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绿景美,秦淮城区即景区
以水环境整治为纽带串联城市发展
砥砺奋进的五年
走基层 看变化
7月12日,南京入伏,热浪滚滚。然而在秦淮区内秦淮河东段的玄津桥下,树影婆娑,微风阵阵,人们在河边小亭里纳凉休憩赏景。穿过桥洞,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映入眼帘,正给女儿讲解这幅画的市民徐律告诉记者:“以前河两边杂草丛生,道路断断续续根本走不通,我们每次经过都不想多看一眼。今年经过改造,河边的步道铺上青石板,还增加了小游园、水榭和亲水平台,孩子每天都嚷着来玩。”
“以历史时间为轴,再现南唐兴衰,让市民在享受滨水空间的同时,深入地了解秦淮河蕴含的历史与文化。”负责内秦淮河中段水环境整治的壹城集团负责人沈军介绍,河道治理过程中,除了清淤、截污,退让5米左右的河岸蓝线、整治沿线景观外,还打造一条富含文化底蕴的城市绿轴。“冶山风云”“运渎胜境”“东吴遗韵”“桃叶春风”……一个个主题文化游园绿地,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秦淮因水兴、因水名,水是秦淮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秦淮区去年起对秦淮河东段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去年底前完成水体整治,使水质告别黑臭。今年,工程在保证“水清”的同时,重点实现“岸绿景美”。
“我们的远期目标是结合水体净化及周边小区的建筑改造,增加水上休憩码头,完善水上游线,将内秦淮河东段打造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城市名片。”沈军说,通过在河边建门,沿河居民不用再绕一大圈就能走到河边,“背河变向河,望水成亲水。”
秦淮区的月牙湖,被看作是南京东南的护城河,河道保洁员张守玉每天工作8小时,打捞河里垃圾。“以前河水又臭又脏,打捞上来的大多是人们乱丢的垃圾。现在大家看到水面干净,也不忍心随手乱扔垃圾。你看,我的打捞船上基本都是水草、落叶。”张守玉说。
记者看到,开阔的水面上找不到一片漂浮垃圾,水清可见底,莲叶田田,蛙鸣阵阵,蜻蜓流连。承担月牙湖整治任务的御河公司负责人汪玉超介绍,影响月牙湖水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周边居民生活用水排入。对湖中杂草、淤泥进行清除是“治标”,对周边七条支路街巷和小区进行排水达标建设,让生活污水不再流入月牙湖是“治本”。水环境好了,珍稀鸟类在湖中小岛安家。
整治黑臭河道,秦淮区围绕“拆、截、清、修、引、测、管”等七个关键环节,拆除侵占物体,退让河道蓝线,控源截污,实施河道清淤,修复生态,增加自净能力,并通过引水工程加大引流补水,开展动态监测,综合评估效果。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重新组建养护单位,对全区排水、泵站、河道养护机构及资产进行重新组合。
去年下半年起,秦淮区全面实行“河长制”,除各级河长,还设立由河道流经街道城管执法中队队长担任的河道警长,负责接受市民投诉举报,对经调查证实的河道沿线违法行为予以严格处罚。秦淮区还从热心市民中选聘多名“民间河长”,不定期对河道进行检查。月牙湖“民间河长”乔尔平的手机里存有好几级河长电话,一旦发现问题,她都会第一时间反映,并带动周边居民共同节水、爱水。
秦淮区水务局局长卢杰介绍,去年以来,该区拆除、征收、退让河道蓝线范围内违建近7万平方米;全面精细化控源截污,完成雨污分流片区190个;“一河一策”,为每条河道制定治理方案,完成河道清淤约120万方;对红花河、明御河、清水塘等河道实施生态修复……
“我们希望以水环境整治串联城市建设发展。”卢杰说,秦淮区将所辖24条黑臭河道治理作为突破口,打造“秦淮水系流域花园”,以灵动的水为纽带推动全域旅游,达到“走出家门就是花园”“城区即景区”的效果。
本报记者 吴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