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苏齐芳的民情日记本
2018-05-24 16:2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991年,苏齐芳放弃自家企业,应邀担任东林村支书,当时承诺只做3年。3年后,村民们极力挽留,他又干了3年。就这样 3年复3年,一干就是25年。

  “民情日记”有温度

  苏齐芳的民情日记本

  书记有信念、脑子活,村民才能口袋鼓、走富路。上任伊始,苏齐芳与村民们约定,誓将东林村建成苏州站排头、全省有影响、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美丽家园。

  然而,看到村里账上只有1760元,苏齐芳傻了眼,但这更激发了他带民致富的斗志。他挨家挨户走访,问村民三个问题:“你最期盼的是什么?最希望我做什么?最不满意的是什么?”他总是很仔细地将村民的回答记录下来。

  也就是从那时起,苏齐芳养成了记民情日记的习惯,这一记就是25年,累积起来已超过40万字。

  最初几个月,日记上都是问题,最多的是修路。不久,东林村修成了第一条横贯村里、接通村外的水泥路,钱是东讨西要“化缘”来的。路通了,企业跟着来了,日记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招商引资”成了高频词。

  近年来,生态循环农业成为东林村发展的重头戏,围绕一粒米(富硒米)、一头羊(本地羊)、一只果(生态果)、一棵菜(有机菜),做强做好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

  有一天,苏齐芳在日记里这样写到:“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水平确实不一样,农业发展关键还是要靠科技。”现在,苏齐芳的日记本里更多的是农民群众的欢声笑语、对村党组织和党员的点赞表扬。在日记的见证下,如今的东林村总资产值超亿元,稳定性收入有2100多万元。

  村级集体经济做强的同时,苏齐芳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

  2008年春节刚过,刚搬进小区不久,一批五六十岁的村民找来诉苦,“土地换保障”解决了后顾之忧,但生活开支也增加了,希望村里提供就业帮助。苏齐芳立即将村民的要求记录到民情日记里,经过与村“两委”一班人认真探讨,决定设立“劳务合作社”,并根据报名人员的性别、年龄、特长等,分别安排到园林绿化、家政服务、合作农场等分部,同时筹划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外承接绿化养护等业务。

  经过4年多的发展,东林村劳务合作社解决了300多名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2014年纯利润达到500万元,人均工资3万多元。( 文 / 徐盛兵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