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园
“高质量”不仅要实现,还要以百姓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权威人士称,全省和设区市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文化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等6大类40项指标构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勾勒出清晰轮廓,是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指挥棒”。这也意味着,要以老百姓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高质量”。
哲人云:成功就是“撒上一把土,夯实,再撒上一把土,再夯实”。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高质量”,就是不断地“撒上一把土,夯实”。无论想干成什么事,都得有明确目标。目标是宏观指向,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到得了岸。方向不明,“东一榔头西一棒”,根本干不成事。但目标是终端要求,实现目标得一步步来,这就得把目标分解成若干子项,以避免无序和懈怠。胸怀大目标,盯牢具体指标,不断地“撒上一把土,夯实”,才能以“过程”看得见,确保“结果”不落空。
有位国际马拉松赛冠军说,自己个子小,能夺冠主要是凭智慧战胜对手。比赛前自己会把赛程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并画下标志,比赛开始后就奋力地向第一个标志冲去,再以同样速度冲向第二个标志、第三个标志……一直跑到赛程终点。当年,谷文昌带领福建东山人民一个山丘一个山丘绿化,一干14年,全县400多座小山丘尽披绿装。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高质量”就如这位马拉松赛冠军,是以阶段性胜利激励自己持续发力求完胜;又如谷文昌造林,是立足“寸功”尽大责。
錾刻工艺师孟剑锋是“大国工匠”,其作品“和美”纯银丝巾是国礼。他说,錾刻是个精细活儿,有熔炼、掐丝、整形等多道工艺,每道工艺要求都非常精细,不允许有丝毫闪失。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一件作品才能达到精致和完美。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高质量”,特别需要有这种工匠精神。战略决定了细节价值,细节决定了战略成败。过程完美,结果才能理想。要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质效,就得止于至善,让每道“工艺”都过得硬。
“重结果、轻过程”已屡遭指责。比如“蛙跳前赶”。目标定下后,马上采取几个“大动作”,接着就宣告“大功告成”。如此匆匆忙忙往前赶,最后还得回过头补课。比如“重面子轻里子”。灯光璀璨、飞瀑流湍、假山叠瀑……一些高速公路出入口人造“景观”华美,正成为“形象工程”高发地,攀比成风,劳民伤财。根治此类通病,也特别需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高质量”。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看到真相。把监测评价指标运用于“鼓励激励”“能上能下”机制,“蛙跳前赶”也好,“重面子轻里子”也好,都会因弄巧成拙而受到遏制。
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高质量”,也不能只对着监测评价指标去干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规律可循,比如教育投入多少关系到教育水平高低,但并不等于投入越多教育质量就越好。其中道理在于,就算所选取指标是社会现象关键因素,但毕竟不等于社会现象全部。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许多方面也难以量化。既重“指标衡量”,又重“感受衡量”,既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既定指标,又自觉把监测评价指标与最大公约数有机结合,“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有诚心,也要讲方法”,才能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百姓感受得到的“高质量”。(刘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