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高质量发展 优化“一核一轴一带”生产力布局
10月18日,2018年苏州吴中太湖经贸合作洽谈会在太湖之滨举行,共有47个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448.1亿元,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融投资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门类,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导向更加明显。
青山“聚宝”,绿水“流金”。吴中区拥有太湖五分之三的水域面积,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7.1%,是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最大的区(县、市),肩上扛着守护苏州“天堂之美”的责任使命。改革开放40年来,从吴县到吴县市,再到吴中区,这里始终坚持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不仅成就了“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的绚丽名片,也书写了小康路上的“吴中特色”。
“环太湖地区如何实现后发赶超?最根本的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吴中区委书记唐晓东说,近年来,吴中区坚持跳出吴中发展吴中,把自己置身于苏州发展大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先后确立“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的发展思路和“一核一轴一带”生产力发展布局。更加注重优生态、惠民生、兴产城、善治理,走出了一条充分体现特色、凸显优势的绿色发展之路。去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0亿元,多项指标增速均列苏州大市前列,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1位。
“实业兴区”聚焦新兴产业 创新引领书写“发展高质量”
建区17年间,吴中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聚资源。特别是近年来,该区紧抓实体经济发展不动摇,以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为导向,制定出台了一揽子“实业兴区”意见,全力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随着“实业兴区”战略持续推进,辉瑞制药、汇川技术、科沃斯、吴中集团、东山精密、绿的谐波、安洁科技、药明康德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扎根吴中、发展壮大,华为、腾讯、360、赛迪等公司在吴中投资的一批优质项目持续推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更多动能。
走进苏州好特斯模具有限公司,密密麻麻的专利证书给人以强大的震撼。这是一家从事热流道系统研发、制造及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的汽车橡塑件专用热流道系统,可有效节省原料、降低成本、缩短汽车成型周期,实现高效快速自动化,对于提高国内汽车企业市场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吴中,这样的企业优秀还有很多。江苏盖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了南方唯一的医疗设备互联互通标准制定和测试中心实验室,成为国内领先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建设并实现五个世界第一技术指标、五个中国第一技术指标,多项技术能力填补国内空白;汇川科技已成为国内工业自动控制领域的领头羊,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赛腾电子、东山精密、斯莱克精密、菱欧自动化、凯尔博精密机械等一批骨干企业也在行业领域取得较大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依托“龙头企业”舞动创新“龙头”,吴中区域创新实力急剧增长。
开放,造就更大发展机遇。一批创新载体的完善,成为吴中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力点。吴中综合保税区享受“境内关外”的优惠政策,开发区吴淞江科技产业园、度假区太湖科技产业园、木渎智慧工园、甪直模具小镇、胥江工业园等一批优质产业载体能够为项目进驻提供有力支撑;吴中科技创业园、苏南机器人与精密智造协同创新中心、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智能传感技术研究所、中农大(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能够为项目研发、孵化、中试提供优质服务。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8家、江苏省科学技术奖3项、省重点项目子课题3项、省产业前瞻技术研发3项、省共性关键技术攻关1项、省成果转化项目8项,专利申请量高达8480件。
青山绿水释放发展潜力
人文底蕴为文旅融合赋能
太湖风光美,精华在吴中。
作为苏州市名副其实的“颜值担当”,吴中区也是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最大的县(区)。建区以来,吴中区坚持每年将预算内可用财力的10%左右用于太湖治理,截至去年,累计投入130亿元。随着环太湖地区大范围关停工业企业、大规模取缔规模养殖业、大力度推进生态修复,大投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确保了太湖水质稳中向好,吴中区也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殊荣。但另一方面,由于原有产业退出、接续产业培育艰难,加之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相对周边地区,环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明显滞后,成为吴中区甚至苏州市的发展洼地。
不能走资源扩大的老路,如何实现巧妙赶超?最根本的就是要进一步将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
