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苏大93岁老校长讲述 —— 与“氢弹之父”的同窗情
2019-02-20 07: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大师

  上个月,“两弹一星”元勋、“氢弹之父”于敏逝世,让国家失去了一位国宝级的院士。“在我的印象里,于敏是一个勤奋好学、聪颖过人的好伙伴。”今年93岁的陈克潜是苏州大学的老校长,作为于敏的高中同班同学,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段跨越七十载的同窗之缘。

  于敏是天津人,原本在木斋中学求学,他表现出优异的学习能力,引起了老师刘行宜的注意,担心木斋中学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于敏的学习需求,于是就帮他转到当时天津最好的耀华中学读高中三年级。陈克潜说:“当时的耀华中学,拥有一批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和丰富的藏书,这一切使他如鱼得水。”

  耀华中学有两位老师对于敏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位是教古典诗词的语文老师王守惠,使于敏对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奠定了他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和人文素养。另一位是数学老师赵伯炎,他要求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陈克潜说:“虽然于敏在耀华中学只读了一年书,但对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为他后来在科技工作中所作的突出贡献奠定了基础。这正是为什么一提起母校,于敏总是将耀华中学放在首位的重要原因。”

  常人要花一个小时做好的数学作业,于敏往往只需要一刻钟左右,陈克潜十分钦佩这位新同学。两人志趣相投,很快便成为了好朋友。1944年高中毕业时,于敏的父亲因病失业,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断了,于敏也面临辍学。”得知这个事情,陈克潜回家就跟父亲说了,父亲以公司的名义资助于敏上了大学,“此事原本是好朋友之间的互相扶持,也是两个纯真少年真挚友谊的体现。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时隔数十载于敏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之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提及此事,我的名字也因此伴随着他屡次见诸报端,让我感到惶恐与不安。”

  高中毕业后,于敏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陈克潜到了上海交大读书。从此,在那动荡的岁月里,两个好朋友天各一方,失去了联系。解放后,高校院系调整,陈克潜被调到苏州江苏师范学院工作。“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学校物理系周孝谦教授在北京参加理论物理研讨会时与于敏结识,于敏和他谈起了我及我父亲,由此我得知了于敏的下落。”

  由于当时于敏正在从事机密研究不便联系,直到有一天,《天津日报》刊登了《芦台人于敏——设计氢弹的中国人》一文,陈克潜才知道他已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上世纪80年代末,我去北京开会,阔别将近半个世纪的同窗好友才得以相见。于敏已成长为一位为祖国、为民族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为人处世如当年一般谦虚与诚恳。我去了他家做客,从交谈中我陆续知道了他高中毕业后的一些情况,更增添了我对这位昔日同窗的几分敬意。”陈克潜说。

  “于敏潜心学业与研究,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陈克潜告诉记者:“在氢弹研究过程中,他不畏艰险,八上高原,七下戈壁,即使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也从不推辞,以致三次出现休克,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正是凭着这么一种‘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于敏在一无资料、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带领着一帮人从零开始,刻苦钻研,精确计算,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参出了氢弹的完整模型。”

  “2004年,于敏打电话跟我说想一起参加耀华中学60年校庆,我们见面叙旧。”陈克潜说,后来于敏身体不太好,也听不清电话了,就不再电话打扰他了,但他一直通过于敏的儿子来关心了解于敏的情况。“于敏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历史演义,崇拜诸葛亮和岳飞,出师表他还能背出来。他最喜爱的格言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陈克潜说。

  记者 王 拓

标签:于敏;陈克潜;氢弹;同窗;耀华中学;高中;老师;一位;木斋;贡献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