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青年科研骨干的“第三学期”
2019-08-14 07:2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频萍 王 拓  
1
听新闻

  

王肖沐

  

展凤江

  

吴 超

  对高校里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暑假就是他们一年中难得的“悠长假期”了。没有授课压力,没有案牍劳形,却有满当当的科研任务。近日记者走访省内三所高校采访了三位青年骨干教师。对他们而言,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暑假,并不意味着枯燥和单调。

  过程越艰苦,收获的喜悦感越大

  每天8点半到办公室,晚上11点半离开。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肖沐的暑假作息一如平时,非常规律。

  王肖沐长期从事低维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的前沿创新性研究。这个暑假,他的日程表填得满满。“光通信器件领域目前各国科研竞争很激烈,进度只能加快。”王肖沐告诉记者,其实除了竞争压力,科研人大多如此。“这种节奏我读博时候就已经习惯,通宵实验都不稀奇。”

  光通信器件领域为何这么重要?因为光电器件是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王肖沐解释道,很多人向往的,开灯就可以上网,无需光纤等有线信道,在空气中直接传输光信号,可见光通信比5G还快。未来,可见光无线通信LIFI (LightFidelity)有望取代WiFi。这个愿景能否落地,与光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相关。

  目前我国核心、高端光电子器件还相对落后,科研工作者们一直致力于突破光电子器件的瓶颈。此前,王肖沐/施毅课题组与南大物理学院教授缪峰课题组合作制作出了性能优异的中红外弹道雪崩光电探测器,能探测可见光的微弱信号。王肖沐的科研规划很清晰,“信号探测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做调制系统,最终我们要实现信号的产生、调制和检测,形成一个完整的通信链条。”

  暑假顺利过半,王肖沐觉得,研究基本是按照预想进度往前走。虽然会有些不可控因素,“比如说做出来的结果跟我们设想的完全相反,那也没关系,我们有新的设想,失败也是一种经验。”

  暑假无休是常态,很多人觉得科研人员压力大,生活枯燥。但王肖沐坦言,作为一名80后,他偶尔也会用打球、爬山、与组内师生交流的方式缓解压力,生活绝对不枯燥。“确实,我们每天面对大量的重复,以及很多失败,但就是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推动我们去不停地分析、计算和思考。”

  “面对的问题越艰巨,过程越艰苦,最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就越大,这种喜悦可以保持一年甚至两年。”王肖沐说,他还能回想起第一次得出特别好的结果时的那种激动,“一年365天,我们如果能有两次比较激动人心的结果,这一年就算蛮顺利的!”

  再大压力,都会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8月酷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内,摆放着几架中型无人机,机身长七米多,翼展四米左右,研究院常务副总工程师展凤江和同事们正在凝神静气,进行无人机的地面联试。

  这个暑假,团队三十多个人比平时还忙,周末无休,全工作日运转。展凤江告诉记者,今年团队要参与竞标一个国家项目,研制的无人机需要在高原地区起飞降落,技术难度很大。“此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初样机的研制和主要性能验证试验,这个暑假我们主要是通过完善和优化设计,使竞标样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边在实验室做设计完善,一边在厂房实地装配,按照日程,团队在10月份之前必须拿出最后的无人机产品。除了实验室和厂房的技术攻关,9月份团队还将到外场进行试验,做竞标交付前的最后调整试飞。

  过段时间,团队将去西北的高原无人区进行飞行试验,小伙伴们需要克服路途遥远、高原反应等重重困难。

  展凤江介绍,去年10月份团队去青海格尔木某试验场做了该型号无人机系统外场试验,每天早晨六点多,他们从格尔木市驱车3个小时到达目的地,然后做调试、机务准备等工作,再回到格尔木市的住处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每天高强度、长时间工作,很多队员都是在靠意志坚持。”展凤江说,为了防止血液过多流向胃部,从而导致头部缺氧、头晕,大家连午饭都不能多吃,甚至有些队员干脆就不吃午饭。

  但更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于科研竞争。展凤江坦言,今年这个项目,目前有多家科研单位“同台竞技”,各家的人力、财力投入都很大。“只有使无人机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内最领先的水平,才有可能竞标成功,这样的高投入高风险很难没有高压力。”

  面对压力,展凤江和同事们众志成城,“首先我们做好顶层设计,分解好关键技术难题,一个个攻破”。事实上,南航无人机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们已经一次次攻破关键技术,创造我国无人机研究领域的一个又一个第一: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等。“按时按点,一步步完成,无论多大的压力,都会转化为我们的动力。”展凤江自信地表示。

  田间虽苦,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1985年出生的吴超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组的一员,主要从事水稻应对气候变化机理方面的研究。吴超说,长江流域中季水稻通常于5月中下旬开始浸种,至10月中下旬成熟收获,水稻生长季均需要良好田间管理,在田间地头劳作也是他们的科研常态。

  “水稻前期浸种、移栽、施肥、追肥等关键环节,影响着水稻的产量,也是科研工作的重点。”这几天,吴超都会赴丹阳、白马两处试验基地下田操作,“7月份有10天在田间工作。”

  今年的水稻材料8月9日始穗,目前正在丹阳进行灌浆期高温处理,预计灌浆期处理30天。“处理期间将进行9次动态取样,预计8月至9月将投入近2周的时间在田间。整个暑假至少将投入25天在田间劳作。”吴超说。

  吴超本科、硕士、博士期间的学习都在农业类院校,所以他对这样的科研生活倒也习以为常。“我们的主要工作都在田间完成,与其他科研工作相比,农业科研工作要求踏实,能吃苦耐劳。试验过程中,对待试验材料要悉心,对待科研数据要实事求是。特别是部分农作物生长周期长,例如我国中季水稻只收获一季,科研成果产出较慢,需要更多的耐心。”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温度升高,我国黄淮地区包括苏北等高温事件频发,水稻花期遭受高温将导致严重的颖花不育。水稻花期高温一方面阻碍花药开裂,减少柱头花粉数,阻碍水稻授粉;另一方面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阻碍水稻受精,最终降低了水稻颖花育性。吴超前期研究针对花期高温导致的授粉受精障碍,提出了一种人工辅助授粉缓解花期高温对颖花育性伤害的技术,“目前,该技术尚处于示范、推广阶段”。

  田间劳作挥汗如雨,但吴超并不后悔。“虽然目前成果还不多,但是将自己的研究技术应用于大田生产后,我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这是一种愉悦的内心体验,能激发更多的科研积极性,让我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更有信心。”

  记者 杨频萍 王 拓

标签:无人机;水稻;凤江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