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开好扶贫“药方” 治好贫穷“病根”
涟水县帮扶工作队
2019-06-27 14:58:00  来源:涟水县帮扶工作队  作者:涟水县帮扶工作队  
1
听新闻

  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南京市秦淮区等16家单位组成,省政府办公厅为队长单位。2016-2017年度帮扶工作队共由20名队员组成,于2016年2月进驻涟水,分别挂钩帮扶涟水县17个乡镇的19个省定经济薄弱村;2018-2019年度帮扶工作队员共由18名队员组成,于2018年4月进驻涟水,分别挂钩帮扶涟水县15个乡镇的1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

  驻涟水帮扶以来,在省政府办公厅、省纪委监委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省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在“五方挂钩”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全体同志紧盯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核心目标,扎根基层,始终心系贫困百姓,寻找切实可行的增收路径,千方百计帮助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协调各类帮扶资金2.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80个,打造了工作队分布式光伏、技能培训、安东米富、健康扶贫4张“靓丽名片”,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涟水实际又独具特色的帮扶工作新路。在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2016-2017年度省委驻12个重点县(区)工作队届满考核中,涟水工作队考核排名全省12个工作队之首,有近半数队员得到后方单位认可,得到提拔或重用,10多名老队员主动要求留任继续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组织同意7名留任,占全省留任队员的一半。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作为工作队唯一代表连续三年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帮扶工作得到了吴政隆、杨岳、蒋卓庆等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帮扶举措、做法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省委办公厅《江苏通讯》、省政府研究室《调查研究报告》、交汇点新闻、中国江苏网、江苏交广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一、提高政治站位,多方协调争取,高规格推进精准扶贫

  全体队员深刻领会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带着责任苦干实干、带着感情拼搏奉献,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省政府办公厅作为队长单位,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协调优势,率先召开涟水县“五方挂钩”协调小组成员会议,并邀请省发改、财政、国土、交通、农委等部门参加会议,最大可能争取各方面对涟水的支持力度。省政府办公厅对照脱贫攻坚重点举措落实工作分工方案的相关要求,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脱贫攻坚重点举措落实工作的意见》,从深入开展专题宣讲培训、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关键性工程建设调度、协调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持续改善帮扶地区人居环境、开展政策落实情况“回头看”、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明确办公厅各处室协调推进帮扶工作职责。省政府秘书长陈建刚,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谢润盛要求厅机关各有关处室要认真落实,确保成效,人事处要加强跟踪协调,推进工作落实。2018年11月21日,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五处专程来涟调研,了解帮扶需求,对接帮扶项目。针对省委驻涟帮扶工作队提出的相关需求,省政府办公厅召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等有关处室同志,对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进行会商,省政府陈建刚、谢润盛、杨勇、陈少军、王思源5位秘书长作了专门批示,要求涉及到的相关省直部门予以支持。工作队还赴省有关部门,集中协调特色田园乡村申报、文化、健康扶贫等工作;同时,工作队员积极向后方单位领导汇报争取,协助“五方挂钩”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行业、部门特点,适时开展爱心帮扶、结对帮扶、智力帮扶、文化扶贫,不断提升帮扶工作合力。截止目前,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等后方单位领导先后60余次来涟水调研指导帮扶工作,后方单位到位资金1263.5万元,协调各类帮扶资金5107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20个,工作队定点帮扶的1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已有13个村达到脱贫标准。

  二、坚持问题导向,狠抓产业扶贫,高效率实现精准脱贫

  始终坚持把产业培育、项目推进作为推动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共拟定帮扶项目3大类4小类合计120项,其中,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项目71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项,民生建设项目32项。这些项目既包括食用菌、瓜蒌、有机稻米等特色产业项目,又有农田整治、农路、水渠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还有镇村卫生、文化、教育等民生项目。目前,各个帮扶项目进展顺利,梁岔卜圩、涟城张罗、成集条河、高沟街南、黄营守阳、朱桥、朱码花桥等村结合涟水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实际情况,重点实施稻虾共生、食用菌、蔬菜大棚、马铃薯、瓜蒌、有机稻米、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省政府办公厅帮扶的梁岔镇卜圩村工业化厂房建设正在加快实施;省纪委帮扶队员申请省转型升级专项资金300万元,在涟水经济开发区厂房房顶建设0.5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将于近期并网发电;联合县残联率先在涟水试点残疾人光伏扶贫,并帮助协调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金城集团、江苏开放大学整合后方单位帮扶资金和省市各类扶贫资金共建的东胡集镇扶贫产业园主体工程将于近期完工;投资110万元的省人防办协调共建南集镇新合村羊肚菌基地已顺利建成;投入120万元的唐集镇中营村282千瓦光伏电站项目已顺利并网发电;投资355万元的成集镇条河村菌菇产业园即将开始运营;分别投入400万元、150万元用于正邦牧业猪舍购买返租、润禾环保新材料合作,年收益在9%以上。

