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前沿 |朱晶:农业科技要从“增产”走向“降本”
2019-04-30 07:5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 丽  
1
听新闻
 
吴 胜摄

  学者简介

  朱晶,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召集人。在粮食安全、农产品贸易、农业支持政策等领域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在SSCI/SCI国际农经权威刊物和国内SSCI农经权威和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农业部软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十多项学术奖励。

  记 者:您在城市长大,为何会对“农业经济管理”这一专业情有独钟?

  朱 晶:进入南农是很幸运的事,加入农业经济管理更是偶然中的必然。我从小在城市长大,对农村却有一种莫名的亲近。1991年,我本科从英语专业毕业后,选择到南京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任教。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在顾焕章教授的推荐下到对外经贸大学进修,开始了向农业经济管理学者的转型;回校后,李岳云教授把我招入门下,带领我进入系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导师钟甫宁教授不仅给我提供了具体的学业指导,其学术为先的专业操守和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犹如春风化雨,深深地影响了我。在顺利拿到博士学位之后,作为全球三位竞争性博士后之一,我在2001年赴美国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给我国农产品贸易和粮食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我认为,“新常态”下应建立新的粮食安全观。进口≠缺口,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连接市场的决定因素,即使国内产量增加,供需缺口下降,但“价差型”进口驱动会明显加剧,进口也就会不降反升;产量≠竞争力,如果增产是以成本上升为代价,还可能会导致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拉大,进口进一步增加,从而降低自给率;粮食安全≠自给自足,适度进口国外农产品、合理利用世界农业资源,可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短缺压力,对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粮食生产的国内成本上升和国外竞争日盛,我们可能有的出路有两条:一是“筑高墙”,一是“强筋骨”。“筑高墙”显然不符合目前和今后我国扩大开放的发展规律,但“强筋骨”却是可以而且应当牢牢抓住的。当时我的研究提出了要加大公共投资,包括对基础设施、农业科学研究和开发的投资,用这种方式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以此来“强筋骨”。这篇论文后来发表在国内和国际的权威期刊上,受到一致认可。现在看来,这个研究仍然是非常有意义的。近几年,我国农业出现“三高”的问题:高产量、高进口、高库存。生产成本快速上升,“政策驱动”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剧,制约长期可持续粮食安全。因此,要打造有竞争力的农业,需要更多地着重于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和措施,这是我一直在关注和跟进研究的。

  记 者:您认为,当前农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朱 晶:当前农业人才在招生、培养、就业方面,依然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农业院校吸引力弱,农科专业生源质量令人担忧;涉农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培养模式亟待改革;涉农人才服务现代农业情况不容乐观。虽然涉农专业年终就业达到90%以上,但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不广,对口就业比例不高;优秀涉农本科生在进一步深造中“离农”“离校”现象明显等等。

  促进农业人才培养还需政府、学校、社会等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从学校层面来说,一方面要注重教育。鼓励和支持学校创新实施“思想教育+专业教育+情怀教育”的思政育人模式,将三农情怀教育无形地融入专业教育中,强化学生学农爱农干农的行动自觉。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更多地构建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新体系,让学生增强实践能力。

  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提高对农科学生的奖励和激励力度,吸引优质生源。支持高校探索推进“新农科”建设,在相关学科中设置农业生物技术、智慧农业、航天农业、互联网农业以及农业新能源与新材料等方向,促进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的资源和政策倾斜。此外,对于涉农的岗位,可以适当提高待遇和提供更多机会,让农业工作者有更多发挥空间,对自身的岗位有更多自豪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记 者: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展现江苏鱼米之乡的“最靓颜值”?

  朱 晶:大宗农产品,如粮食类、棉麻类等,在提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怎样降低成本,才能和国外农产品进行竞争。在美国,有为了节省包装空间和运输成本的硬质方形西红柿的研究,还有包括收割银杏在内的原本是劳动密集型的工序,都在不断被机器取代,以降低成本。国外的农业科技进步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降本”,相比而言我们的科技进步以前都是向着“增产”。如果增产同时伴随着降本,成本下降、产量增加,单位成本自然降低。但如果增产是伴随着成本增加,就需要好好算算这笔账。增产和降本,都很重要,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提质降本的意义尤为突出,这是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走出去”的问题同样重要。当前中国的外向型经济,要求农业“走出去”,一方面是出口产品,另一方面是海外投资。这方面江苏还处在起步阶段。中国农业“走出去”,江苏可以走在前面,探出一条路来,为全国作表率。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江苏做得很有特色,同时也还有发展空间。美丽乡村,可以和旅游、康养等相结合,可以促进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相融合,和城市生活的延伸、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延伸相结合,我觉得江苏在这方面大有所为。

  记 者:您对青年学者治学有什么建议?

  朱 晶:要有舍得的心态。“舍得”的第一层含义是舍得下功夫,不劳不可能有收获;第二层含义则是有舍才有得。我们做农业研究的都懂,必须要减掉一些旁枝,才能汲取足够的营养,开出最美丽的花。我在做学术时,推掉了很多在别人看来很好的机会,只关注最重要、最需要全力投入的工作。一旦承担下来,就一定把它做好。

  要有学习的心态。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做人,学习永远在路上。三人行必有我师。从每一次会议、每一次和不同的人接触、交流中,我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虽然有“人过40不学艺”这样的古话,但我认为,人永远要有学习的心态。学习心态意味着永远的求知,学习心态意味着尊重他人、乐于倾听、善于发现。如此,才能不断积累、进步,不断让自己提升,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要有平和的心态。如果你想追求功名利禄,那么永远没有尽头。用经济学上的话来说,事物普遍存在“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简言之,吃第二个苹果的满足感会小于吃第一个苹果,依次类推;在大千世界,金钱、物质、荣誉、享受,盖莫如此。做学术就不受这种规律的束缚。因为你可以得到对未知知识的解答,这种解答可以增添你的幸福感和内心的充实感。你对世界了解得越多,世界便会给你反馈更多的美好。这样一种平和的心态,可以让人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让人坐得下来,静静地去思考。

  做学问,这三种心态是难能可贵的。同时,我也特别想跟年轻人说,不要熬夜。我长期教学、学术研究、行政三肩挑,时间于我而言真是“蚂蚁都是肉”。我什么办法都试过,就想找寻怎样配置时间是最有效的。我以前也是“夜猫子”,闪光思想往往出现在夜里1点钟。但是长期下来,我发现熬夜对身体伤害很大,而且熬夜只是短期出成果的一种方式,从长期来看是降低生产率,而且是不可持续的。最需要睡眠的几个小时不睡觉,白天花双倍的时间都补不回来,这个账一算,那肯定是抓住最有效的时间是最“划算”的。所以10多年前我就下定决心调整作息规律,从“夜猫子”逐渐调成了“百灵鸟”。要调整作息,还需要训练一种能力。因为大多数人熬夜是因为夜深人静,容易出思想。要想在白天出效率,需要练就抗干扰能力,才能可持续的高效率工作。

  记 者:请您用一句话寄语《思想周刊》。

  朱 晶:这个世界的脚步越快,就越需要一片静静的思想天空。愿更多人爱上思想、沉醉思想和放飞思想。

  记者 杨 丽 实习生 王维琼

标签:粮食安全;农业经济;研究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