为此,该区以强制性、约束性标准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生物医疗及大健康确定为主导产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不断涌现。出台了《吴中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十余个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将全区打造成长三角乃至全国知名的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向绿色要效益,吴中深度挖掘“吴文化”和区域生态资源,做大生态文化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翻看吴中生态文旅“家底”,令人震撼:太湖72峰,吴中独揽58峰;历代吴中人根植博大隽永的吴文化,创造了以园林、古镇、古村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以香山帮建筑技艺、昆曲评弹、苏绣缂丝、核雕砖雕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碧螺春茶、大闸蟹、太湖三白、水八仙、枇杷、杨梅等特色物产享誉海内外;赛龙舟、抬猛将、太湖开捕等传统民俗、习俗代代传衍、生生不息……
“深厚的人文底蕴是吴中区重要的发展资本,未来,我们将以度假区、5A级景区为龙头,致力打造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新兴服务业高地。”吴中区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环太湖地区将是吴中区生态文旅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也将是发展绿色产业经济、高水平现代服务业的样板区。这里将形成独一无二,集聚生态人文环境、绿色创新载体、产业扶持政策、配套精致服务等于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必选之地。
随着香山“文旅商小镇”、金庭“健康生态小镇”、光福“工艺小镇”、东山“影视小镇”、临湖“原乡园艺镇”、穹窿山“清幽智慧第一山”、甪直“神州水乡第一镇”等品牌的进一步擦亮,吴中布局合理、资源统筹、形态优化、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黄金地带”已然形成。
以建设“减法”换生态“加法”、效益“加法”,吴中将生态红利真真切切地转化为了发展红利,老百姓也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如今的吴中,正朝着产业更优、生态更美、百姓幸福感更强、区域发展后劲更有力迈进。
做优高端要素集聚软环境
打造企业人才乐居天堂
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人才流”,让吴中这片宜居宝地,成为苏州这个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重要的人才集聚区。在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上,吴中区一直是不遗余力,不断扶持科技的“幼苗”茁壮成长,进而形成创新的“森林”。
“人才往哪走、资金往哪流、项目在哪建,说到底取决于哪里的机会多、障碍少、效率高、服务好。”吴中区区长陈嵘说。为此,该区坚持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改革突破口,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以“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为主抓手,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放活微观主体,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
强化“一企一策”精准化服务,推动政产学研合作,让企业扎根吴中的感情和信心更足。近年来,吴中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暨第六届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2017年中国(苏州)日本先进技术对接交流会”、等产学研对接会。通过吴中科技“官网”“官群”“官微”宣传解读科技政策,发布科技项目申报通知,发布最新科技动态。开展“六个一”大走访、“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巾帼志愿者服务”和“科技结对服务”等活动,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
目前,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逾1600家外资企业在这里投资设厂,其中,世界500强外资企业15家,超6.6万家民营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全区各类市场主体总数达16.8万户。由此,这里也成为人才创业的“梦工场”。随着“人才新政20条”“东吴高层次人才计划”等政策的相继施行,全区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叠加效应,众多创业者、投资者、企业家在这里落户。截至目前,在吴中创业生活的人才总量已超16万人,各类高层次人才逾1万人。
此外,针对企业创新所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吴中区又不断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全面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担保、租赁等资本要素投向科技创新,形成政府、创投、银行、担保、保险、证券、租赁等“七合一”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科技金融新模式。金控公司、开发区、高新区分别与知名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产业基金,撬动基金规模近200亿元。资本市场“吴中家庭”累计已有66位成员,其中上市企业11家,新三板挂牌55家。
良好的金融支撑和服务环境,为吴中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我们将全力构建‘行政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营商成本低、政府服务优、创新创业活力强’的一流营商环境,努力使任何一位投资者、创业者,在吴中任何一个地方投资、创业,都能得到最大的便利和支持。”陈嵘说。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区上下正涌动着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的热潮。下一步,吴中将继续厚植发展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胸怀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气场,抢占发展制高点。
■撰稿 盛 峥
■图片由吴中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