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江南文脉论坛12月3日在无锡拈花湾开幕。自然与人仿佛情意相通,当天的拈花湾,冬雨淅沥,雾气迷离,正是烟水氤氲的地道江南味道,这让参加论坛的江苏籍游子格外心醉。身在异乡,根在江苏,他们阐释各自对江南文脉理解的同时,也娓娓道来对故乡的惦念,描述心中的那份桑梓浓情。
张岂之:
身在西北,对故乡学术历史深深敬仰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先生长期生活在古城西安,但他却是一个地道的江苏人,“我是江苏省南通市人。”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张老对往事记忆犹新,“我十岁时,跟着家人离开南通到北方生活、求学。后来,我读完研究生,留在北方工作,但内心深处依然有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因此,当张岂之从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樊和平处了解到,江苏正在推进“江苏文脉整理和研究工程”,编纂《江苏文库》时,他感到无比兴奋,“这不仅仅是理性认识的结果,也包含着我对故乡学术历史的深深敬仰,江苏省文史专家们正在从事一项大工程:将这里的人文学术著作收齐,加以细致的研究和校勘,使之传承下去,成为我国今天哲学社会科学的丰富营养,结出丰硕果实。”
张岂之对正在编纂《江苏文库》的学者们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关注对泰州学派的研究,深入研究明代书院文化等。他强调,挂于江苏文脉整理和研究工程,可以以江南为主,但又不限于江南。比如,从地理位置上看,地处江北的南通,清末张謇在这里兴办实业,倡导新学,对江南江北都产生影响,这也是在梳理江苏文脉时不应忽视的。
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世界中国哲学联合会名誉会长成中英
成中英:
难忘鸡鸣寺和玄武湖的风光
蜚声国际学术界的著名哲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世界中国哲学联合会名誉会长成中英也是江苏人,1935年生于古城南京,后来毕业于南京六中。六朝胜迹给童年的成中英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我的少年时代已经历了南京鸡鸣寺、玄武湖一带的风光,感受良深,至今仍令我低徊深思不已,心中保存着一番诗情画意的形象。”
从南京走出的成中英,对于江苏的历史文化非常熟悉,对于江苏的人物、风光、习俗、历史和地理,他有直接的感受和体味,“江苏的生活与生产文化可以说是典型的江南文化。作为六朝古都的金陵,是中国历史上人才荟萃的重要地区之一。没有江南,很难想象有《红楼梦》这样复杂细致的文学作品产生。十二金钗来自金陵,大观园也有类似江南的设置与风景。至于魏晋以来道学、玄学、与佛学在这里则逐步转化成为了一种生活上的优雅风格和潇洒情致。”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
吴为山:
在第二故乡溯源江南文脉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是从江苏走出去的艺术家,来到无锡,他格外激动,“江苏,是我可爱的家乡。母亲河长江流经这里,自然划分出江北和江南。江南缘水而生的智慧和因山而成的雄厚,造就了仁智相映的人文特性,滋养着我们的生命。”
吴为山将无锡比作第二故乡。十七岁那年,他从家乡、江北的东台来到无锡惠泉山下学习艺术。在这里,他接触到质朴而富有灵性的民间艺人,也在千年文化意象里神遇先贤往哲。鼋渚滔滔,碧波连天,二泉潺潺,清音映月。无锡,不仅是吴为山走向世界的起点,也是他艺术满溢诗情,人生得以丰润的母土。那惠山泥所散发的母性芬芳,早已嵌入他的生命,并与江南文脉相揉捏,化为艺术,融入大千万象。
十多年前,吴为山为无锡历史上三十多位杰出人士塑像,永久立于太湖鼋头渚,记录下他对这片热土文脉和人脉的礼敬。他对江南文脉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将江南文脉分类为历史文脉、商贾文脉、红色文脉、艺术文脉,他认为,江南文脉的发展已迎来了最好时期,江南人民也必将在历史传承和当代创新中延续昔日荣光,不断丰富文脉内容,以新的生活美学涵养新的人文精神,锻造创新力,开拓新未来。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
曹文轩:
儿时,我的姿态就是坐在家乡的水边
“当我幼年在家乡时,河流是无法回避的事物。儿时我的姿态就是坐在水边,看天看云,看着眼前烟雾茫茫的大河汩汩流向远方。后来当我开始创作,文字化成了水,表述化成了河,就这么漫漫地流下去。奇妙的是,你不知道这条河会流向哪里……”
江南文脉论坛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忆起家乡和童年,眸子里是浓得化不开的温柔,一如他笔下烟波浩渺的大河。
