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昌县莲塘人民公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塔
老船工路小牛 和他的船工证
南昌市民欢迎解放军入城 (南昌史志办资料)
江西棉船镇北岸的“灵芝号”渡口,与安徽望江县隔江相望
扫描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70年前的4月24日,这篇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被刊登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70年后的4月,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江西采访组一行,来到了这条英勇战线的“西端”——江西省九江市,追寻革命前辈的光辉足迹,重温渡江战役的光荣历史。
棉船江心洲 渡江首选“突破口”
4月的棉船镇,美不胜收。放眼望去,5万亩油菜花海勾勒下的金黄色江堤在江水的晕染下,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位于九江市彭泽县的江心洲,和渡江战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奉中央军委之令,在“西起湖口、东到江阴”一线渡江。八保州(棉船镇旧称),这个与安徽望江县以浅水相望、仅半江之隔的江心洲,成为了当时二野、三野部队挥军向南横渡长江的首选“突破口”。
“从地图上看,棉船镇位于江中心,是从江北到江南、进入江西腹地的踏板。”彭泽县史志办原主任高异向记者介绍了棉船镇的地理位置。从棉船镇南岸隔江而望,记者看到一块形如奔马、横枕长江的矶山,矶头几乎呈九十度壁立江中,江道在此变得十分狭窄,水流也较为湍急。高异告诉记者,这便是著名的马当矶山。早在抗战之前,国民政府就在矶头及周边的峭壁上依次修有三级锁江炮台,以扼水路之险。因此,经由棉船,夺取马当炮台获得江面控制权,才会为江西的解放打开“大门”。
在棉船镇北岸的“灵芝号”渡口,与南岸较为湍急的水流不同,这里的江流十分平缓。78岁的棉船中学原校长、《棉船镇志》主编江能言沿着江岸,边走边告诉记者:“这里离望江县不到两百米,水流很平缓。当时这一带可没有这么多油菜花,遍地都是一人多高的芦苇。”
在得知解放军准备进攻江南的消息后,当时驻守在彭泽的国民党军队实行了严格的封江政策,偌大的江面看不见一艘渡船。然而,船只又是解放军渡江所必需的交通工具。为迅速搜集船只,渡江部队四处访问,向沿江群众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动员群众支援我军打过长江。
“这一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高异说,当江边的渔户、农民知道解放军准备渡江解放江西,但缺少渡江船只时,纷纷主动把藏在芦苇丛中以及其它各处未被国民党军队发现的渔船贡献出来。据统计,当时仅两三天时间就筹集了各种木船140多只。
解决了船只问题,另一个棘手问题又摆在了解放军眼前。部队里大多是北方人,不通水性,这也给渡江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此,渔民纷纷主动加入到解放军的队伍训练中,做起了“临时教练员”。“此后,渡江部队有组织、有计划地在龙湖上进行了短期训练。”高异说,开始训练时,担任先遣队的二野4兵团13军37师109团全团只有十多人报名当水手,训练结束时增至二百多人,几乎每只船、每个班都有一两名部队水手。
在芦苇“掩护”下的渡江部队,那时正悄然积蓄着力量,等待冲锋号角的吹响。
“不沉军舰” 却成渡江“冲锋快舟”
在长江天堑与马当炮台的“双保险”下,棉船镇在渡江战役前被国民党吹嘘为“永远炸不沉的军舰”。
可是国民党没料到的是,在当时解放军早已万事俱备。1949年4月21日凌晨1时,月色朦胧,一江之隔的棉船人声寂静。此时,北岸的解放军37师在副师长赵华青指挥下,进入临战状态。在起渡点,109团100多条战船悄然一字摆开,每条船上都有1个指挥员、1挺机关枪、2个机枪手、3个水手和船工及十几个战士。阵地上组成的火炮,瞄准敌人的滩头阵地。
趁着夜色和雾气,109团1营的一条突击船悄然驶出。船上,109团团长顾永武带着1个警卫员、2个通讯员、几个参谋和突击队员。1时40分,小船到达对岸,船上的白草帽向各条战船晃动了三下,这是立即开船的命令。顷刻间,百船齐发。
