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走廊、交通枢纽、大苏州换乘中心……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助力苏州市相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如同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展现出后发崛起的良好态势。阳澄湖畔的这座新城,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
近几年,相城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名列苏州大市前茅。去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分别是建区初期的12.6倍、34.6倍、10.2倍、28.8倍。
当前,相城正以16项“三年行动计划”为主抓手,全力推进“五大功能片区”——阳澄生态新区(高铁新城)片区、漕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黄埭高新区片区、元和高新区片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片区的规划建设。“出生”于2001年2月的相城,正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中,迎来自己的“十八岁成人礼”,向世人展现出一幅“苏州新门户、城市新家园、产业新高地、生态新空间”的动人画卷。
苏州繁华新门户
“一核四城”布局苏州“北支点”
京沪高铁,这条连接我国南北经济圈的“大动脉”,让沿线区域迅速进入“高铁时代”。2011年6月30日,坐落于相城的苏州北站正式启用,相城区位、交通优势被瞬间放大。
当年9月,苏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果断落子:以“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为要求,围绕京沪高铁苏州北站,举全市之力建设苏州高铁新城。
在政策红利推动下,2012年1月11日,苏州高铁新城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同年,苏州市政府制定出改变苏州城市格局的“一核四城”规划,这片仅28.9平方公里的地域,一跃成为撬动苏州发展的战略北支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开始在此迅速汇集。
挂牌成立至今,苏州高铁新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1.6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63.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5.9%……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区,处全市前列。
良好发展态势得益于高铁新城始终秉承的“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作为一个23分钟进上海、50分钟达南京、4个小时至北京的区域,在坚决对“房地产新城”说“不”的五年后——2017年8月,苏州高铁新城产业税收首次超过房地产税收。
发展势头因此更为迅猛。迄今为止,高铁新城已引进高科技研发类项目500多个,科技金融基金53支,规模达343亿;紫光云引擎、京东智谷、新松机器人等高质量项目纷纷落地,并形成强大磁场;大数据、科技金融、文化创意三大产业园的集聚规模均位列苏州大市第一方阵。
如今,高铁新城又将迎来由节点向枢纽转变的又一重大契机:随着通苏嘉甬高速铁路进入规划建设期,将与京沪高铁在相城形成唯一的“黄金十字”。
今年3月,相城区委、区政府决定将高铁新城中部紧邻苏州北站、最优质的10平方公里土地,用于打造致力研发产业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二季度伊始,社区启动区投入热火朝天的建设,78个高层次人才团队、28个大院大所创新平台“抢滩登陆”。在规划中,该社区将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建设,5至8年时间完成入住,并集聚10万以上高科技研发人才。
如今的苏州高铁北站,日均客流量高达6万人次,是建站初期的15倍。尽管“复兴号”呼啸远去,但很多人选择了留下。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副院长祝文伟,于一年前毅然放弃某IT类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层职位,每日往返沪苏两地,成为跨城上班族的一员。初速度(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炎,是深度学习和大数据领域的资深专家,由其创办的公司落地环秀湖畔,现已成长为估值超10亿美元的自动驾驶行业领军企业……
“吴乡头”已成过往
相城从“像城”真正“修炼”成城
由吴县撤市设区而来的相城,是苏州最年轻的板块之一。水田、农田覆盖的“吴乡头”景象,曾在老苏州的脑中根深蒂固。尽管京沪高铁北站通车后,相城成为苏州人高铁出行的首选之地,但能否真正把人才留住,还得考量这块土地的宜居程度。
在陆慕生活了35年的王禾是一位知名健身教练。他说:“很多年以来,相城人去观前街基本只有齐门北大街一条路,区内大路都很少,基本都是‘窄破短’。”而十几年中,随着相城大道改造升级成为“主心骨”,东环快速路、中环北线、人民路北延、广济北路北延等道路相继通车,“条条大路通相城”的区域间发达路网格局开始形成。俯瞰这片大地,巨大的蜕变令很多像王禾这样的“老相城”无限感慨。
作为相城“三横二纵二连”的骨架快速干线网和“七横十二纵”主干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申湖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项目总长16.56公里、耗资137亿元,建成后将贯穿相城中心城区,联通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
除了如织的地面路网,相城的轨交也实现从无到有、从疏到密。2013年底,直通苏州北站的轨交2号线开通;去年4月,轨交4号线开通。远期来看,相城区还将规划建设多条地铁线,进一步放大交通优势。
有网友在相城区政务微信“今日相城”上留言称赞:“苏州城的中心逐渐北移,相城区正快速融入苏州主城区,北苏州越来越有都市范儿,市民越来越有幸福感。”
发自内心的点赞,来自于相城人对生活配套、公共服务不断改善的切身感受。近年来,相城大力补足教育短板,今年已新建、改建、扩建学校项目18个。同时,随着南师大、华师大、苏大等合作办学的深入,以往不见优势的相城教育,其资源和水平也正发生质的提升。相城医疗卫生体系也正趋于完善,广济医院、第五人民医院先后北迁,苏州市妇幼保健院、市级疾控中心也将迁建相城。
建区之初,相城商业曾一度远远落后于周边城区。“吃喝玩乐都得出相城,到姑苏区那叫‘上苏州’”。如今,繁花、欧尚、圆融、天虹等商业综合体接连开业,中粮大悦春风里、新城吾悦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即将“上线”。
