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邻里的眼中,朱小军是远近闻名的 “热心肠”。几十年来,他始终如一地帮助孤寡老人,默默传递着温暖,用最质朴的行动,深刻诠释了平凡人身上的勇敢与善良。面对危险,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收获赞誉时,他却悄然转身,隐没在人群之中。
2月16日的夜晚,连云港市东海县的西双湖被寒风紧紧包裹,气温极低。一名女子不慎落水,生命危在旦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58岁的曹庄村村民朱小军听到呼救声后,毫不犹豫地纵身跃入冰冷刺骨的冰湖之中。随后,他与几位热心群众齐心协力展开救援,成功救起女子后,又默默离开了现场。这位平日里在村里就经常帮助他人的 “热心肠”,再一次以实际行动展现出平凡人的英雄本色。
当晚7点左右,朱小军正在西双湖闸口附近锻炼身体,忽然听到一阵急促且带着惊恐的呼救声。“那声音都变了调,我一听就知道肯定出事了!” 他一边想着,一边朝着湖边飞奔而去。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线,他看到一名女子正在湖水中拼命挣扎,湖水已经没过了她的头顶。情况万分危急,朱小军来不及做过多思考,迅速脱下外套,一头扎进了三四米深的湖水中。初春的湖水冰冷彻骨,瞬间浸透了他的衣服,但他咬紧牙关,使出浑身力气,死死地拽住女子,朝着岸边奋力游去。这时,两名路过的热心群众也加入到救援队伍中,三人齐心协力,终于将女子成功托上了岸。看到女子被送上救护车后,浑身湿透、冻得瑟瑟发抖的朱小军只是简单地拧了拧衣角的水,便悄然回家了。
“要不是派出所根据目击者的描述找到他,我们都根本不知道发生了这件事。” 朱小军的家人感慨地说道。在村里,朱小军一直被大家称为 “活雷锋”。他经常主动帮腿脚不便的王阿婆买药,农忙时节,还会积极帮邻居搬运粮食……3 年前,朱小军搬到县城儿子家居住后,很快又成为了小区里人人称赞的 “热心肠”。他坚持每天帮八旬独居的刘大爷倒垃圾,刘大爷感动得眼眶泛红,说道:“我家门口的垃圾袋,小军每天路过都会顺手提走,这么多年了,比亲儿子还勤快呢。”
当妻子心疼地埋怨他 “不顾自己年纪大了” 时,朱小军却笑着安慰道:“没事儿,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去救的,我只是碰巧在那儿而已。只要能把人救上来,冻一下不算啥。”

事实上,这并非朱小军第一次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几年前的一个寒冬腊月,他在回家途中,发现一辆三轮车侧翻在路边的深沟里,车底还压着一位老人。当时天色已晚,寒风呼啸,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朱小军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跳进沟里,用尽全身力气抬起沉重的三轮车,将老人救了出来。看到老人冻得浑身发抖,他马上脱下自己的棉袄给老人披上,接着又掏出手机联系老人的家属和救护车。在等待救援的一个多小时里,他一直蹲在老人身边,用自己的身体为老人挡风,直到家属赶到现场,他才默默离开。事后,老人的子女特意带着礼物登门致谢,朱小军却只是摆摆手,说道:“都是乡里乡亲的,这点忙不算啥。”
在朱小军的生活中,诸如此类的善举早已数不胜数。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发现一位临产的孕妇在路边痛苦地呻吟,立刻脱下自己的衣服为孕妇挡雨,并及时将孕妇安全送到了医院。去年冬天,他在赶集时,发现一名男童在超市门口哭泣,便蹲下身来,耐心地安抚男童的情绪,经过多方辗转联系,最终找到了焦急寻子的家长,亲自将孩子送回了家中。
58岁的朱小军,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浸湿冰水的毛衣、默默提起的垃圾筐,以及那句轻描淡写的 “碰巧在那儿”。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 “碰巧”,编织成了世间最温暖的大网,不仅兜住了处于危难之中的生命,更托起了平凡人身上熠熠生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