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在转型发展中塑造鲜明城市品格 常熟:沿着“碧溪之路”走向“精致城市”
2018-10-23 07: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仲勋  
1
听新闻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宏大叙事中,在城市竞争的激越篇章里,常熟注定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40年来,从乡镇企业大发展的“碧溪之路”,到“一个服装城催生千亿级民营经济”,再到加速驶向千亿级“汽车城”,常熟步步走在时代发展的节拍上,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四强。去年,全市户籍人口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是1978年的526倍和553倍。

  40年来,从昔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到民众无障碍自主创业实现“每4户就有1个老板”,再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常熟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演绎了一曲城市发展与百姓幸福同步协奏的优美旋律。目前,常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132倍,多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私家车保有量、居民储蓄余额、社会保障率等富民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站上新起点,常熟提出打造独具特色的“精致城市”这一发展定位,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建设精致城市的主抓手,聚力高质量、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推动经济精明增长、城市精准定位、民生精细服务、文化精神铸就。

  实体经济筑牢发展基石

  走进常熟最新打造的服装产业转型示范区“云裳小镇”,但见各类来自“神经末梢”的创新令人拍案叫绝。常熟市本土绣娘董事长钱晨霞凭借一手刺绣功夫,在网上接单,通过为红木家具定制软装,打造出“綵衣堂”品牌,一个刺绣加工企业转型成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二代”俞溢潮把父辈经营的生产型企业改造成为服务型企业,为品牌服装企业提供设计生产服务;常熟志远股份公司总裁黄贵开发互联网平台,集聚了生产企业、设计师、经销商等产业链资源,小微生产企业加入平台后,由平台派单生产,抢抓当前服装生产的小单化趋势。

  “云裳小镇”是常熟服装产业发展呈现出的最新篇章。改革开放初期,常熟农民在长途汽车站边上摆地摊卖服装,自发形成一个“马路市场”,历经30多年发展,蝶变为销售额达1400多亿元的服装城,带动服装产业的崛起与兴盛,也奠定了常熟经济发展的实体优势。

  常熟服装产业不仅是个传统产业,也是个富民产业,连接着数万家小微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特别大,迫切需要搭建平台。在最新发展定位中,常熟服装城将力争成为时尚创意产业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从批发中心向创意中心、设计中心转变,带动服装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常熟还利用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把常熟服装城这个占地3.71平方公里的大市场变成面向全球的贸易平台,迎合外贸小单和短单增多的趋势。截至今年6月,市场采购出口交易额累计达到18.9亿美元,实现常熟服装从“卖全国”向“卖全球”提升。

  在以乡镇企业、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拔得发展先机的同时,常熟并没有被原有的产业基础禁锢思想,而是在把握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突破路径依赖,快速形成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从而形成以先进制造为主的产业体系。

  紧挨长江的常熟开发区,立足港口大进大出优势集聚大项目,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耐得住寂寞,坚守产业定位,宁可土地资源暂时留白,也要等待合适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这里引进奇瑞捷豹路虎和观致汽车两个特大型整车项目,一举实现产业大转型。随同“两辆车”落户的,还有40多家国际知名汽车零配件企业,行业总投资超65亿美元。目前,常熟开发区紧紧围绕汽车主导产业发展,推动整车横向扩张、产业纵向延伸,实现汽车生产、销售、物流、金融、服务全产业链发展。

  新时代新起点上,常熟将紧扣建设自主可控的制造业体系这一目标,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突破空间瓶颈、机制瓶颈、模式瓶颈,着力打造以“两整车一中心”为龙头的千亿级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以自动化成套设备为重点的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时尚创意设计为引领的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培育500亿级新材料产业、500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3个百亿级产业,实现新一轮产业再造。

  创新导向重塑发展动能

  改革开放以来,常熟县域经济发展走在前列。面对土地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等因素的制约,常熟在创新供给上狠下功夫,大力集聚创新资源,打破发展“天花板”,重塑经济增长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县级市搞创新缺少要素支撑,常熟舍得政府财力投入,坚持“主动觅食”,积极向大中型城市、高校研究机构、国内外先进企业寻找创新资源,实打实推进产学研合作。从试点“科技镇长团”到建办全国县级市中首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从引进国内一流“大院大所”,再到打造国家级高新区,创新资源正加快向常熟集聚,为区域创新发展引入了“源头活水”。

  目前,常熟与3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这样的名校资源;1500多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近三年备案技术合同交易总额突破10亿元。

  如何激活这些高校的创新能量,激发更大的创新热情?常熟以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聚焦体制改革和制度突破,为创新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原动力”。常熟突出创新发展导向,在市级机关部门绩效考核中增设科技综改考核专项,把对各经济板块绩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中科技、人才等创新指标的权重,由3%提高到10%;明确年度财政科技投入不少于2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产业升级;设立总额100亿元的科技创新产业引导基金、双创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新型研发公司基金等产业升级专项基金等。这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出台,一步步确立了科技创新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核心位置。

