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的 话 为集中反映我省“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五年成果、经验与启示,11月5日起,《思想周刊》“前沿版”推出“‘强富美高’五年答卷”系列访谈,聚焦 “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 “社会文明程度高”主题,以 “姿正腔媛”对话专家学者的形式,以数据支撑、用事实说话、用理论阐释,讲成绩、话经验、谈建议。为更好展示相关访谈成果,本期做一个盘点,敬请关注。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工作时为江苏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这就是“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五年来,江苏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宏伟目标,不断探索,努力实践,绘出了一幅江苏大地上的美丽画卷。
“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五年成就显著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江苏在全国的经济版图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经济强是江苏的最大优势,更是新江苏建设的首要目标。五年来,江苏在经济强省方面夯实基础,以实体经济带动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越过6万亿、7万亿、8万亿和9万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9.26万亿元人民币。在连续多年较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江苏经济占全国经济规模的比重始终在1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江苏经济的增速也快于全国总体情况。若换算成美元衡量并把江苏放到世界上去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18年江苏的经济规模可以排在与西班牙相当的位置,高于澳大利亚。
五年来江苏不仅在做大经济总量上取得突出成就,更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做强经济竞争力方面不断跃上新的台阶。这突出表现在江苏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得到实际提升,经济活动中的创新成分持续加大。2018年全省的全社会研发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64%,比2012年提高了0.31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份中处于领先水平。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环境下,江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逆势而上,增速超过经济增长,2018年分别达到8.8%和11%。经济发展的效益显著提升,要素的投入产出比不断提高。2018年,江苏平均每位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达到19.5万元,比全国高出81.5%,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近60%。这些都说明过去五年江苏在提升经济强度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显著的成效。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百姓富足是发展质量的最好试金石。五年来,江苏在建设一个百姓富的新江苏方面取得了诸多新成就,其中有一些是突破性的成就,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2018年全省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3.8万元,比上一年增长8.8%,比2014年的2.7万元提高了40.74%,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实现了百姓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并努力做到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尽量向民生倾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1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28:1进一步缩小为2.26:1。有一个指标很能反映江苏百姓实际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即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这个系数越低,表明居民可用于食品以外的支出越多,越能体现居民的富足程度和人的全面发展。2013年,江苏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7%和36.3%,据许多地方的调查,2018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28%以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至30%以下。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从城市到乡村,从高楼到田野,绿色发展、美化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环境美”有了显著的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呈现了更美的风貌,乡村在“记住乡愁”的情感意识下变得美丽灵动起来,大江两岸、太湖之滨、运河上下,展现出一幅又一幅的美丽画卷,全省大地有了新颜色、新气象。社会进步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五年来全省的社会文明程度也有迅速提升。
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经验
五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目标的指引下,全省上下同心同力,建成了一个经济发展水平高、百姓生活殷实、环境优美和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崭新江苏,其中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总结。
首先是以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作为统领,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在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任务,是统领各个经济领域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也是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根本路径。无论是达到经济强、百姓富的目标,还是打造更美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更高,都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得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新旧动能有效转换,以创新化解各种矛盾和挑战,使发展的效益更高,更好地造福于社会和百姓。为把高质量发展落在实处,江苏明确提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的发展任务,这是对“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强富美高”宏伟目标的有效路径。
其次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完善有效供给体系,提升优质供给能力。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结构性的问题。传统产业比重过高,收入分配不平衡,绿色发展历史欠账较多,社会文明程度滞后等等,说到底都和结构失衡、优质供给能力不足有关。江苏在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下了大力气,谋划大篇章,确立大目标,坚决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投资重点更加向民生工程、绿色生态、乡村振兴和社会文化领域倾斜,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式发展。
再次是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开放朝更高的目标迈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创造新的发展空间。为加大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特殊功能,进一步加快民生发展,江苏及时出台了一批深化改革的政策和推进计划,不断紧紧依靠制度创新解放新的生产力。江苏的民营经济近年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占据江苏经济“半壁江山”,并成为引领产业升级的生力军。在“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江苏企业有86家,居全国第二。在对外开放方面,江苏不断探索走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道路,推动了江苏经济对外开放由规模优势向结构优势转化,涌现了一批像苏州工业园区、江宁开发区这样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平台,以及像“徐工”“红豆”“好孩子”等一批高度国际化的优秀企业。
此外,着眼于江苏实际,把“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宏伟目标与江苏的各项发展任务加以紧密结合,将目标与任务落在实处。五年来,江苏各条战线、各项建设用“强富美高”的标准来对照,无论是中长期发展规划,还是各个专项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都充分体现了“强富美高”的新要求、新任务,发展的目标性更聚焦,方向感更加清晰。
为全国发展提供有益样板
五年来,江苏成功绘就了“强富美高”的宏伟蓝图,有力推进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在理论启示方面也提供了有益样板。
一是响应时代呼唤。历史唯物观告诉我们,社会是最好的课本,时代是前进的科学指引。时代在变,发展的任务也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要体现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我国正处于全面小康建设的收官阶段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交汇期,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有重大变化,创新发展是时代的主要特征和要求,发展必须要有更高的目标,要使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使百姓综合福利指数更高。“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设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为江苏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努力实践“强富美高”的发展新理念,就是及时响应时代的呼唤,赋予发展在新时代的新内涵、新要求,站上了新的历史方位。
二是探索发展新路。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异较大,每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总要有一些地方率先去探新路,为全国的发展积累经验。江苏历来自加压力,始终努力在发展上先行一步,当好改革开放的先行兵。从当初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开放型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再到提出“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都体现了江苏努力为全国探新路的首创意识和奋斗精神。“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设与江苏“两个率先”目标在发展逻辑上是一致的,体现了中央对江苏领先全国一步发展的殷切期望。在“强富美高”目标的指引下,江苏率先启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建设,方向更加聚焦,举措更加精准有效。
三是坚定发展诉求不动摇。物质是意识的基础,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马克思主义一贯认为,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发展,生产力就失去了活跃性,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等系统制度建设也无从谈起。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为第一要务,才能为各种工作腾出必要的空间,遇到矛盾和问题,也可以将之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设正是体现了正确的发展观,坚持以高质量的发展统领各项工作的唯物观,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使得江苏大地充满生机,各项发展拾级而上。
春秋五载,还是那条大江,江南江北景色已不同。风正满力,帆已高悬,此时两岸无比宽阔。
(作者为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江苏省政府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