从苏北盐城走出的曹文轩,其家乡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江南。但这没关系。对于自幼在水边长大、一辈子钟情于水的曹文轩来说,抓住了水,就是抓住了联结江南和家乡的根脉。
曹文轩的文字又始终与水联系在一起,在他的老家江苏盐城,大河小河,交叉成网,那里的人,与水朝夕相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水边、水上。儿时的见闻和经历,给了他创作取之不尽的财富。
“水培养了我对道德的洁癖,养育了我的灵魂,更滋润了我的文字。有了水,才有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等作品中那纯洁得近乎透明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才有了油麻地的那些纯真可爱的孩子和淳朴善良的乡民。今天我们谈江南文化,也不要把它局限在江南这个地域里去谈它,江南文化之于现代人,更多的应是一种精神、格调和思维方式上的影响。”
不过,作为一位理性且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家,曹文轩对江南文化进入文学写作有着审慎的思索:
作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地域性作家和非地域性作家,无论哪一类都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家,前者如沈从文、福克纳,后者如卡夫卡。一辈子孜孜书写家乡那块“邮票大的地方”的福克纳甚至说过,文学必须依托独特的地理空间。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但我想强调的是,文学决不应是贩卖土特产,无论是从苏北还是江南出发,无论对故乡怀着多么深厚的感情,作家的笔最终还是要落到对人类整体存在状况的理解上,这才是我们在这里谈论江南文脉时应当持有的态度。
南京籍著名作家葛亮
葛亮:
笔端烟水,留住我心中的江南
作家葛亮,真真是江南文脉养育的孩子。论坛上,素以儒雅博学为人称道的葛亮,侃侃谈起江南文脉和文学之间的亲缘,和以文学的方式留存乡情的愿望:“正是因为有了历史上那些江南文人的笔墨,我们心中的故乡才得以留存得更为清晰、丰盈、久远。这些从笔端宕开的烟水代际间传递下去,就成了江南人心中永远的记忆书签。”
葛亮出生成长于南京,居香港,现任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著有长篇小说《朱雀》《北鸢》、小说集《七声》《谜鸦》《浣熊》《戏年》等。2009年,葛亮凭借《朱雀》获“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华人十大小说”奖,成为这一奖项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获奖人。《朱雀》讲述的故事正是发生在南京。用葛亮的话说,《朱雀》是他“偿还南京的感情债”。
葛亮对南京的感情有多深?葛亮谈起创作《朱雀》的契机。有一次,他到南京夫子庙附近散步,看到著名的老字号茶社奇芳阁,楼上还是彩旗飘摇,可因为经营不当,一楼已经租了出去,变成了麦当劳。这一幕对他的震撼特别大,促使他思索江南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我作为这个城市哺育的儿子,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城市承载的文化?”于是有了《朱雀》。它讲述一位苏格兰华裔青年在南京的游走,进而理解这座城市的过程。书中写到了南京的代表性文化坐标,以及云锦、昆曲、白局,等等。他欣慰地看到,如今,《朱雀》已经成为外地人“打开”南京和江南的“导赏”。
“江南对于我来说,不只是一个地域空间,更不止于是我的原乡,而是一种精神和生活方式。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曾经写过一个典型的江南生活场景,两个挑粪的师傅,结束完一天的劳作之后,先到茶社喝上一壶茶,再到雨花台看落日。所以,江南的内涵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那么文艺,又是那么生活。特别是当我到了香港,站在异乡重新审视江南时,更能清晰看到江南的骨骼和意蕴。江南文化强调开放、多元,兼收并蓄,在我的文学创作中,我也不断地将江南文化、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碰撞,而不仅仅是搞输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是真正健康和自信的。”葛亮说。
交汇点记者 于锋 冯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