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中国科技评价改革如何演变?
2019-08-21 07:38:00  来源:知识分子  作者:李志民  
1
听新闻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评价体制和政策的制定始终没有脱离“计划经济”“政府主导”的束缚,就“科研”评“科研”,评价指标单一,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应用等,比如SCI原本就是论文索引工具,硬生生搞成了评价指标和奖励的依据。

  学术界对科技评价有很多意见,对评价结果互不服气。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科研几乎所有环节都是市场机制,而评价仍然是计划体制;科研经费主要用于科技开发,只有不到10%经费用于基础研究,而评价方法却用的是100%基础研究评价指标;科技评价用短期视点,而科研成果的价值有时却需要长期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技评价的困难还在于我们把科学和技术混在一起来评价。科学属于文化范畴,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两者混在一起就很难评价。文化活动产出的是精神食粮,生产活动产生的是物质财富。很难找到一种能兼顾生产力评价和文化评价的具体方法,文献计量评价方法显然不能评价技术创新活动。

  当然,完全量化的学术评价无疑会造成僵化、诱发学术不端等恶果,以论文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就是如此,但如果以此为依据,想当然地认为学术评价无需量化,对于中国如此庞大的科研人员群体和以人情关系构建的社会基础,仅仅沿用国外通行的同行评价机制就能高枕无忧,将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中国的科技评价历程上并非没有过尝试。

  这有点像高考制度,都知道但凡有高考这道坎,必然会导致应试教育,但是如果没有高考,整个国家的人才选拔机制马上就会陷入毫无悬念的混乱之中。

  公正地说,我国的学术以及科技评价其实一直以差不多每十年一个周期变化着,并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逐步演变。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改变都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嬗变,而非硬性调整,是顺应了时代的自我迭代、更新。

  梳理中国这数十年的学术、科技评价体系演变,我们会发现经济学中的“稀缺”规律一直在起着作用,中国的学术共同体一直在寻找一种如同上古时代的贝壳或者当代的贵金属为本位的,难以替代又尽量简单明了的学术标的和模型。

  可悲的是,一般而言,简单意味着容易复制,继而过剩和泛滥后取代“稀缺”。因此,评价指标的发展是越来越复杂,可另一方面由于(论文)呈现方式在各学科、各领域中的不均衡,必然会造成学科之间指标的失衡和畸形,从而陷入了一简单就乱套,一复杂就畸形的评价怪圈。

  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绝对正确的评价指标,只有不断进化发展,与时俱进的评价模式,无论规则定得如何公正,都难免受专家知识面的限制、主观判断的偏颇、人情世故的影响;科技评价应该上一个新台阶:靠客观数据积累,在合理分类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公开评价,让学界和产业界广泛参与。

  (作者为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来源:知识分子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