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前沿|冯建军:走在探索教育成“人”的路上
2019-03-19 07:2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 丽 魏晓敏  
1
听新闻
 

  学者简介

  冯建军,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材委员会德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马工程”教材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研究者分会理事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出版专著《当代主体教育论》《生命与教育》《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当代道德教育的人学论域》《回归本真:“教育与人”的哲学探索》等,发表论文200余篇,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

  记者:您一直在从事教育学的相关研究。简要回顾您的学术研究历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果?

  冯建军:我1990年本科毕业,工作三年以后,1993年读研究生,1996年读博。虽然读博之前,我已经发表过20多篇论文,但这些都很难说是有计划的研究,只是为我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基础。真正系统的学术研究,应该是从我读博开始的。回顾20多年的研究历程,我基本围绕“教育与人”这一主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着眼于人的类特性,提出并系统论证了类主体教育。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为《类主体教育引论》,论文以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为依据,着眼于人的类特性,研究人类发展的理想形态——类主体及其教育,开创了国内研究类主体教育的先河,出版了专著《当代主体教育论——走向类主体的教育》。后期我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研究类主体的当代表现——主体间性及其生成机制——教育交往。

  第二个阶段着眼于个体生命的发展,提出生命化教育理念。依托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生命为基础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着眼于个体生命的发展,2002年,我开始研究“生命与教育”的关系,先后出版了《生命与教育》和《生命化教育》两本著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生命与教育的本体关系,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关注生命的完整性,凸显生命的灵动性,彰显生命的独特性,唤醒生命的自觉性。后期还与朱永新教授等合作编写从小学到高中的《新生命教育》教材,编写《生命教育教师手册》,指导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实验。

  第三阶段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开展公民身份认同教育研究,建构中国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小学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建构”研究,出版了专著《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建构了适合我国的多元公民身份——个体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调查了中小学生公民身份认同的现状,提出了促进中小学生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策略。

  第四阶段建构教育人学的思想。在前三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教育哲学学科发展的世纪反思与人学建构”,对“教育与人”的关系进行哲学思考,出版《回归本真:“教育与人”的哲学探索》,建构教育人学的基本体系,提炼教育人学的基本理念。

  自博士生研究阶段开始,我才自觉地确立了研究的主线——教育与人,确立了我的主导思想——教育成“人”。不管我做什么研究,其主线是不变的,主导思想是不变的。我会一直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开展我的教育研究与实践。

  记者:在学术研究中,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冯建军:印象深刻的,是我1993年刚上研究生时的一件事。1993年是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我入学后很快写了一篇论文《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的发展》,请导师批评指正。我记得导师把这篇文章中的“我认为”都用红笔圈了出来,他说,“你有什么理由说‘我认为’”。我当时想不通,写论文不就是写“我认为”吗?后来,跟着导师学习时间长了,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论文是要讲“理”,以事实说理、以理论说理,这才是科学的研究,而不是自己主观判断、武断地下结论。

  记者:分析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您最关注哪个问题?

  冯建军:教育中的问题有很多,如资源配置、学业负担、校园欺凌等等,这些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从“落实什么”“怎样落实”“落实得怎样”三个方面思考。

  立德树人要“落实什么?”,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树什么人”的明确规定,为此,立德树人就是“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之魂,要将德育全面渗透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体系之中,渗透到其他各育之中,引领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引领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

  立德树人“怎样落实”?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里的教育,尽管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但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为主导。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是某个学段、某一类学校,而要建立大中小幼立德树人的一体化机制。各级各类学校整体谋划立德树人,把握学段的要求,实现立德树人的学段一体化。这是就立德树人的纵向而言的。就横向而言,包括学校教育内部和外部的立德树人。在学校教育内部,要实现学校教育各因素的整合,这些因素包括课程、教学、管理、文化、活动、人员等,协同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在学校教育外部,要明确家庭、政府和社会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应当承担的责任。社会上的每个人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所以每个人都要增强育人的意识,实现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协同统一。

  立德树人“落实得怎样”?这就需要建立评价机制。当前,立德树人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评价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基础教育中也存在“唯”的情况,比如唯成绩、唯分数、唯知识。新高考的改革就是要扭转这种不科学的评价,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全面地、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

  记者:您曾探究教育公平与正义,您认为,关注“分配”与关注“承认”,哪个更重要?

  冯建军:任何的正义都应该是复合型的,既有资源的分配,又有人格的承认,它们分别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具有优先性,所以,指向资源配置的分配正义也具有优先性。教育资源是办教育的物质基础,没有相应的教育资源,所谓的教育公平只是一句空话。但是,必须认识到,物质资源对于教育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物质资源满足基本的办学需要后,即便再改善,与教育质量的提升不再具有正相关。简单来说,一间教室装修得再豪华,也与提高教育水平无关了。

  我提出教育正义从关注分配转向关注承认,就是基于物质资源配置基本平衡这一前提。就如江苏提出的优质均衡,我称之为“后均衡化时代”。在“后均衡化时代”,资源不是问题,问题就转向了教育中的心理关系。

  承认是个体之间平等基础上的相互认可、认同与确认。教育承认关注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师生和同学间的道德—心理关系。承认教育正义有两个层面,最低的层面是不羞辱人,尤其是制度不能羞辱人。比如有的学校用佩戴红领巾、绿领巾区分学生,就是羞辱的表现。哲学家马加利特认为,一个社会如果其组织的运作方式不会使其公民有充分理由认为他们被羞辱,这个社会就是正派社会。不羞辱具有优先性。正派教育的首要原则是“不羞辱”学生。承认正义的高级阶段是要过有尊严的生活。对于学生来说,美好的教育生活是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同学间的关心,让每个学生在班级里有公平感、获得感、成就感,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自尊、自信和自豪。教育承认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成其为人,使其成为完整的、有人格尊严的人。

  记者:您近期主要从事哪方面的研究?

  冯建军:近期,我比较关注公民的公共精神与公共生活,这也是与我之前的研究一脉相承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们开始注重个人,但是个人太关注自我,公共规则意识就淡化了。这就出现了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此,当前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是当务之急。怎样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就是要过公共生活。比如在公共场合,要守规则,有公共意识。高铁上出现的“霸座”事件就是缺乏公共意识的典型表现。个人可以有自己的权利,但不能损坏别人的利益,这是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都是在与别人的相互交往中成就自己。需要强调的是,教育要从关注个人主体性转向他者性,从教育学生关注自己转向对他人的关怀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公共精神,营造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记者:请您用一句话寄语新华日报《思想周刊》。

  冯建军:思想引领时代,文化涵育新人。

  记者 杨 丽 魏晓敏 文/摄

标签:教育;树人;简介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