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创刊1周年砥砺再前行 星光:璀璨芳华分享大家智慧
2019-05-09 07:3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这里是一片璀璨的科学星空。

  创刊一周年,我们带着大家一起“追星”。

  探索“幽灵粒子”的王贻芳院士,寻找暗物质的科学家常进,“伶仃洋上建大桥”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苏权科,“如鲲游大海,似龙腾九霄”的“鲲龙”总设计师黄领才,C919国产大飞机总师吴光辉,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铸盾先锋钱七虎院士……

  他们追寻宇宙真理,他们铸造国之重器,他们突破技术空白,他们引领科技创新。在这里,我们看到许多伟大、华彩的人生凝结成了探索成果和智慧创造,也看到更加广阔无边无穷无尽的未知,即使只是仰望,都足够让人胸怀变得更加敞亮。

  从“追星”中,我们希望读者爱上科学。爱科学和学科学一样重要,科学精神则比科学故事更为动人。

  纯粹的科学探索体现着人类精神的高贵和伟大。创刊一年来,我们一起感受了科学精神带给世界的震撼和不竭动力。陈达院士的学生对老师深情追忆,这位参加了41次核试验的老科学家戈壁滩上奋斗的经历历久弥新。扬州何氏、吴氏的“英雄院士家风”闪耀着纯净的科学光芒,王承书隐姓埋名一辈子,几十项科研项目中,从不署名。王泽山院士对自己的生活很是敷衍但对科研却极其讲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得主张国良哪怕倾家荡产,也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

  “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在这一年中,我们用科学家们的故事与读者共勉,院士们高考的故事,科学家奋斗的青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提到的“闪亮”名字……科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绝不仅是推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更是推动整个社会向更高的精神层面发展,对培养未来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至关重要。

  创刊一年中,我们致力于科学思想的传播,直击科技评价体系的痼疾。我们的科研与一流大学差距在哪?科学发展的大忌是什么?科研诚信问题如何破题?各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在这里分享洞见,启迪智慧。

  创刊一年中,我们回望了40年前全国科学大会那场“科学春天”的盛会,看创新的种子如何开花结果;我们展望40年后的今天,关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江苏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尽情畅谈中国科技发展和未来,建言江苏创新发展之路,守望科技创新迈入“万紫千红又一春”。

  创刊一年中,我们各地寻访,诚挚邀约,北京、上海、南京、连云港、南通……我们聘请了吴孟超、倪光南、都有为、顾晓松、常进、张国良、金力、刘亚东、欧阳平凯、王泽山、王会军和王建国12名首批科学顾问。将他们和科技周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科技创新、科技强国的共同使命和担当,还有助推江苏创新发展的美好心愿。他们将是我们继续办好科技周刊,发挥周刊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强大助力。

  从本期开始,第二批科技周刊科学顾问的聘请工作正式启动,引领科技创新,做科学传播的先锋,在科技强国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和历史性影响力。本刊顾问们对周刊一条条饱含期待的寄语,正是我们下一步继续努力的方向。

  院士是国家科技人员最高荣誉,也是科学探索和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的先锋力量,江苏得天独厚拥有大量院士资源,今天“新华院士工作室”正式挂牌,我们将围绕“弘扬院士爱国精神、研究院士人生道路、服务院士科研事业”,启动系列工作、拓展办刊内涵。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厚植科学根基,传播科学精神,我们和大家一起,拥抱星空。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