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至6日,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将在江苏扬州举办。江苏是中国大运河的发祥地,河道路线最长,运河遗产最为丰富,沿线环境秀丽,生态本底良好,有基础也有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水为魂,加强大运河生态保护修复,构建宁静美丽的运河绿色生态带,把江苏段建设成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成为江苏文化建设高质量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
大运河生态环境是大运河价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运河文化带存在的基础、背景和条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运河沿线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增加、航运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部分河段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等一些突出性复杂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危及到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华文明金名片的宝贵形象,以及沿线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向往。必须针对大运河生态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强大运河生态保护修复,不能与大运河作为流动文化活态遗产的特性割裂开来,必须是在尊重自古以来形成的沿运城镇空间形态、生产方式、生活风俗等前提下进行大运河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管理体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大运河生态保护修复的综合管理机制,理顺区域间、部门间、产业间的关系,夯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基础。适时参照长江办、太湖办经验,成立大运河管理开发办公室,作为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牵头部门,将大运河作为整体进行统筹开发保护,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加强资源统筹、部门统筹和区域统筹,加快形成建立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全力推进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坚持立法先行,推动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强化考核督导,建立健全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细则。建议借鉴江苏及杭州、嘉兴等地大运河保护的立法经验,研究制定大运河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确定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严格管控污染排放,让大运河的生态保护修复有机融入周边区域发展,促进大运河保护与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实现有机统一,为国家最终出台专门法规积累经验。建议考虑大运河环境的本体及其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等特定因素,强化河长制管理,进一步健全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加强绿色考核和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并将其作为党政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强化系统思维,树立“大生态”和“大规划”理念,推动大运河生态保护和区域重大战略功能布局及与其他专项规划的相互融合。大运河呈多线、复线带状分布,必须科学把握点、线、面的关系,以运河水系河网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和运河沿线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大运河生态保护对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区等重大区域战略功能布局,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推进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着力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把大运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标杆区。注重多规合一,推动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流域内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其他部门专项规划相互融合,不断规范和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形成“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整体生态格局。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构建区域生态环境技术恢复系统,确保大运河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合理规划岸线使用,推进环境敏感区域治理和生态廊道、生态片区建设,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严格管控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村河道疏浚、驳岸整治,着力营造优良生态与悠久文化交相辉映的运河景观带。针对目前大运河存在的诸多复杂性环境问题,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整治、水生态修复、水生态补偿等方面重大课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形成解决环境问题的系统性技术方案,确保大运河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增强生态产品供给和保障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建设智慧运河,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讲好大运河故事,打造大运河生态保护修复的整体氛围。按照统一规划、应用主导、资源共享、先进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运河智能化感知系统和一体化监管服务平台,提升大运河绿色航运水平,提高大运河生态保护修复的综合水平。发展绿色金融,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市场引导调节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讲好大运河故事,发展大运河志愿者队伍,提升人民群众对大运河保护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形成大运河生态环境管理保护的长效支撑机制。
(作者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