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1+13环省行 > 砥砺奋进新典型 > 正文

0

心中有百姓,就能蹚出幸福路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07-18 09:29:00

  —— 记江阴周庄镇山泉村党委书记李全兴

  砥砺奋进 我在基层 (5)

资料图片

  7月5日,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村委办公室里,村民们围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的奖盘,向获奖者山泉村党委书记李全兴贺喜。

  这是李全兴的光荣,也是山泉村全体村民的光荣。20多年前,论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山泉村不亚于紧挨着的华西村。到2008年,村里背上4700万元的巨额债务。

  村民思变心切,谁来担当“领头羊”?大家想到了李全兴。上世纪90年代,李全兴从家乡走出去,搏击商海,攒下亿万家财。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接到了来自家乡的聘书,全村3200名村民,96%的村民举手“请”他回乡当村官。

  上任后,他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新农村建设。当时,村里欠着债,村民经济实力参差不齐。李全兴领着村委会班子,挨家挨户调研。在汇集民意的过程中,山泉村独创的“一碗汤”模式应运而生:子女住楼上套房,享受开阔视野与私密环境;老人住一楼公寓,设施齐备,出入便利;两代人相隔“一碗汤”的距离,既不互相干扰又能彼此照顾。

  山泉新村的建设,让李全兴明白——“只要心中装着老百姓,就能蹚出一条幸福路。”他给自己和团队定下规矩:山泉村的事,无论大小,都要向全体村民公开,确保公平和公正。这以后,村里的事务,大到村级年度收入、工程预算,小到干部工资、村民福利,都由村民来商议表决。96位村民代表组成的村级监督小组可随时查看村务账本,监督村委会工作。

  村干部和村民对话多了,发展的思路也活了。村里一些企业需要电力供应、污水处理,李全兴和村民们商量,在江阴率先建起村级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在建设山泉新村的同时,村里决议规划商贸居住区、三产物流区、工业集中区、生态农业区四个功能板块,让村集体和村民获得多元化的增收致富渠道。到去年底,山泉村村级收入从2008年的1750万元增至6150万元,村集体净资产由2781万元变为4.27亿元,村民人均净收入4.1万元,跃升至江阴市第五名。

  发展的成果,要让全体村民共享。放了暑假,山泉村宽敞气派的文化活动中心格外热闹,听书的老人,看书的孩子,参加电商培训的年轻人川流不息。中心图书馆管理员成彬,忙里偷闲和记者聊天:“我2013年从外村嫁过来,总觉得这儿的农民,不一样。”

  同是农民,哪里不一样?在这里,没有人在房前屋后种菜,也没有人在河里洗拖把洗衣服;村道上划着“礼让行人”的标志,单元楼门口立着“垃圾分类”的收集箱。“农村比城里还文明,这是怎么做到的?”记者问李全兴。李全兴抚掌大笑:“山泉村有《村规民约》,每一条都是全体村民共同讨论、制定的,大家都像爱护家一样爱护村子,谁舍得给村子抹黑?”

  村民当上“主人翁”,李全兴却从一个亿万身家的大老板变成乐呵呵的“店小二”。在山泉村,家家户户的墙上都贴着一张印有全体村干部姓名、职务和手机号码的服务卡,村民家中的水、电、气、网络出现问题,打个电话,半个小时内就会有人上门免费维修,村民可直接对服务打分。“目前为止,村民满意度从没低于95%,李书记的满意度是100%。”负责统计的村民代表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马 薇

标签:

责任编辑:潘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