是“先知”吗?当然不是。据后人考证,1867年,一艘名为“潜水者”号的“潜艇”作为现代潜艇雏形出现在巴黎举办的一个展览会上。儒勒凡尔纳也就是众多“发烧友”参观者中的一员,他利用这一机会对“潜水者”号进行了仔细观察和揣摩,详细了解其航行、下潜、上浮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经过凡尔纳的大胆想象,最终有了让很多少年渴望登上的“鹦鹉螺”号。

  每个人都有做梦的自由,这正是科幻的魅力所在。科幻作品为人们勾勒了光怪陆离的想象空间,无人驾驶、机器人助手、全息投影视频通话等原本虚构出来的画面正逐步变为现实。

  此次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中被“点名”次数最多的中国科幻电影是《流浪地球》,电影中的科技硬核更为明显:太阳氦闪、引力弹弓计划、洛希极限、AI、机器外骨骼、重核聚变与行星发动机背后无不有非常典型的科学原理与科技手段。其中,行星发动机是影片的重要元素之一,虽然目前这种发动机只停留在电影概念中,但基于同样原理的发动机,早已经在各类卫星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还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希望担起人类进一步深入迈向太空重任的发动机。

  不远的将来,承担起人类深入迈向太空的重任或许可以由等离子体发动机完成。霍尔效应发动机和磁等离子体力学发动机被统称为等离子体发动机。霍尔效应发动机的研发最早起源于苏联。上世纪70年代,苏联的“流星1-10”“流星1-18”等卫星就已经开始应用霍尔效应发动机进行辅助轨道位置。2016年,我国“长征5号”火箭将“实践17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而这颗卫星的成功在轨验证了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套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标志着我国在等离子体发动机的研发上走到了世界前列。未来,功率达到100KW以上的磁等离子体力学发动机有希望通过太空核裂变产生的电能,实现更强劲的太空推力。

  探索未知,想象力打开世界的丰富可能

  “幻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想象力驱动人们实现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进而又激发起更为广泛的对于科学技术、宇宙万物、人类未来的好奇与热情,推动了人类作为文明整体探寻知识与进步的脚步。”在蓝星球科幻电影周荣誉之夜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获得者、科幻作家陈楸帆阐释了人类幻想的原生性。

  “科幻启迪我们去继续探究科学。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两条路径,一是由创意到科幻,再由科幻到科学发明的路径,这种情况有但并不多;另一条是由创意到科学发明,再由科学发明到科幻,再由科幻到新的科学发明。”付昌义举例说明,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发展与科幻电影一同起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系列登月飞行与当年的《星球大战》等系列科幻电影一同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美国NASA的很多科学家从小就非常喜欢科幻,并且认为像《火星救援》的科幻电影就是他们正在努力的方向。“如果没有《星际迷航》,我们现在可能还无法用上手机,马丁库珀(Martin Cooper)曾说过,舰长柯尔克(Kirk)的黄金翻转通讯机是其发明首款手机的灵感源泉。手机是电影中‘通讯机’的直接衍生产品。而源自《星际迷航》的第一款科技产品是则是人们如今习以为常的自动门。当‘企业’号太空船上的人员接近舱门时,门会自动打开。”

  大卫伊格曼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含所有世界。”陈楸帆说,生物工程让人看到了无限生命的可能,人工智能让人看到了超级智慧的可能,量子物理让人看到了无限世界的可能,而这些可能都不仅仅是空想,还有观测与实验数据的支撑。

  科幻作品立足于现实,却又超脱于现实。硅谷“创投教父”史蒂芬霍夫曼认为:“正如科幻作品中展现的那样,未来,AI会决定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它将一切数据进行重组和重塑,从数据中分析用户的喜好,从而预测用户的行为,挑选吸引用户的内容。AI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1968年上映的美国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主角大卫鲍曼一边吃着简餐,一边用平板电脑观看视频。可视电话、人工智能等技术都在电影中被“预言”。而这些在当时难以想象的场景在今天已经一一成真。倘若真如科幻电影一般,若干年后,人类又将在哪里回望我们这颗蓝星球呢?

  仰望与反思,警惕“异化”为单向度的人

  科幻既是对科学的仰望,也是对科学的警钟,这种敬畏交加的二元性构成了科幻的内在矛盾和独特思维。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越来越需要科幻的根本原因。

  科学在不断对世界祛魅的过程中,自身也在不断复魅。“这是否会造成对于科学的过度迷信?技术未经审慎考虑的滥用?是否会在大规模推行技术变革过程中,对人类个体与集体利益、尊严与价值存在忽视与伤害?”陈楸帆在演讲中表达了自己对技术发展的担忧。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教授胡翼青从媒介技术哲学的角度进行深层次反思,他说:“工业革命新浪潮席卷人类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穿梭交织、科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机器操纵与被控制感加剧后工业时代的迷茫,就好像《黑客帝国》里人们的追问: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我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社会的超速发展是否会使人们丧失自由和创造力成为单向度的人?是不是重返宇宙之外那个至善至美的世界就是永恒?科幻作品到了新的阶段,媒介沟通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虚实之间构建新的传播形态,在更广维度中完善人与自身的沟通,也是科幻电影热启迪媒介研究者关注的新课题。”

  电影《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祈求科学家为自己制造一个同伴,《机器管家》中的机器人安德鲁通过手术变成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流浪地球》中人类在渺茫生存机会面前却选择自救,带着地球去流浪。幻想中的世界被技术所异化,但人性却并没有泯灭于技术浪潮中。

  记者 沈峥嵘 叶真 见习记者 谢诗涵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