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思考
针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形势,中央提出要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继续抓住并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信心,把握主动,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始终把握发展主动权。
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经济全球化把人类社会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前经济全球化进入了阶段性调整期,但不会逆转经济全球化这一时代潮流。从国际看,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维护我国核心利益和发展利益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同时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国际体系变革方向不会改变,亚太地区总体繁荣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在世界经济格局重构过程中,新挑战新机遇层出不穷、相互交织,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但要看到,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运用“变”与“不变”辩证法,理性看待当前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有助于我们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
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趋向,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奋力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从我国发展状况看,现正处在一个由大变强的发展进程中,既需要一定的发展时间,也需要有利的外部环境;从中国发展所处的国际地位看,今后的机遇更多取决于中国自己的发展,赢得战略机遇期主要靠自己的主动塑造。目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其内涵和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战略机遇期的内生性特征日益明显,呈现外生性机遇和内生性机遇相互融合的趋向。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作出战略安排,表明国际环境的变化既没有改变中国求发展促提升的历史进程,更没有削弱中国为拓展发展空间而争取战略机遇期的强烈意愿。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传统比较优势发生深刻变化,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我国重塑国际竞争优势的难得机遇。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互利共赢的外部环境,成为维护我国发展利益的内在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机遇外化为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机遇,相关国家和地区发展机遇转化为中国的发展机遇,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只有办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外部机遇转化为自己发展的机遇。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不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在减弱,而同期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占世界经济比重现已达到16%,到这一发展阶段,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多的要靠内生动力。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抓住并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必须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坚持协调发展,就要推动农业农村优化发展,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性水平;坚持绿色发展,就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坚持开放发展,就要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创造我国发展良好的国际环境;坚持共享发展,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孙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