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记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汪永进
2018-05-24 16: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科院教工自然支部书记汪永进教授的人生信条。2001年12月14日,由他撰写的论文《A high-resolution absolute-dated late Pleistocene Monsoon record from Hulu cave, China》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刊出,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05年5月6日,他再次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The Holocene Asian Monsoon:Links to Solar Changes and North Atlantic Climate 》的论文。《Science》特约评论员Richard A.Kerr 特别撰文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一名党员,汪永进教授常说:“党员的先进性就在他的本职工作中。”

  一、亲历所为,奋发进取

  1987年,汪永进到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后,他就把目光瞄准了国际地理学界的前沿。

  他的主攻方向是洞穴石笋高分辨古气候的研究,研究的关键是要寻找到良好的洞穴石笋材料。野外采样是一项艰苦而又危险的工作。每次他早上六点多钟就出发,然后爬山找洞穴,到晚上六、七点钟才能回来,他亲自扛几十公斤的石笋样品,行程达几十公里。不雇人扛样品,他主要是怕样品被摔坏,影响石笋年代记录的连续性。他的学生都说他不怕苦、不怕累,“为了搞科研,命都可以搭上”。

  板凳须坐十年冷。汪永进教授自1993年从事洞穴石笋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到2001年论文在 《Science》上发表,经历了近10年艰辛曲折而又默默无闻的研究工作。对科学的狂热,使他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简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天道酬勤,在相隔不到四年,他又再次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论文。

  二、开拓创新,严格细致

  严格细致,是搞科研必不可少的品质。他不仅对野外的石笋采样要求严格细致,而且对采集回来的石笋取样更严格。正因为他对科研要求严格,科学数据要求绝对准确,所以他对每次研究成果都反复求证,并不急于发表,例如在《Science》论文中引用的52个高精度热电离质谱年龄,2000余个氧碳同位素及8000余条纹层数据,都经过了反复交叉检验,才最终定稿发表。汪教授常说:“搞科研一定要严谨求实,得出的科学数据要千年不倒!”由于类似的工作都花费了大量时间,使他论文发表一再推迟,他也因此推迟了“教授”职称的评定。他说:“我不能仅仅为了评职称去写毫无科学价值的所谓论文,我发表的科学数据要绝对准确,这是科学家的良知。”

  三、身正为范,教书育人

  作为学者,汪永进是一流的;作为教师,他是杰出的。作为老师,他有的是学者渊博的知识,而没有学者的古板;有的是学者的严谨,而没有学者的孤僻。

  他要求学生搞研究要从细节入手,力戒浮躁。正是在他这样严格的指导下,他的研究生也都写出了高质量的论文。

  “要做就做到最好”,不仅是对科研的要求,也是他做人的要求。汪永进同志兼任了地科院自然地理学科党支部书记。在支部工作中他以身作则,注重将思想教育融入实际工作中。在支部建设中,他能够将支部建设和学科建设融为一体,言传身教,共同促进,打造了和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由于他在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做出了创新性的工作,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因此他所领导的支部2004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党支部。在党员先进性教育过程中,汪永进同志认真贯彻上级党组织的精神,组织支部党员认真学习,打造高校党员德才兼备的先进性平台,他本人被一致公推为校优秀共产党员。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