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高媛媛)每天早上,家住宝龙城市花园的丁大娘,都要去鸣凤漙公园走走。“这里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我们小区的人都很喜欢来散步。”作为土生土长的宿迁人,丁大娘真切感受到了城市一点一滴的变化,“周围环境真是越变越好,我们也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鸣凤漙公园仅仅是宿迁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自建市之初,宿迁市就秉承生态立市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增加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放在首位,从“细”处下功夫,在“实”处予方便,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绿色”福利,生态园林幸福了一座城。
变“庭院深深”为市民共享
“以前有围墙挡着,总觉得这些机关单位很神秘。现在围墙没了,院内绿地成了公共绿地,市民又多了休闲新去处。”机关单位庭院对外开放,让周边居民颇为欣喜。
人民大道宿迁市水利局楼前,一眼望去,是一大片工整碧绿的草坪,草坪中绿树成荫、曲径通幽,还有可供休息的座椅。这是宿迁市首个开放的单位庭院。
变“庭院深深”为市民共享,正是宿迁园林城市建设的生动缩影。本着“绿色、共享、便民、协调”的原则,宿迁在全国率先启动机关庭院开放工作,开展单位庭院开放式改造,实现单位庭院的“绿化孤岛”向社会和公众开放。截至目前,共开放了60家单位庭院,51万平方米绿地实现共享。
自单位庭院开放式改造以来,宿迁按照“人进得去,有空间活动,有服务功能”的要求,把功能完善与单位庭院开放式改造相结合。根据周边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开放共享庭院绿地、公共设施(道路、停车场等)、文体设施(篮球场、图书馆等)。同时,将单位庭院绿地与城市绿地进行有机结合,融合周边建筑、景观,并配置座椅、健身器材、灯光、垃圾箱等设施,增强绿地的服务功能。
“单位的老门卫室变身成为24小时图书馆、单位篮球场成为市民共享球场,真正让市民进得去、坐得下、能健身、可休闲。”据宿迁市住建局总工程师胡志华介绍,今年,宿迁市在12个庭院开放改造中又做了升级版的“四有、二共享”设计,即有方便进入的健身绿道、有休息坐椅、有特色微景观、有亮化设施,单位公厕对外共享、单位停车位对外共享。
让城市绿地拓展绿色空间
“我们把群众愿望和需求放在首位,全面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加快营造与人民群众期盼相一致的城市绿化环境。”宿迁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说,以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为重点,以对标竞赛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各项指标。
据介绍,围绕构建高品质绿色公共空间体系目标,宿迁市加快推进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建设,相继建成古黄河雄壮河湾公园、下相公园、鸣凤漙公园等城市公园,提升改造街头游园,形成了大、中、小级配合理、类型丰富的公园体系,公园绿地布局更加均衡,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90%。
此外,逐步构建起以林荫公园、林荫休闲广场为多点布局,以城市林荫路系统为网状框架,以林荫庭院、小区为全面覆盖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市绿荫体系,使城市中大部分露天活动场所都有林荫覆盖,林荫路推广率达86.3%。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57%、42.97%和15.47平方米。
通过一系列举措的落实,拓展了园林绿化工作内涵,也增加了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18年6月,省生态办公布了《2017年江苏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报告》,宿迁百姓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0.4%。
让城市绿道延伸绿色内涵
机关单位打开了院门,这只是开始,现在经过精心打造,在宿迁市区漫步,只要步行十分钟,就可以走进身边的健康绿道。
每天早起晨跑,是市民王家宽必修的“早课”,从古黄河雄壮河湾公园南岸起步,沿着古黄河绿道,放松身心的同时,还可以畅享两岸的美景。“里面还有健身器械,每天活动活动筋骨,对我们这些喜欢锻炼的人来说,真是太方便了。”王家宽说。
蜿蜒曲折的古黄河从宿迁市区穿城而过,是宿迁最美的城市水脉之一。2017年,宿迁市政府把环古黄河绿道作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8年建成对外开放,通过慢行系统将古黄河两侧全线贯通,步行和骑行分设,打造了古黄河风光带两岸全长约22.9公里的绿色健身步道。
不论是晨光微曦还是晚霞夕照,在河滨公园、财政广场、古黄河水景公园等地,都能看到孩子们嬉戏玩闹、老年人跳着广场舞的热闹画面,映射出宿迁人的休闲与惬意。而这一切,与宿迁坚守生态立市战略、建设园林城市的定位密不可分。
据宿迁市住建局园林处规划科科员王晨介绍,宿迁通过慢行系统将古黄河两侧贯通,串联起古黄河沿岸绿色资源,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绿色出行的场所。
绿道,是城市的风景,更是市民身边的好生态。截至目前,宿迁市已建成了环古黄河绿道、人民大道绿轴、迎宾大道绿轴等城市绿道,城市绿道的总长度已达99公里,形成了东西以环古黄河绿道为轴线,南北以人民大道绿轴、迎宾大道绿轴为骨架的绿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