  三、共建共享,打造农业优质品牌,高标准搭建致富平台

  充分发挥后方单位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专业优势,整合成集镇永锋电商平台,依托“安东米富”品牌,通过对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扶持,整合资源,投入资金30万元扶持经营主体成立安东米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县经济开发区电商产业园设立安东米富销售中心,以“互联网+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目前已建设7个生产基地,对接15个家庭农场,拥有有机大米、草鸡、草鸡蛋、红薯粉丝、芡实、绿头鸭、葡萄、菌菇、玫瑰花、花生油、黑豆酱油、黑猪肉、牛羊肉等23个特色农产品,覆盖9个村共3133亩,带动农户2066个,其中省定经济薄弱村5个,低收入农户86个。同时,对各基地中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严格进行标准化管理,确保品牌的稳定性。严格的品质管控,较好实现了品种选择、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的标准化,使安东米富产品口碑越来越好,日渐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此外,始终注重形成可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加强与中国邮政涟水分公司合作,将“安东米富”作为涟水唯一一个面向全国推介的三大品牌之一,仅大米最高日销量就达到1150公斤,价格平均达到19元/公斤。有机大米、草鸡蛋、红薯粉丝、黑豆酱油、草鸡、香菇等6个产品,还作为“919”农民丰收节主推产品。先后与江苏电信公司、淮安邮政公司签订订单式种植协议,在涟水县前进镇前进村、岔庙镇百子村打造千亩有机稻米种植基地、百亩稻虾共养基地,对安东米富品牌产品进行订单销售,为3个企事业单位3万多名员工提供优质大米,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近日,工作队积极对接南京市蔬菜集团公司,依托其强大市场营销模式,共同打造“村乡志富”平台,开拓南京市场,实现了基地、信息、渠道等共建共享,打响了涟水农业品牌和优质农副产品知名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集约、高效发展,有力提升了农业产业的组织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村集体和农民持久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发力扶智扶志,提升脱贫能力,高频次开展技能培训

  针对低收入农户的多样化脱贫需求开展各类劳动技能培训,是工作队实施一户一策、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2016年6月以来,工作队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提高持续增收能力为核心,加强与县扶贫办、人社局和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沟通合作,举办烹饪、育婴、老年护理等免费劳动技能培训班15期,先后有1500多人次参与,其中低收入农户484人次,1007人通过结业考试取得培训证书,另有298人参加分散到各村的柳编技能培训,600多人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创业。此外,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帮扶工作的开展,帮助更多经济薄弱村农民脱贫致富, 工作队结合涟水农产品质量和经济薄弱村农户的现状,与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监管局、县扶贫办在南京农业大学举办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省级培训班,组织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家庭农场主、镇村干部、农户代表、帮扶工作队员共100人参加为期四天的培训。培训期间,全体学员在工作队的带领下前往南京卫岗奶业集团、龙池云厨E站基地、江苏省农科院六合基地参观学习。在观摩现场,学员们实地考察高质量农产品生产技术,深刻领会先进农业发展规律,夯实巩固课堂教学的理论成果,从思想上提升了对品牌兴农的重视,在实践中加强了对质量兴农的理解。走在高度科技化的生产车间里,各学员一边听导师详细的讲解一边相互交流学习体会,“这次来南京培训,我在课堂上解放了思想,在观摩中拓宽了视野,我认识到打造好产品质量是农业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一定要把这里的知识和技能给乡亲们带回去!”

