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丁肇中对“人类到外太空”研究充满信心 未来人们记住的将不是我拿过诺奖
2019-07-03 07:3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蔡姝雯  
1
听新闻

  

刘 莉摄

  

刘 莉摄

  6月27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来到东南大学,与吴健雄学院的学生们亲切交流。83岁的丁肇中思维缜密严谨,话语幽默深刻,从宇宙奥秘到人生感悟,金句不断。

  他认为,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兴趣和只专注于一件事情,并且要坚持信念、不惧怕反对声,因为“只有极少数人把大多数人的观念推翻,物理学才能前进”。作为吴健雄学院的名誉院长,丁肇中最后寄语众学子:一个人在世界上只走一次,你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问:您最初进入顶级名校时,是否面临一些困难?遇到困难的时候,您是怎么考虑的?

  丁肇中: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在密歇根大学学工程,那里华人很少。当时还没有计算机,需要手动画图,好多图我都画不出来,一条线都画不直。第二学期,老师看了一下我的成绩单,对我说:“你最好不要学习机械工程,去学物理、数学,别念本科了,直接读研究生。”到了研究院,不用考博士,直接做论文。1962年,我用六七天时间完成博士论文,很快离开了学校。

  我觉得很幸运,在学生时代没遇到很多困难,后来自己做实验的时候,才有困难。我的每一个实验都受到很多人的反对。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把大多数人的观念推翻,物理学才能前进。最近已经没有人反对我的实验了,因为反对也没用。做一件事情想取得成就的话,一定要认为这件事情对你最重要,其他事情都次要,这样你才能成功。我认识很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们绝对不是每样功课都考第一,有些人还考过最后一名,这些人的特点是——专注于一件事情。我认为专心非常重要!

  背景:丁肇中做的第一个实验是证明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当时没有人相信刚拿到博士学位、没有经验的他能够做出这样的实验,更没有人支持他。但八个月以后,他的实验证明,量子电动力学是正确的,电子是没有体积的。丁肇中做的第二个实验就是后来令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发现新粒子的实验,这个实验当时不受世界上所有物理学家的欢迎,理论物理学家都相信只有三种夸克,因为三种夸克已经可以解释所有当时已知的物理现象;而实验物理学家认为,没有人能做出这样困难的实验。1974年11月12日,丁肇中发现J粒子,推翻粒子物理“3个夸克”理论,国际物理学界称“11月革命”,他由此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问:您很早就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能一直保持初心,投身于基础科学研究?

  丁肇中:一般拿诺贝尔奖的人都是六七十岁,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她)要详细地调查结果,了解它对于物理学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我1976年拿诺贝尔奖,40岁就拿诺奖,肯定是评委们一时冲动。之后我一直坚持科研的主要原因是兴趣。

  问:您对物理的兴趣来自哪里?

  丁肇中:来自我自己。我转到物理系的时候,家人是反对的,我母亲说学物理要特别有天赋才行,意思是说我没有天赋。我说一个人在世界上只走一次,要靠兴趣向前走。可惜,她很早就去世了。

  背景:1936年1月27日,丁肇中在美国出生。两个月后,母亲带着他回河南焦作工学院与父亲团聚。由于战乱,只上了几天学的丁肇中不再去学校,由母亲在家中教课,直到抗战结束,他10岁时才上小学。1956年,丁肇中20岁,带着父母给的100美元赴密歇根大学留学。1960年,丁肇中母亲王隽英临终前留遗言:“爱祖国,爱科学,双爱双荣。”1962年,26岁的丁肇中物理学博士毕业。

  问:您觉得兴趣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丁肇中:在学校的时候,花最少的时间得最高的分数,就会有兴趣。花很多时间学习却得零分,就不可能有兴趣。我大学的时候,物理、数学都是花很少的时间得很高的分数,所以很有兴趣。

  问: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是怎样的关系,实验物理是为理论物理服务的吗?还是可以进行更自由的探索?

  丁肇中:实验是要推翻理论,而不是为理论服务。理论不可能推翻实验。实验推翻理论后,还会有新的理论,这样科学才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物理学理论很少能永久存在下去,很多理论都被实验推翻了。

  问: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想获得收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丁肇中:做一个实验科学家,第一要懂理论。一般人的观念,我会动手就能做实验,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一定要了解最前沿的科学进展。每做一个实验前,我通常会见一两位特别有成就的科学家,跟他们了解一下科学进展。但是,我绝不能什么都听他们的,我还是要做我自己的事情。在确定一个题目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实验数据的正确性,不能想别的事。比如我们在空间站的AMS实验,是一个很大的磁谱仪,今后四五十年不可能再有这么大的实验了,所以我跟组里所有人都说,我唯一的任务就是数据要正确,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背景:丁肇中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实验(AMS实验)是国际空间站上最大的实验,至今已经近20年,其目的是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科学家参与其中。

  问:您通过什么方式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

  丁肇中:主要是这些科学家对我研究的题目有兴趣,学物理最重要的是找题目、找兴趣。我要让每一个做出贡献的人公平地得到认可。有时候会有争论,比如A国人说应该这么做,B国人说应该那么做,争执不下,这个时候就要我去决定。我做的决定就是最后的决定。同时,我一定会告诉所有人我为什么这样决定,可靠性有多大。因为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做过错误的决定,所以他们都愿意跟我合作。

  问:请问您怎么看待物理之美?

  丁肇中: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做AMS实验,空间站每93分钟绕地球一周,不能停下来,没有星期六星期天,没有端午节,白天晚上,最大的事情就是实验。和地面不一样,天上的实验如果出了差错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我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看数据,思考什么地方可能出错,出了错怎么办。我没有考虑过物理之美。

  问:宇宙还有多少我们没有探索到的地方?

  丁肇中:很难说,曾经我们认为地球是平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绕着太阳转,人的存在是很偶然的现象。再过一两百年,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可能是现在完全始料不及的。我猜想,再过几十年,有人问我做过什么事情,他们记住的并不是我拿诺贝尔奖,而是现在做的AMS——人类第一次到外太空,这是曾经不可想象的事情。

  记者 蔡姝雯 通讯员 唐 瑭

标签:丁肇中;诺贝尔奖;物理学奖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