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洼地变高地,海安号得准干得实
2019-08-02 07: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超 陈明  
1
听新闻

  贯彻省委全会精神,海安以行动说话。走出会场,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立马赶回海安七大专业园区,现场调研把脉。“省委对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点部署,海安迎来发展新风口,必须找准问题靶向施策,拉短板为跳板,变弱点为支点。”

  海安一度是南通六县(市)中基础最弱的“小六子”,如今却像一匹“黑马”不断跃升:连续7年名列南通市综合考核第一名,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晋升至第28位。“瞄准短板精准发力,是海安洼地崛起的重要原因。”顾国标说,海安将进一步对标找差,以高质量发展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南通项目建设季度考核海安连续13次扛红旗——

  项目突破,

  工业洼地变身产业高地

  【现场直击】“建得太快了,按这个进度,年底可望试运行。” 7月24日下午,位于海安开发区的新世嘉高端家纺项目建设热火朝天。项目负责人谢忠告诉记者,这个总投资30亿元的项目,去年8月底开工,现在九成建筑已封顶,全部达产后预计每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决策声音】工业曾是海安最突出的短板,顾国标分析说,工业“蛋糕”做不大,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就只能是梦想。这个短板如何补?海安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特别是在重特大项目上求突破,做大总量,提升质量。

  【延伸调研】曾经的工业洼地如今跃升为产业高地,海安有何特别之处?一是力度巨大,设立市外招商机构101家,服务督查中心5个,平均每天举办一场招商活动。二是有的放矢,重点打造“4+4+N”特色产业,即高端化发展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突破性发展机器人及智能控制等四大新兴产业。三是优化服务,“围墙外的事包办,围墙内的事帮办”,在全省96个县(市)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列第二,“海安服务”成为招商引资金字招牌。

  项目拼抢,带动海安工业项目幼苗长成产业参天大树。近3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86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1个,在南通14次项目建设季度考核中,13次扛起红旗,9次夺得第一,今年工业应税销售有望在南通县(市、区)中率先突破2000亿元。

  千名院士专家连续6年走进海安——

  创新种子,迸发转型升级澎湃动能

  【现场直击】走进海安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一辆无人驾驶洗地机正在研发。研究院负责人刘超介绍,研究院的身后是整个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资源,落户5年,已服务100多家海安企业,产学研合作经费超过2800万元,回报海安的是一个百亿级国家级机器人产业研发及制造基地在这里崛起。

  【决策声音】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不愿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是很多“草根企业”的共性问题。海安政府当“红娘”,领着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姻”,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对照更高水平,海安还存在缺乏重大研发平台和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等短板,将在引进重特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平台、顶尖人才上聚力突破。

  【延伸调研】帮助“草根企业”驶入创新轨道,海安创新实施“服务企业科技行”,全市700多名机关干部服务300多家科技型企业,是否引导企业实施产学研项目转化、是否引导企业申请发明专利等纳入对干部的考核。

  “就去看看,食宿路费全包,就当免费旅游!”江海机床集团董事长陈友华第一次到太原科技大学,就是被海安干部“骗”去的。在大学实验室,他被企业与前沿技术的巨大落差惊出一身冷汗,主动提出开展产学研合作。两年后,被誉为“世界第一剪”的全球首台全液压双边滚切剪设备研制成功,企业站到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连续6年开展‘创新创业在海安’等活动,先后吸引近2000名院士、专家教授前来撒播创新种子。”海安市长于立忠介绍,今年5月,海安一次性签约共建院士工作站 10个。全市亿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校企共建率达100%,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152个。“海安企业每年支付产学研经费1亿元左右,换来每年新增300多个研发新产品和超过200亿元的新增工业应税销售。”

  持续8年叫响“物流天下”——

  无中生有,“枢纽海安”加速融入长三角

  【现场直击】7月24日下午4点20分,上海铁路局海安物流基地一派繁忙,从沈阳发来20节车皮的铝模板停靠站台,正抓紧卸货。“今年基地的货物到发量已突破40万吨,同比增长约20%,超过周边几个地级市铁路货运站。”上海铁路局海安物流基地总经理王卫国说,基地的辐射半径达200公里,上海、苏南、泰州、盐城等地都有货物在这里到发。

  【决策声音】海安缺江少海远离上海。但转变思路,劣势也能变优势。从2012年起,海安无中生有,叫响“枢纽海安,物流天下”。但对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新要求,海安必须抢抓新“风口”,实现从“枢纽建设”向“功能提升”转型,争当“一体化”进程的开路先锋。

  【延伸调研】一个苏中小县城,要打造跨区域枢纽,连海安的不少干部心里也犯抖乎。破题,从大胆提出与上海铁路局共建铁路物流基地开始。刚开始,对方一点意向都没有。但海安不气馁、不放弃,不仅全额承担两条货运铁路支线几个亿的建设费用,还让对方当了大股东。这样的诚意,让上海铁路局对海安刮目相看。短短几年间,海安投入超过100亿元,无中生有编织“公铁水”无缝对接的联运网络。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为海安带来重大历史机遇。”顾国标说,仅凭海安的经济体量、物流需求,不足以支撑枢纽,必须抢搭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快车,在深度对接上海中,做优载体,做强功能。

  目前,海安实现上海、大连、郑州三大国有期货交易机构全覆盖,交易种类达7个。这样的密度,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绝无仅有。继上海市储备棉仓储基地落户之后,上海又筹划把这里建成今后上海的储备粮仓储基地。

  “把短板补齐,拉长成发展优势;把弱点补强,打造成竞争支点,是海安决胜全面小康的突破口。”顾国标说。

  本报记者 陈 明 徐 超 贲 腾

  本报实习生 张秋佳 俞圣彤

  短 评 >>>

  补短板,要有三股劲

  从南通“小六子”变成高质量发展先锋,把短板拉升为追赶超越的跳板,海安精准发力,是实现洼地崛起的重要原因。

  补短板,首先要有自我革命的闯劲。长和短都是相对的,要勇于跳出自己看自己,在和更高标准的比对中发现差距和不足,而不是满足于纵向比较的“显著进步”,沾沾自喜裹足不前。

  其次,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短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绝非一蹴而就能补上,必须把问题研究透彻,把路径论证清楚,一步一个脚印地系统推进。

  最后,还要有一往无前的干劲。战略路径选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海安持续推进思想引领、素质提升、创先争优、关爱暖心“四大行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在干部中形成“见第一就争、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价值追求,成为海安成功拉长短板的关键保障。 徐超 陈明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