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看26位院士当年如何选导师
2019-07-10 07:41:00  来源:赛先生  作者:洪纬  
1
听新闻

  不久前,《知识分子》曾对“历年在大陆接受教育后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的人数做了一次统计,共26位。针对这26位院士,我做了一番调查研究,主要看看他们当年是如何选择导师的。

  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和高校工作经验,还有周遭人群的观点,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很注重未来的导师是否具有院士、长江学者、“杰青”或是科学行政领导等荣誉或头衔(均统称为“头衔”)。

  本文中,我便顺其自然地将院士们导师的“头衔”作为一个重要分析指标。这26位院士,主要是生物学家,还有6位物理学家、2位化学家、1位社会学家和1位统计学家。为了简化,从众多头衔中,我挑选出两个最简单和有分量的指标,即“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诺贝尔奖得主”。

  通过网络寻找各种公开的数据库、实验室主页、个人简历、访谈材料以及本人求证等方法,我找出了院士们的博士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并对他们的导师是否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或获得“诺贝尔奖”的状况做了一番详尽的调查, 当看见表格中的“导师头衔栏”频繁呈现“院士”字样,有头衔的导师在比例上超过了50%,少数几人还是“诺奖得主”时,请各位读者尽量屏住呼吸,不要立刻显露出羡慕嫉妒恨的表情来。

  不过,再进一步仔细比对院士们的求学生涯与导师们获得头衔之间的时间差,我获得了另外一种结果,仅有3位院士的博士导师有头衔,也就是说还有88.46%的院士们的导师当时没有获得院士头衔或者获得诺贝尔奖。这3位“院士”分别为叶军、吴皓和高华健,他们分别从事物理学、生物学和固体力学领域的研究。高华健博士毕业后,直接受聘为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非常有趣的是,叶军和吴皓二人,在与博士后导师开始合作时,导师均没有“头衔”。可见,他们之所以找到当时的导师,并非因为导师带有多么耀眼的光环。

  今天,这是一个大数据盛行的时代,这是一个数字至上的时代。高校奉行的学术评价也好,教学质量评估也好,掰掰指头数数诺奖得主、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等人物的数量,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准化和固化的程序。

  在我曾经撰文提到的洛克菲勒研究所,目前大多数海外知名学府和研究所招收科学家的原则是吸纳全世界最优秀的人。然而,“最优秀”的标准不关乎头衔,而关乎他们是否属于有能力进行开创性研究的人群,这与院士们选择实验室、选择导师殊途同归。

  (作者为科技史博士)

  来源:赛先生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