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江苏企业大步“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断深化经贸合作,谱就了一首互利共赢的交响曲。
异国写传奇,让荒芜村庄变“柬埔寨深圳”
入瓶物件 西港特区柬埔寨员工工作总结、中国结
漂流路线 柬埔寨→无锡
9月5日,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红豆国际制衣有限公司裁剪组小组长、柬埔寨员工林雅达将一张工作总结放进漂流瓶中,“这是我的中国领导给我写的,这个总结帮助我不断进步。”
15分钟后,放有林雅达工作总结的漂流瓶传到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有限公司工程设计部常务副经理蒋君的手上,林雅达希望蒋君将它带回中国。
在进入特区工作之前,林雅达一家靠父亲出海捕鱼为生,生活困苦。现今林雅达每个月工资500美元,两个妹妹也在工厂上班。林雅达给父母买了摩托车,并准备明年再给家里盖栋房子。
由红豆集团主导,联合中柬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共同开发建设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一带一路”上的标志性项目,被誉为“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特区设立前的原始地块是一片无路、无水、无电、无网,高低最大落差70米的荒芜之地;如今,特区首期5平方公里区域内已基本完成“五通一平”,建有一个大型污水处理厂和178栋厂房。“已有来自中国、欧美等国家及地区的125家企业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这个平台上实现了共赢发展,解决当地人就业2.1万人;特区工业产值对西哈努克省的经济贡献率已超过50%。”蒋君说完,在漂流瓶内放入一枚中国结,回国时将漂流瓶带回无锡。
兴建各类境外园区,成为江苏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新探索。由江苏投资开发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印尼双马农工贸合作区、坦桑尼亚江苏—新阳嘎农工贸现代产业园被确认为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
大步走出去,“徐工金”闪耀“一带一路”
入瓶物件 登机牌、徐工在非洲修建首个水窖中的水
漂流路线 阿拉木图→徐州、非洲→徐州
9月21日,徐工集团哈萨克族员工海纳结束出差,登上回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飞机。
回到阿拉木图后,海纳接到从江苏连云港乘坐X1904/X1903次中亚班列、跨越5500公里的“来自江苏的漂流瓶”。海纳将此次航班的登机牌塞入瓶中,交付同事将其带到徐州。
去年7月,徐工集团在哈萨克斯坦注册了公司,并由海纳全权负责该项目。目前,徐工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截至去年年底,徐工产品在哈萨克斯坦市场的保有量已超过两万台,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此外,徐工在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占有率超过50%。
把镜头转向徐州,徐工进出口公司非洲部东非区域经理肖潇往漂流瓶中倒进了半瓶矿泉水。而远在埃塞俄比亚,肖潇的同事高志强同样将水倒进漂流瓶,这是从徐工在非洲修建的第一口水窖中压出来的井水。肖潇介绍,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水资源极度缺乏,徐工集团在当地已建成41口水窖,解决了4000人的用水问题。
徐工作为中国工程机械的领军企业,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基建的互联互动。从“中巴经济走廊”到泛亚铁路,从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到肯尼亚蒙内铁路,处处闪耀着“徐工金”。
多元化合作,在互鉴共享中发展共赢
入瓶物件 U盘、全家福、缅甸奶茶、缅甸首饰
漂流路线 南京→越南、苏州→南京→缅甸
陈海卫是江苏苏豪服装(柬埔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9月初,陈海卫的第二个宝宝出生,他从柬埔寨回到苏州,拿起漂流瓶,将一张全家福放了进去。
陈海卫告诉记者,在柬埔寨工作两年多,见证了这里逐渐拥有相对完备的纺织业生产体系。去年,江苏苏豪服装(柬埔寨)有限公司完成订单570万件,同比增长300万件;订单加工费金额724万美元,同比增长316万美元。今年上半年,完成订单355万件。
江苏弘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要成员企业。9月上旬,费建林从缅甸回国休假时,收到陈海卫的漂流瓶;在南京的办公室里,费建林将从缅甸带来的一包奶茶粉放进漂流瓶:“这是缅甸的特产,我们很多同事都喜欢喝。”
几天后,休假结束的费建林带着漂流瓶回到缅甸,将漂流瓶传递给弘业缅甸公司的人事部经理Vicky。在漂流瓶中,Vicky放入自己的一些缅甸首饰。“多年前,我嫁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缅甸扎根,于是我跟随中国企业来到缅甸工作,这些缅甸首饰里有我的故事,也有两个国家的故事。”
9月5日,在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董事长武爱斌将一个U盘放入漂流瓶,并让人带去派驻越南工作的朗坤员工手中,“U盘里有朗坤这些年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希望能助力更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
回望这5年,江苏企业“走出去”的足迹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和地区。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表明,2014年至今年6月,沿线国家在江苏累计投资1087个项目,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江苏赴沿线国家投资项目1596个,协议投资额141亿美元。
智库之声
把脉“经贸篇”
今后,江苏应怎样继续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记者请来江苏智库专家把脉。
张颢翰(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省重点培育智库首席专家):江苏企业应深化“抱团出海”与产业集群发展,尽可能多地选择主要的国家,采取园区集中投资的形式。因为园区产业链比较完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和关联效应,也就有更大的话语权。中小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要多打组合拳,将装备、技术、管理、标准和资本尽可能多地“打包”,与合作对象深度融合。
赵建军(省发改委副主任):江苏将继续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持续突出江苏园区建设管理经验丰富的特色优势,将江苏产能优势、园区经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市场要素相结合,积极探索推进“重资产投资运营”和“轻资产管理输出”境外园区建设新模式。
本报记者 沈峥嵘 付岩岩 叶 真 陈 澄
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