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智库|以底线思维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2019-07-02 07: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卜泳生  
1
听新闻

  城市发展与城市风险相伴而生,城市安全成为最基础、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当前,我国城市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各种潜在性、继发性、突发性风险隐患叠加集聚。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指示要求,把握底线就是目标线、警戒线、安全线和生命线的思维逻辑,按照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坚持以“全方位、全覆盖、全生命周期”为风险防控出发点,基于“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运行安全保障,突出“立体性、多维度、闭环型”安全管控,破解城市安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坚持顶层设计、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城市安全发展。

  坚持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城市安全发展规划。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城市安全发展规划为引领,推动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编制城市安全发展规划。以昆山市为例,应急管理部门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等特点,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办法》。同时,会同相关部门,邀请国家级科研院所,编制《城市安全发展规划》,切实将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保障措施落实到城市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加快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严格执行禁止类和限制类产业目录,加强项目实施前的安全评估论证,加快推进化工(危化品)、涉爆粉尘等高风险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治理整顿安全生产条件落后的企业单位,依法取缔“散乱污”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科创中心建设。强化安全法规标准执行。针对城市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交通枢纽、隧道桥梁、管线管廊、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燃气工程、排水防涝、加油(汽)站、电力设施、电梯等设施设备,严格执行相关法规标准,提高安全和应急设施要求,增强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的总体要求,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组织开展危险源普查。以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目标,全行业、全领域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工作,全面摸清全市危险源与风险点的数量种类、分布底数,并进行科学评估,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管控措施,着力解决“想不到、认不清、管不住”的问题。加快建立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重大隐患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脆弱性目标清单“四张清单”和安全风险“一张图”,夯实城市安全风险动态监测预警和分级分类监管基础。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按照从快查处、从重处罚、从严追责的要求,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和专项百日严打整治行动,突出危险化学品、涉爆粉尘、镁铝锌钛机加工、老旧危房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行动,紧盯动火、登高、有限空间等危险和委外作业,顶格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治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联合惩戒一批严重失信企业和个人,严肃追究一批违法犯罪行为,持续保持高压严管强大声势。加强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结合危险源普查和专项整治,重点支持一批安全技改项目,加快推进高危领域“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大力提升传统行业工艺技术和安全装备水平。强化地下管网、通信、供水、供热、供气、供电以及污水、污泥、废弃物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将消防站点、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基础设施计划,同步改造。

  坚持标本兼治,持续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城市安全涉及领域广、影响因素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多方发力,切实织密织牢城市安全保障网。建立专业化的应急指挥体系。由政法委牵头整合“智慧城市”“智慧公安”“智慧安监”等系统平台,建设城市综合应急指挥中心。推进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建设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监管等重点信息系统项目,推动应急管理向远程遥控和智能化操作发展,强化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实施实战化的“红蓝军”对抗演练。强化发展底线思维,坚守安全红线意识,实施“红蓝军”对抗演练是全方位检验各级各部门履行主体责任的有力抓手,采用实战化标准、“盲打”方式真演、真练,提升应急委成员单位面对真实场景灵活处置、快速反应能力,磨炼应急救援队伍实战技能,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处置能力现代化。构建多样化的安全文化宣传体系。安全文化是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的体现,主体上包括企业、政府和民众的安全文化,内容上涉及安全知识传授、安全态度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强化安全法治观念,统筹办好“415”国家安全日、“512”防灾减灾日、每年6月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安全日、“122”交通安全日等品牌活动,鼓励支持食品、卫生、环保、生产、消防、防汛、抗震、应急等安全教育体验中心建设,持续增强安全文化传播力、引导力和感染力,推动形成“融合主动、内外互动、上下联动”的安全文化传播体系。

  (作者为苏州市委党校教授)

标签:安全发展;城市安全;重大风险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