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看“世界工厂” 如何炼成“创新之城”
2018-11-21 07: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科创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以及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的综合试验区域,苏州工业园区将“创新”融入发展基因,致力于打造“创新之城非凡园区”。

  从“一片白地”到“创新高地”,“创新之城”是如何炼成的?梳理园区24年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园区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集聚创新资源、加速“发酵”创新成果的过程。

  外资起家,最快最好集聚全球创新资源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吹得正响,就在身边,“自费开发”起家的昆山开发区也已跻身“国家级”……刚刚起步的苏州工业园区选择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当时代表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迅速集聚创新资源后发赶超。

  “新加坡的投资环境国际认可度很高,园区由中新合作建设,有两国政府背书,对外企颇具吸引力。”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李成春回忆。1994年12月28日,公司领取了园区工商局颁发的“00001号”营业执照,成为园区第一家外企。

  没有令第一批落户的外企失望,园区的确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亲商”,就是园区从新加坡老师身上学到的最关键内容之一。

  开发建设最初,园区就借鉴新加坡模式,率先将“一站式”服务的概念引入国内,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此后又数次升级。到今年,园区已基本实现“2333”的行政审批速度,即开办企业审批只需2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3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33个工作日;95.2%的审批业务不见面就能办。这样的效率不仅在省内、国内领先,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在全球也处于前列。

  与园区招商团队打交道,不少企业惊讶地发现,“政府”除了介绍当地的营商环境、优惠政策以外,竟然还能聊技术、聊业务、聊行业。“在与一家集成电路外企接触时,我们搜集了苏州及周边地区半导体行业的情况,整理出他们可能需要的供应商名单和联系方式。”园区一位“老招商”回忆,“被我们的专业精神折服,这个在中国考察好几年一直悬而未决的大项目最终选择园区。”

  将“亲商”做到极致,园区一度出现了外商排队投资的盛况。截至去年,园区累计吸引外资项目40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303亿美元。这在素以“外向型经济高地”名世的苏州,也是独此一家。

  不得不承认,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最大限度利用外资,这一模式帮助园区在短时间内迅速对接全球创新资源,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地区的距离。“后起之秀”由此赚到“第一桶金”。

  布局转型,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创造了苏州的经济奇迹,但也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饱受争议,被诟病为“只长骨头不长肉”,园区首当其冲。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外企开始“逃离”中国,转而选择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园区作为受影响较大的地区之一,也曾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如何腾笼换鸟实现经济发展“量转质”?只有创新“华山一条路”。意识到这一点,园区积极谋划打造“2+3”产业格局——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世界工厂”跃向创新高地。

  2006年,园区将纳米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在当时是个“前无古人”的创举。尽管产业培育周期长,但园区始终以极大的耐心悉心呵护这一“幼苗”的生长。十多年来园区决策层数易其人,但规划和政策一如既往。如今,园区已成为全球8个重点纳米产业区域之一。去年,由苏州籍美国科学院院士杨培东领衔的天际创新(培东)中心落地。杨培东说,选择园区,并非仅仅因为自己是苏州人,更重要的是,园区的纳米产业集聚度之高,全国独此一家。

  与之类似,人工智能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也均是在“风口”到来之前就已有规划。“2006年初到园区考察,生物医药产业园才刚起来两幢楼,虽心有所念,但还是不敢轻易笃定未来。”康宁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霆说。2008年,他再次受邀来到园区,令他惊喜的是,短短两年产业园已经相当有眉目了。他当即就决定搬进来。至今,康宁杰瑞已开发近30个生物类似物。等到生物医药类的产业园在国内遍地开花,园区已不动声色地集聚了900余家相关企业,产业竞争力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

  去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8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工业增加值1257亿元、同比增长6.0%,占GDP比重达52.6%。与此同时,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产业分别实现产值615亿元、350亿元和500亿元,增长28%、30%和36%。从中不难看出,尽管制造业仍是大头,但新兴产业已显示出巨大潜力,产业爆发指日可待。

  注重原始创新,探索未来发展之路

  若以人的年龄推算,已过弱冠之年的园区已经大学毕业。未来之路如何走?2015年9月,国务院批准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赋予园区为全国200多个开发区探索发展新路的职责。研读这项“未来战略”,创新,仍是第一要义。

  在科技创新中,原始性创新是极为重要和基础的一环,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短板。在诸多前沿领域,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要打破垄断,唯有抢占创新制高点。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但事实上,苏州虽然是经济大市,先天的科教资源却并不丰富,很难与上海、南京等高校林立的城市相比,更不必说在一片水洼地上建起来的园区。为打破这一发展瓶颈,园区通过后天“补课”奋力追赶,后来居上。

  2002年,园区在独墅湖畔划出10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研究生城”,后改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最终定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三易其名,显示出该板块的功能定位,已经从最初的单纯人才培养向集聚科教创新资源转变。

  多年酝酿,科创区内已聚集了牛津、哈佛、中科大等32所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辖区在校生人数约7.85万,区域经评审的各类高层次人才1542人次。在辖区内的翰林缘社区,40%以上的业主为大学教师、科研工作者;在翰林小学,全校900多名学生,有100多名博士家长。这样的人才密度与活跃度,全国也不多见。

  丰富的科教资源,为园区提供了聚力创新的关键支撑。借助高校的“技术外溢”,园区不断加快培育原创性科研成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由此,一大批本土创新企业涌现出来,围绕着这个“世界名校区”形成了一个“创新生态圈”。

  “毗邻上海,对苏州包括园区来说,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但随着园区本土创新型经济产业集群的兴起和壮大,虹吸效应渐弱,马太效应愈发明显。部分外企也改变了曾经“上海研发苏州生产”的套路,一批外企研发机构落地园区,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 孟 旭

标签:园区;创新;产业;发展;世界;如何;资源;苏州;工厂;经济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