  五、拓宽帮扶渠道,实施惠民工程,高质量提升群众幸福感

  充分挖掘潜力,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来涟水开展捐赠慰问,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申请10万元“母亲邮包”项目,为全县500名建档立卡户贫困母亲发放价值200元的毛毯、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联合省妇联、省儿基会实施了“音乐种子”春蕾助学行动,筹措资金10万元,对涟水100名建档立卡户困境儿童进行了捐资助学。向县妇联捐款5万元用于涟水“脱贫攻坚建档立卡户少儿病残救助”项目,为全县900多名儿童赠送专属定制的儿童大病和意外伤残保险,提供“儿童常见25种大病确诊即助5万元”“儿童意外伤残最高资助3万元”的双重保障。为调动帮扶镇村干部的积极性,工作队投入3万元为帮扶村两委班子及乡镇扶贫专干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其中有2名镇村干部发生交通意外,中国人寿赔偿意外伤害补偿金合计达30万元;红窑镇新灯塔村驻村队员协调资金3.52万元,为156个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的395名困难群众购买3年期社会治安综合保险,使他们在遭遇自然灾害和意外风险时,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协调省餐饮协会为梁岔镇卜圩小学捐赠“爱心食堂”项目资金10万元;协调淮安信息技术学院为涟水部分中小学、敬老院、村部捐赠餐桌椅500余套,价值20万元;协调省卫健委将工作队挂钩帮扶的17个经济薄弱村卫生室全部纳入2019年改造计划,每村5万元。协调省体育局为工作队挂钩帮扶的1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捐赠体育器材17套;协调省慈善总会120万元资金,针对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难题,着力破解“两不愁三保障”的堵点,在驻点帮扶村开展“1+N”村级医疗互助计划,联合县扶贫办为工作队挂钩帮扶的1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实施“医疗互助惠民计划”;鼓励有条件的村采取“村民出一点、村集体赞助一点、社会帮扶一点”,工作队拿出部分引导资金,共建共享,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顽疾。目前,17个村共报销受益达6097人,用于报销的资金累计达731640元,这一创新举措,获得了省领导和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新华日报、江苏卫视先后来涟采访报道。协调江苏省和南京市卫健委,联合省慈善总会、省儿基会、省电信公司、南京儿童医院、县扶贫办为涟水27名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开展健康扶贫公益救助行动。针对帮扶村灌溉设施落后、村组道路差等现状,工作队充分发挥“五方挂钩”协调小组的作用,从不同层面推动经济薄弱村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部广场、架设广场灯、配置健身器材、建设标准公厕,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村容村貌明显变化,切实提高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六、完善各项制度,激发闯劲干劲,高强度磨练队伍意志

  工作队始终把自身建设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成立临时党委。选举临时党委书记和委员,设立综合、宣传、组织、项目四个工作小组,充分发挥临时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做到脱贫攻坚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不断提升团队凝聚力战斗力,以扎实的基层党建举措讲好精准帮扶的“涟水故事”,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坚持每两周组织一场专题学习,推动全体队员在脱贫攻坚战场争创优秀业绩。全体队员切身履行定点帮扶村“第一书记”职责,扛起薄弱村党建任务。通过组织全体队员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讲党课、慰问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党员代表瞻仰周恩来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明确队长为工作队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建立和完善例会、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事项报告、考勤奖惩、廉洁自律、资金拨付管理等系列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人手一份,以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促进帮扶工作有序开展。针对队员相对分散远离队部集中难等特点,建立工作微信和QQ群,及时了解队员思想动态和工作开展情况,加强对队员的日常管理。切实加强扶贫项目资金和工作经费使用管理,按照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要求,及时将工作队账户移交县财政管理,并在报销环节上增设一名队员对费用使用合规性进行预审,同时不定期主动邀请县财政局工作人员审核报销账目资料。强化扶贫资金“阳光化、科学化、精准化”管理,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的资金监管机制。严格按照上级扶贫资金管理规定机制进行扶贫资金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主动将“五方挂钩”帮扶资金投入、管理、使用情况录入淮安市“阳光扶贫”系统,接受社会监管,确保帮扶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消除腐败隐患。2017年7月,省纪委监委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一行来涟调研,通过现场调研和访谈,分别听取涟水县扶贫工作分管领导,县扶贫办、县招管办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省委驻涟帮扶工作队工作情况的评价;向工作队员代表了解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纪检组对省委驻涟帮扶工作队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严格帮扶资金监管,狠抓特色产业培育,持续改善民生上所作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下一步,工作队将继续在省政府办公厅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找准定位,摆正位置,从思想、目标、行动上与涟水脱贫攻坚达小康工作保持高度一致,继续深入贯彻“五方挂钩协调会”精神,狠抓帮扶措施落实,严格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管,确保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的帮扶工作任务。

  

标签:
责编:王宛璐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