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伏心
蒋伏心
经过7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经过41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说明,经过多年探索而日渐成熟、定型的中国经济制度,中国经济发展路径,有其自身显著优势。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利用了全社会的资源,通过对不同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全社会经济活力的最大化。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形成了完全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只有国有和集体经济两种经济形式。公有制形式也追求越大越好、越公越好,国家控制了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揽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这个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活动的特殊环节,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总体上看,其一,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社会化水平低的领域和地区实行公有制;其二,国家包揽一切,削弱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们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效率得不到提高。
改革开放后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就是按照生产力性质建立合适的生产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保证了我国高水平公共产品的提供,保证了在重要产业领域提供国家基础保证,保证了在前瞻性领域国家投入的导向作用。这些对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则有大量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分工协作关系,保证了经济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优势。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符合我国的国情——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也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分配方式决定了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物质利益,影响其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贡献程度,当然也影响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按劳分配为主体,肯定了劳动是财富创造的源泉,肯定了劳动者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坚,树立了一种正确的价值标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肯定了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因素在增加,组织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程度在提高。缺少劳动以外因素的作用,劳动自身的价值也得不到提高。正因为我国承认多因素参与分配,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与劳动要素形成有机整体,提高我国经济活动的效率,形成了我国经济的要素贡献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更是我国经济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不是一种社会制度,而只是经济运行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为资本主义国家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所用。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探索了一条可以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共生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要旨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实现经济体自身的能量最大化,国家把握经济活动的目标,通过宏观经济手段调控经济,控制市场经济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通过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充分、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形成了我国经济运行方式的优势。
(作者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