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思想周刊·前沿】读懂“宁静”蕴含的科学精神
2019-02-19 06:5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评论园 刘根生

  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有回忆文章说,他最喜欢以“非宁静无以致远”自励。他对宁静也有自己的见解:对于一个科学家,宁静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显而易见,宁静是果也是因。心有所志人自定,目标坚定人自静,因不被外在种种诱惑所动摇故能向高远目标坚韧前行。于敏崇尚这种宁静,又从科研实际出发,注入了科学精神和时代意义,丰富了其内涵。

  科学当然“聪明”,它意味着新发现新发明。但换个视角看,科学也很“笨”。科学是“老实学”,什么事都讲实证。实证是指以实验证明理论假设,以求有所发现和创造。科学能称之为科学,就在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没有实验和实证就没有科学。实证是艰辛劳作,面临着种种不确定和各种风险,故而志在求真者总是不畏艰难和险阻老老实实求证,绝不能为物欲所惑而投机取巧,绝不能因权势或眼前利害而屈从。这种“笨”,正是科学精神精髓所在。没有这种“笨”,就没有新发现,就没有关键技术突破,就没有重大原创成果和科技“高峰”。正是这种“笨”,成就了科学“大聪明”。于敏式宁静是这种“笨”,更是这种“大聪明”。

  于敏雪藏30年,他带领科研团队实现了氢弹原理重大突破,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因太劳累他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都是别人用手帮着抬腿。一次核试验之前,于敏突然发现原设计中有存疑处,立即报告上级,要求暂停试验准备,直到疑问排除。上级领导问:“如果再发现问题怎么办?”他说:“再发现问题,我再如实报告。”正是这种一丝不苟,使我国核试验成功率之高为世界所无。他还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之中,便足可自慰了。”足见,于敏式宁静是“知”,于敏式宁静更是“行”。

  诺奖得主屠呦呦说:总结这40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必须持之以恒。有人问国家科技奖获得者王泽山为何总能创新?王泽山说:秘诀就是用“科学”指导科研工作。为了实现“强军梦”,他在火炸药领域一干就是60余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王庆说:“对接好需求,科研才有目标。”从投入“土地调查监测空地一体化技术开发与装备研制”到获奖,历时近20年。在所有科研顶尖人物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于敏式宁静。

  省委领导指出:奋斗,就要迎着困难而上,不回避、不推诿、不停步,做到“泰山压顶不弯腰”;就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做到“不破楼兰终不还”;就要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机遇,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意味着,无论哪个领域或行业,都得以于敏式宁静干事创业。尤其是在科技领域,要在解决“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结合不够紧密、主导产业的技术支撑力量不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供给不足、科技投入力度相对不够”等问题中干出奇迹,更需要科研人员“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

  有人说,谁都知道搞科研必须有于敏式宁静,但真要长期践行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在有些小环境和评价体系中,很可能谁“宁静”谁离科技资源就更远。自主创新,制度重于技术,用改革为于敏式宁静提供制度条件格外重要。比如推进科研评价考核体系由论文导向向成果导向转变,在同行评议中合理运用好同行评议,破除课题分配学术隶属于权术现象,等等。只要有利于提升“科学的品质”,就应大胆去试。但作为科研人员也应“有理想不要理想化”,应知行合一,不被外在利益牵着鼻子走。唯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一座座科研“高峰”才会巍然耸起。

标签:科学;宁静;精神;科研;于敏式;这种;科技;于敏;发现;没有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