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思想周刊·新论】面对“四全媒体”,硬核能力仍是新闻人的刚需
2019-04-02 07: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本期访谈嘉宾:

  张涛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新闻大学》主编。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怎么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全媒体”概念?

  张涛甫:自2013年819讲话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国宣传舆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理论表述。这在执政党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但时代不同,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题和规律也随之不同。当下中国同时面临着“全球化”“社会转型”“媒介化”三大进程,三者的叠加互动,形成了全新的传播环境。面对这一全新传播环境,如何引导民众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认识世界?这成为执政者面临的重要宣传思想工作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工作,需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大势就包括世界发展大势、中国社会发展大势、媒体发展大势三个大势,这三个大势就是“全球化”“社会转型”“媒介化”三大进程发展的大势。把握好这三大趋势,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必要前提。其中,准确把握媒体发展大势,更为紧要。

  在125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全”论断,是对新媒体全面崛起之后的传播格局、舆论生态做出的科学判断,全面深刻地阐释了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媒体格局。“全程媒体”,是指媒体突破了时空之限,不再受制于时间与空间的约束,24小时全时态敞开,夜以继日,全年无休;“全息媒体”,是指媒体的表现形式是全方位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等,均可在一个端口,一张屏上展示,多介质融合,多种形态聚合;“全员媒体”,是指媒体突破了传者与受者之限,传者与受者的界限模糊了,媒体的传播不再是传者垄断的单行道,原先受者作为“沉默的螺旋”被打开,受众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激励,传/受的互动性大幅度增强;“全效媒体”,是指媒体突破了单一功能的限制,媒体集成了内容、信息、社交、服务等多种功能,因此我们对媒体的宣传舆论功能的理解不能狭义化,泛传播导致宣传舆论的功能边界扩大了、模糊了。比如,新闻的社交化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甚至有“无社交,不新闻”之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四全”媒体说,是对全媒体语境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全新概括,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丰富的实践指导意义。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结合时代发展,您认为新型主流媒体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张涛甫: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国家战略高度全面考量互联网发展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把互联网治理纳入国家战略进行科学布局,重整舆论场新秩序。从宏观层面看,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战略布局:一是控制民间舆论场的“野蛮”扩张,推动民间舆论场的主流化;二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贯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新型主流媒体”的战略布局最早是在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四年多来,推动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打通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必经之路。官方舆论场主要依靠主流媒体来支撑,主流媒体最大的敌人不是新媒体,而是固化的自己,要系统突破,全面创新,形成整体优势、破局之势,才能有效改变被动地位。但若主流媒体按兵不动,不主动改革,不进行自我革命,官方舆论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可能做大。中央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推动主流媒体融合改革作出战略设计和布局,并采取有效的政策安排,整体推进主流媒体的融合转型。

  从当前中国舆论场的态势看,经过十八大以来的战略努力,舆论场中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显著变化。官方舆论场的主场优势渐渐显现,民间舆论场的“非理性”喧嚣遭到了抑制,彼此之间的鸿沟渐渐缩小、弥合。以主流媒体为支撑的官方舆论场,因主流媒体的主动转型和积极作为,其被动局面有明显改观,官方舆论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快速提升。与此同时,官方舆论的代言区间大幅拓展,对社会诉求和需求的回应更加及时、有效,对舆论议题的设置能力有了长足的跃升。

  记者:我们注意到,3月22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聘请了8位资深媒体人作为业界导师加盟,助力新闻评论课程建设。这个举措的初衷是什么?

  张涛甫:素有“记者摇篮”之称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将打造评论“高地”的战略放在首位。在鼠标和拇指时代,我们习惯了在网上看风景,漫游世界,似乎脚下功夫和笔头功夫显得不怎么重要了。其实,不管是在4G、5G或是“NG”时代,硬核能力仍是新闻人的刚需。人工智能再发达,也替代不了人的思想和表达能力。评论写作恰恰是锻造思想和表达硬核能力的靶场。评论写作绝对不是空心的修辞术,不止于舌尖功夫和笔尖功夫,而是一个全身运动,它对阅读、思维、表达等能力有全方位的要求。评论写作不能关起门来坐而论道、对空言说,而要有天下关怀,胸中有乾坤,笔下有千钧,对社会保持足够的敏感和洞见,才能倚马可待,百步穿杨。

  近年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致力于探索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专业能力培养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开门办学,搭建学界与业界的“旋转门”,将业界一线的经验和智慧引流到大学,引入课堂,将评论界的精英请进来,同时也把学生送出去,送到评论一线,做到学界与业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本报记者 孙 敏

标签:媒体;舆论;发展;主流;新闻;能力;传播;习近平;融合;宣传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