此外,孙武、沈周、冯梦龙等历史名人资源被充分挖掘,御窑金砖博物馆、巧生炉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相继开门迎客……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相城,通过近年来的保护性开发,闪耀出“典型江南、非常新城”的独特魅力。除了“古色古香”,高端现代的市级公共文化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偏爱”相城,被誉为“天堂图书馆”的苏州市第二图书馆将于明年在相城开馆,苏式现代建筑风格的苏州市第二文化宫也正抓紧建设。
去年以来,相城全区已征收搬迁1.86万户以上、886万平米,并优先选择好地段建设安置房项目,而腾笼后的空间正逐步得到优化升级。
引得源头活水来
产业新高地筑牢创新发展根基
“失去产业支撑力的城市化,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空心化。”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如是阐述相城“全域城市”的理念。放眼苏州大市,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相城区,该如何提升产业层级,形成新的产业优势,这是摆在每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课题。
创新驱动,让相城找到了“弯道超车”的改革路径。从区域实际条件出发,相城区今年制定“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为自己定下“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改造达到100%。迄今为止,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已累计完成581家,占规上企业总数的78.1%。
在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春兴路,易德龙展厅里展出了各种电子产品的“关键部位”。作为一家电子制造服务商,公司生产的电子组件产品被运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工控、汽车等多个领域。去年,企业营业收入达8.63亿元。
很难想象,十几年前,易德龙还是一家用着二手设备的小家电企业。和不少制造业同行一样,易德龙原本想以大批量、低成本在市场分一杯羹。但当成本优势的红利一再被压缩,他们决定转换思路,走小批量、高质量路线。为此,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研发服务。自主研发的质量管理系统,覆盖了顾客需求、材料采购、制造过程到成品出货的全流程,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2017年,易德龙在主板挂牌上市。
作为一家与相城区“同龄”的企业,易德龙的发展历程正是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缩影。2012年1月,苏州市委作出重大决策,在漕湖畔设立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通过借鉴“园区经验”,近年来,漕湖开发区引进一批带动力强、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优质项目,已初步形成以美的、易德龙、硕贝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江源精机、力源液压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以太航常青、天合、福沃克、福耀玻璃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等三大产业集群。
善谋势者机可期。目前,相城正高起点规划建设产业布局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五大功能片区”,同时确立“以研发产业为主,配套部分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方向,聚力发展“大研发、大文化、大健康”三大未来产业。
相城还积极主动“走出去”,奔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以及美国、欧洲等世界先进区域,密集招商推介,积极谋取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席。今年已交出上百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超千亿元的骄人“成绩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做好绿色“加减法”
以生态文明促进高质量发展
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相城拥有阳澄湖三分之二以上水面,素有“清水大闸蟹之乡”的美誉。在阳澄湖畔的莲花岛、美人腿,处处是醉人生态美景:一株株芦苇随风摇曳,一群群鸟儿时飞时落,一叶叶扁舟荡漾碧波;绵延的生态湖岸,成为飞鸟翔集的生态湿地……
获评国家级生态区的相城在“生态新空间”的打造上持续加码。占地21.7平方公里的相城中央公园规划,将在原荷塘月色湿地公园、中国(苏州)花卉植物园等基础上提升建设,打造苏州新绿心。随着《相城区绿化景观与重点湿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实施,三年间,全区将计划实施绿化景观工程51项,湿地工程22项,全部项目计划总投资超51亿元。
整治“散乱污”企业,促进结构调优、转型升级,是苏州“263”专项行动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相城区主动作为,向“最痛处”亮剑,着力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去年以来,相城全区已淘汰整治7977家“散乱污”企业。
在相城各地打响的生态保卫战已有多个成功案例。曾经的太平街道沈桥村,乱搭乱建随处可见,气味难闻的家具作坊“毒”霸一方,92个租户,167家作坊式企业,造成“垃圾围村庄、河水黑臭脏”等环境问题。2016年10月,村两委班子下决心啃下这个“硬骨头”。村党委书记沈雪根说,那段时间,村干部加班加点,理清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最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彻底清理,还了村民一个鱼米之乡。
要发展,更要生态。蠡口热电厂、惠龙热电厂都曾是相城传统工业时代的见证者。但随着时代发展,热电厂已经不能满足地区生活生产的需求,也不符合现有生态文明建设的环保要求。为此,相城制定《相城区大气污染防治三年(2015—2017)工程实施方案》,三年间,相城共完成电厂提标改造项目22项,关停蠡口热电及惠龙热电厂,531台燃煤锅炉得到整治。
风物长宜放眼量。面对“今天”与“明天”的抉择,理性与聪慧的相城人用“减”法“加”出更多未来。曾经,相城以村级经济为主,散、乱、污企业遍地,如今,这些产业层次低、高污染、高耗能的小作坊企业,被大量关停、整改、提升。腾挪出来的土地和空间资源,正逐步吸纳相城近年来招引的众多科技产业项目。
2500多年前,吴国大臣伍子胥“相土尝水”为苏州建城选址,“相城”之名由此而来。如今,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优越的宜居宜业环境……即将迎来弱冠之年的相城,正抬手绘就一幅近悦远来的大好蓝图。
■撰稿 胡雨峰 王莉莉 孟 旭
■图片由相城区摄影家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