“子弹的呼啸,炸弹的爆炸,激荡着奔流的江水。解放军的突击战船,冒着枪弹破浪前进。有的船上的桨被炮火打断了,战士们就用铁锹划水。船被打破了,同志们就用事先准备好的棉花堵塞漏洞,继续冲击前进。”高异说,战斗中,109团指战员不畏枪林弹雨,敢打敢冲,在战后的庆功大会上被嘉奖为“渡江杀敌第一功”。
攻取马当,是在次日凌晨进行的。几经寻访,记者找到了当年送解放军渡江的船工路小牛。祖祖辈辈在马当一带打鱼的他,今年已92岁高龄。一张写着“船工英勇参加,不怕艰难,横渡天险,在这伟大壮举中光荣立功,在革命历史上永垂不朽”的由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13军政治部颁发的船工证,成为了他一辈子的珍藏。
“那时只有20多岁,年轻不晓得怕,江只有这么窄,一划就划过去了。”路小牛回忆,当时下着毛毛细雨,江雾笼罩着江面。乘坐8名解放军尖刀班的小渔船悄悄驶出,在奋力划行下,大约20分钟,就停靠在了对岸隐蔽处。信号随即发出,各式船只冒着枪林弹雨艰难地向对岸逼近,最终顺利上岸。
当地村民詹中平的父亲詹文春当年也参加过运送任务。詹中平告诉记者,解放军选择了一个有雾的凌晨,木盆装着燃烧的火把顺江水漂浮,吸引了敌军军队大量炮火。虽然如此,但最终还是有10多人牺牲。
就这样,国民党口中“永远炸不沉的军舰”,却成了人民解放军解放江西的“冲锋舟”。九江市党史办副主任柳秋荣告诉记者,解放军从小孤山至马当一线开始冒雨渡江。战士们以洋锹、钢盔划水,协助水手加速前进,先头船只仅用15-30分钟,很快抢占敌人的滩头阵地,彭泽县城守敌望风南逃。随后,附近的40多位老百姓划船去迎接解放军过江,二野13军37师迅速解放了彭泽县城。“彭泽是江西第一个被解放的县城,从此拉开了解放江西的序幕。”柳秋荣说。
民心所向,得道多助
二野渡过长江后,兵分数路向赣东北腹地和沿浙赣边境挺进。九江是江西的北大门,是长江沿线的重要港口城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驻九江的国民党军政机构和白崇禧的桂系部队纷纷逃离,九江出现了“真空”状态。柳秋荣说,其间两支地下组织做了大量工作。“一支是中共九江中学支部,他们一方面在学校开展‘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学生运动,抵制国民党在学校征兵;另一方面密切配合解放大军渡江,赶印了大量革命宣传材料散发给市民,宣传共产党的政策。还有一支是民盟九江地下联络组,民盟组织以商会为据点,屯积了充足的油盐柴米等生活必需品,为解放大军进城做好了物资准备。”
正当九江市民对解放大军翘首以待的时候,九江城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原国民党宪兵团团长王公霸,解职后纠集地痞流氓,想趁解放军到来之前进行抢劫。面对九江市区极端混乱的局面,民盟九江地下组织迅速派人去寻找解放军。一路搭民船过江,送信给江北的解放军;另一路从新港过江,到湖口去找解放军。
1949年5月17日凌晨,二野第5兵团第18军第54师162团从湖口过江到达新港,正好遇到前去寻找解放军的九江群众。而后,解放军抄小路向九江进发,迅速解除王公霸等人的武装。上午7时,解放军从东门进入九江市区,九江城和平解放。
“九江的解放可以称得上是民心所向、得道多助。”柳秋荣说。据九江市民回忆,在解放军要转到西南时,九江有一个步行街,当时解放军全部睡在商店门口的地上。市民看到后,把店门板卸下,方便解放军躺在上面睡觉休息,解放军却没有使用。市民请解放军进店铺休息,他们也不去,就住在马路上。市民见解放军用绑带吊着水壶在井里打凉水喝,便跑回家里烧好热开水,用壶装好,拿茶叶泡给解放军喝。
“这也充分反映了人民解放军和老百姓的鱼水之情,这种军民融洽的关系,也为后来的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柳秋荣说。
“解放的九江,后来成为解放军南下和输送南下干部的重要通道。”柳秋荣翻阅史料告诉记者,先后经过九江输送了4000余名南下干部,解放军11590人,弹药、被服43.5吨,大炮40门及其它军用物资2112吨,遣送过往散兵及流亡学生、难民共1893人。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拓 方思伟 罗鹏 摄影:邵丹 摄像:王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