  “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校地合作的3.0版本。”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奇峰介绍,校地合作起初是高校派来一个团队、地方给予资金支持,这样的模式自我造血功能不足;后来,创新团队以技术入股,占有一定股份,但黏合度不高;现在的办法是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实行项目化运作,团队现金入股、为自己打工,从而促进创新效能提升。接下来,常熟将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改造各类创新平台,推动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让创新资源与产业发展融合得更紧密。

  生态追求彰显城市魅力

  不久前,常熟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开展全市域生态布局规划。这份规划相当于一份“生态审计”,既全面梳理山、田、林、湖、草资源,又把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管控和绿色发展目标融为一体,细化生态布局。至此,常熟真正实现了“多规合一”,把市域全境纳入“共抓大保护”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常熟强化污染防治,关停100多家小化工企业;并投入50亿元,开展10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互动。

  生态追求是常熟的一贯目标。常熟城市特色极为鲜明,融山、水、城为一体。从上世纪80年代起,常熟每年都投入巨量资金和工程量,实施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保护示范工程,从尚湖的“退田还湖”到“虞山恢复满山碧绿”,再到“昆承湖生态修复”,生态魅力不断得到彰显。正由于该市长期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2016年全球性会议国际湿地大会首次落户亚洲,就选择在常熟举办。

  驱车沿常熟海虞北路一直往北,十几分钟后便可直抵长江边的铁黄沙。令人惊讶的是,映入眼帘的不是一片荒滩,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铁黄沙本是常熟境内长江滩地上的一个洲岛,是长江江苏段仅有的四个具备建设深水港条件的区域之一。前些年,常熟先后投入16亿元整治铁黄沙,计划把这里建成一个物流基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提出后,常熟第一时间作出决定:“物流岛”要变“生态岛”!

  去年8月,《常熟市沿江生态经济圈概念规划》出炉,常熟市综合考虑生态管控及区域生态承载能力、生态敏感性等要求,将铁黄沙作为整个沿江生态经济圈的核心区进行布局,提出把铁黄沙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长江生态岛”,形成以铁黄沙、长江岸线和水域为主的生态经济圈。沿江生态经济圈将与已经建成的以虞山、尚湖为主的“生态核心圈”和以昆承湖、沙家浜、南湖为主的“生态涵养圈”,共同造就一个由“三大生态圈”和三条“绿色廊道”组成的“三横三纵”大生态格局。未来的常熟,既有小桥流水,也有滨江风光,城市生态魅力全面提升。

  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温度

  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常熟1264平方公里土地,每一寸都浸润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从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偃、“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到两代帝师翁同龢、五代藏书楼主瞿氏,这里堪称人文荟萃,灿若群星。常熟在精心呵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坚持不懈以文明城市建设塑造新的城市品格。

  去年11月14日,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揭晓,常熟首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就此圆了常熟干部群众20多年的创建梦想。常熟以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化文明创建,让文明创建更具高度、更具温度、更具精度、更具力度,让文明成为常熟最强的竞争力。

  改革开放进程中,常熟曾经创造了全国闻名的“碧溪之路”,成为外界公认的“富庶之地”。常熟在文明创建中大力提升群众获得感,通过落实好“1+N”富民政策体系,完善促进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确保在2020年前实现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做好精准帮扶工作,对纳入各类救助的1.1万多名低收入群体建档立卡、因人施策,同时将救助范围向支出型贫困家庭拓展,每年安排救助资金1400万元,覆盖对象2000多户。

  城市文明的提升,为城乡居民带来了幸福生活。“我们村的大事小事,都交给村民公开讨论。”瞿巷村党总支书记邵国平说,从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流转,到农村低保指标分配、保洁奖励金发放等议题,都是由全村408户农户、1540名村民集体来决定。例如,针对村民长期以来喜欢在宅前屋后堆放杂物、散养散放鸡鸭等家禽,村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去年4月,经过全体村民8轮举手表决,《瞿巷村村规民约补充规定》出台,对不破坏村庄环境的村民实施年度奖励,老百姓从原来的被动管理过渡到自觉维护村庄环境,全村保洁费也由此从全年80万元缩减到30万元。村庄面貌大大改善,村民最终成了最大受益者。

  79岁高龄的退休职工吴祥麟是一名“百姓楼长”,每天一早定时到北门大街社区“报到”,菱塘南村500多户居民,老吴至少进过400户的家门。在常熟,像吴祥麟一样的“三长”遍布城市大街小巷,活跃在志愿服务的角角落落。常熟成立了一支由百姓“路长”、百姓“楼长”、百姓“河长”组成的“三长”队伍,由5000多名志愿者组成。“三长”志愿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论是日常的交通劝导、城市治理,还是城市卫生保洁、关怀空巢老人,都长期活跃着他(她)们的身影。

  ■撰稿 李仲勋

  ■图片由常熟市委宣传部提供

标签:实体经济;基石;生态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