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智库丨蓄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能
2019-07-30 07:5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吕永刚  
1
听新闻

  当前,江苏发展转型进入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重要关口。江苏锚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以坚如磐石的高度定力推进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经济答卷。尤为可贵的是,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关键指标的增速跑赢GDP增速,反映出江苏经济增速的背后凝结着结构趋优、效益提升的积极信号。做好下半年工作,江苏将以四个“极大的定力”推动重点工作,用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构筑更加强劲的高质量动能。

  改革向深处走,为高质量发展破壁清障。过去,江苏靠改革“先行一步”塑造的改革先发效应,在发展乡镇企业、园区经济、外向型经济中率先抓住机遇、率先破解难题、率先取得成效、率先形成经验,成就了江苏在高速增长时期的领先优势。在从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传统增长机制下的发展空间日益狭窄,需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打破体制坚冰,破除深层次障碍,释放高质量发展内在动能。一是加快推进已经启动的各项改革举措,尽快释放其改革效能,并围绕下一步自贸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等重大改革试验,抓好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改革探索,塑造一批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地标性改革品牌。二是在厘清政府、市场边界的前提下,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主抓手构建“有效市场”,以“放管服”改革为主抓手打造“有为政府”,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双强引擎”。三是把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硬指标”“金指标”,更加着力保护知识产权,对标世界一流水平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最优制度生态。

  扩大双向开放,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高质量发展必然是开放型发展。只有充分开放才能获得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各类要素,只有经受开放市场的严苛考验才能让高质量成果具备真正竞争力。面对当前逆全球化浪潮特别是中美战略博弈加深的挑战,江苏不可能置身其外,唯有以进制变、以进促稳,以更高层次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拓空间、增动能。一是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挑战,探索将其负面影响有效管控、降至最低的江苏之策。同时,积极谋划对美资重大项目突破,根据形势需要,可灵活选择正面突破、侧翼突破、联动突破、连锁突破等方式,关键看实际效果,为夯实中美经贸压舱石做出江苏新的贡献。二是更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重点开拓欧盟、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提升江苏在全球新型分工体系中的位势和参与度。三是把实施好三大国家战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深度参与区域市场和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在区域分工协作中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做强创新第一动力,壮大高质量核心动能。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传统后发追赶型发展路径中,既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可以借鉴,也有业已成熟的技术路径可供学习,各地区发展的主要挑战在于能否强化低成本竞争优势,在大规模招商引资中形成产业规模,并通过嵌入全球分工体系获得出口市场。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传统跟随型、模仿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些创新前沿领域进入“无人区”,发展不确定性大大增强。面对更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江苏必须以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的新成果、新优势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着力把握全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边界日益模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周期缩短的趋势,强化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推进更多“从0到1”的源头性突破。二是强化政策集成性、引导性和支撑力,积极培育创建江苏版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江苏预备队,支持南京筹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持续提升江苏创新平台能级。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家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关键性作用,构建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为主导的正向激励机制,保护好、激发好、服务好民营企业家、草根创业者的创新创业精神,夯实市场创新的主体结构和微观基础。

  把握结构转换节奏,优化高质量动力结构。高质量发展不可能凭空产生,必然建立在传统动能的提质增效和新兴动能的生长扩展之上。江苏在全国较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衔接平稳有序,为经济转向高质量轨道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结构调整深入推进,转型难度不断增加,江苏更要以极大的定力推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一是念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八字诀”,统筹推进全省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重点推进沿江、沿太湖与沿海地区之间重化工业的空间重组,切实破解“重化围江”难题,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优化空间。二是持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家底子”,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为引领,建成一批在全球产业版图中拥有话语权、占据优势地位的主干产业和细分行业,形成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主引擎。三是以更大力度为新经济能量的集聚释放创造条件,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成长,涵养制胜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