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菜教授”侯喜林:小白菜里有大学问
2019-02-27 07:3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 拓  
1
听新闻

  每天忙碌完工作,走进学校食堂,南京农业大学小白菜遗传育种专家侯喜林教授总要挑选一碟爽口的小白菜。这一习惯,他保持了数十年。

  “夏有‘暑绿’,冬有‘寒笑’,情人节有‘黄玫瑰’。”这是对侯喜林及其团队多年来小白菜育成品种最好的肯定。“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里,每人每天分配到的菜量大概只有二三两的样子吧。”侯喜林说,那个分量,大概只够老百姓们搭着饭“就”两口。

  1986年,侯喜林加入南农小白菜研究团队,作为著名蔬菜专家曹寿椿教授的关门弟子,他着手攻关因热害、冻害等导致不结球白菜品质下降的问题。一年半之后,他终于发现利用非对称融合技术可以获得融合细胞并再生出植株,创造了当时不结球白菜研究方面的“第一次”。随后,可以在夏天收获的“暑绿”与能够在冬天品尝到的“寒笑”相继问世。从此,侯喜林的小白菜不畏严寒、不畏酷暑,老百姓的餐桌上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侯喜林的科研并未就此停歇,2000年,侯喜林开始带领他的团队转向小白菜优质品种的育种研究。

  “要将小白菜中维C的含量从每100克鲜重中含50毫克维C,提高到100毫克!”这是他当时制定下的研究目标。于是,在其后十余年漫长的选育过程中,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与“从头再来”。通过最终多代自交再进行杂交的选育,侯喜林团队发现他们此次亟待验证的“新品种”每100克鲜重中含156毫克维C,远远超过了他们当初制定的目标。

  而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实验田里的这些“新品种”小白菜,有着一片片卷曲的叶子,聚在一起就像玫瑰花一样让人赏心悦目。“就叫‘黄玫瑰’怎么样?”就这样,又一个“颜值高、营养好”的小白菜新品种“黄玫瑰”诞生啦!

  不仅如此,“‘黄玫瑰’耐低温,越冷越黄,越黄维C含量越高!因为心叶的黄色在寒冷2月里最为浓郁,所以它成为专门为情人节诞生的‘玫瑰花’。”同时,该品种耐储运、保鲜时间长,因为兼具观赏性和食用性成为创意农业的典型,以“礼品菜”的形式受到市场的狂热追捧,远销海内外。“原来只想着一心提高营养价值,完全没有想到‘黄玫瑰’带给我们如此意外的市场价值。”侯喜林说,这绝对是32年来小白菜带给他们意外的惊喜。

  小白菜离不开黄土地,研究小白菜的侯喜林也离不开农民兄弟。1998年底,组织上派侯喜林赴东海任科技副县长。而当时的侯喜林带领团队刚好完成了小白菜的基础研究工作,正准备进行杂交品种选育,就这样,他带着自己的新品种,从实验室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施肥、防虫、采收……

  “我和农民建立的友谊,现在都忘不掉。”当年在他的指导下,双店乡杨华家的4亩蔬菜大棚,每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不仅如此,他还在连云港市海州区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引进新优品种,进行技术培训。当地的很多老百姓都还记得这位长年把科技带到农村一线的“县长”,但是乡亲们已经悄悄地帮侯喜林改了“姓”,叫他“菜教授”。

  如今,侯喜林和他的团队已经培育了一支庞大的小白菜“家族”:“暑绿”“寒笑”“玫瑰”“青篮”“锦绣”等11个优质品种,各具耐热、耐寒、高产、抗病、营养、美观等特色,不仅在全国22个省、市得到大面积推广,更远“嫁”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的非洲国家。“小白菜造就大产业,近年来,全国小白菜播种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每年可创造1600亿元的经济效益。”

  侯喜林说,目前他手上正有一个名为“叶菜全产业链绿色高效商业化模式”的项目,而自己就像一个从基础研究,到育种、栽培、施肥、防虫,再到采收、加工、包装、销售整个过程的“总司令”。“中国农业早已不再是40年前单纯的第一产业的概念,而是包含了第二、第三产业,从种植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过程的现代农业体系。”记者 王 拓

标签:小白菜;侯喜;玫瑰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