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2017国家公祭 > 公祭资讯 > 资讯头条 > 正文

0

这一部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作品引燃浓烈的家国情怀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冯圆芳   2017-12-13 08:57:00
从冰雪到泪血,从屈辱到尊严,曾经苦寒的呻吟,如今化作紫金草·二月兰的歌声,在温暖的阳光下飞旋……

  原创话剧《殇城》。盛晓鹰摄

  话剧《沦陷》剧照。

  舞剧《记忆深处》女主人公张纯如肖像。

  电影《屠城血证》(1987)海报。

  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封面。

  电影《南京!南京!》海报。

  歌剧《拉贝日记》。彭 鹏摄

  南艺原创话剧《殇城》首演现场。盛晓鹰摄

  歌剧《拉贝日记》排练现场。彭 鹏摄

  从冰雪到泪血,从屈辱到尊严,曾经苦寒的呻吟,如今化作紫金草·二月兰的歌声,在温暖的阳光下飞旋……

  歌声,阳光,花朵,是我们当今的美好生活。然而,南京大屠杀惨案的鲜血、死亡和屠杀,却离我们并不遥远。回望历史、触碰记忆,文艺作品是生动的媒介。这些年来,无数文艺家用电影、戏剧、报告文学、雕塑、纪录片等艺术手段,将南京大屠杀惨案固化、呈现。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也激发起全国人民乃至全人类共同的情感,让我们更热爱自己的国家,更珍惜眼前的和平。

  不忘国耻:通过具象呈现触摸历史真相

  每次经过南京水西门大街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人们的脚步就会变得沉重,神情就会变得肃穆。

  广场前,来自内蒙古的游客李荣正对着《家破人亡》这尊雕塑拍照。面前的雕塑,是一位悲痛万分的母亲,无力地用双手托着蒙难的儿子,向着苍天呼号。周围,一组《逃难》《冤魂呐喊》主题系列雕塑参差耸立。石静如山,沉默不语,却又昭昭显示着活生生的历史。

  这组雕塑,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2005年,他反复思考后确定了创意,“要让30万被屠戮的冤魂站出来讲话,凝固平民悲怆的形象,表现祖国母亲蒙难,呼唤民族精神崛起,祈望和平。”

  遥望当年的祖国,山河破碎,血流遍地。面对南京大屠杀惨案,艺术家们能用艺术作品传递怎样的精神力量?这些年来,一批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涌现出来,注入了艺术家发自肺腑的家国之情,也注入了沉甸甸的理性之思。

  “面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苦难过去,文学艺术应该站出来,让更多承载着历史的故事抵达人们的心灵,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灵。”南京作家、长篇小说《紫金草》的作者陈正荣认为,文艺家的当代职责,就是让历史变得更加具体、可感,让它变得更有传播力。

  30万字的小说《紫金草》,就是打捞自历史上一段真实故事。一名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军士兵,从紫金山脚下将紫金草(二月兰)的花种带回日本,怀着对罪恶的反省与对和平的祈愿,几十年来一直在日本多地播种此花。在陈正荣笔下,这段史实演绎为一个美好又哀伤的故事。“一边是美丽的花朵,一边是血腥的战争,这样巨大的反差,提醒着人们战争的血腥和罪恶,要倍加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

  更深入的发掘,让越来越多的历史细节浮出水面。为了写作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作者徐志耕翻阅了海量资料,甚至不辞辛苦,从1700多位历史见证者的茫茫人海中,挑选出14位名叫“秀英”的女性,作为书中一个章节单独呈现。“只有真实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只有真实才能对得起先人和故人。” 他是如此郑重。

  这些年来,《屠城血证》《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一部部影视作品从历史血泪中走来,向世界传播着南京大屠杀事件。纪录片《揭秘日军“慰安妇”制度暴行》由南京广播电视台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摄制,12月11日起登陆央视。为了记录下发生在幸存者身上的日军暴行,剧组把拍摄过程形容为“与时间赛跑”。拍摄过程中,一位女编导面对 “慰安妇”幸存者的悲惨遭遇,情绪崩溃到抱着同事大哭。但剧组没有止步于悲伤,而是沉下心来,从“制度”的本质进行深度思考和剖析,加强了批判的穿透力。

  在祖国与民族大义面前,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只是旁观者。“众筹声音、讲述历史”是新书《烙印,南京1937》的创意。书上共印有97个绘制的物件,用手机扫描物件所配的二维码,就可以收听这些物件背后的历史现场事实。音频由98位志愿者共同诵读,这些志愿者中既有文艺界人士,也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甚至还有外国志愿者主动加入了这支队伍,汇聚了众志成城的拳拳爱国心。

  和平无价:建立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记忆

  蜡烛摇曳,学子垂泪。11月底,南京艺术学院原创话剧《殇城》在宁首演。开场前,演员们对着舞台上的亡灵深深三鞠躬。年轻的省话演员熊伟姣在剧中饰演一位遭受蹂躏的母亲,儿子被日军刺死,自己最后疯掉。她说,参演这部剧,对自己是一次毕生难忘的教育,“忘记民族遭受过的苦难,就意味着对先人的背叛。”

  真实反映历史,建构我们共同的国家民族记忆,是当代艺术家的庄严使命。艺术家们不辞劳苦,深入开掘,提升了作品的精神高度与引领作用。

  38摄氏度高温酷暑的露天劳作,深夜连续10多个小时的创作,就是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组群的忘我工作状态。将艺术的情感和民族情感、人类情感相融,是他的创作理念,“今天我们再现历史、控诉罪行、批判侵略,表现的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

  伴随着创作者的思考,对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反思与认识,正逐步深入。

  “南京大屠杀是个国际性事件,需要站在人类发展史的高度与人类文明的高度来认识。东方法西斯与西方法西斯一样,同为人类文明所不齿。”四集纪录片《见证南京大屠杀》的导演吴建宁告诉记者,剧组当年赴美国、日本、德国、丹麦等9个国家采访、拍摄、收集史料,片中特地使用了部分二战中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屠杀犹太人的历史影像,在比对中,更凸显了南京大屠杀的骇人听闻。

  铭记历史,不忘悲剧,但我们更要牢记,爱与和平才是永恒的旋律。《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一批图书的出版,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显示了国际友人的可贵援助。同样,中华民族在那场灾难中,也彰显了自己伟大的民族性。南艺原创话剧《殇城》中,日本人野山的中国女友程素华告诉他:“当年在地窖里,每个人都有杀你的冲动和理由,但是他们没有。不是因为胆怯,只是他们都还存有最本真的善良和最朴素的宽容。”这段催人深思的台词,也是我们民族性的最好讴歌。

  “从历史中,我们应该认真审视和平对于国家发展、民族生存的历史价值。”《紫金草》一书作者陈正荣告诉记者,不久前的一天,日本紫金草合唱团成员中有一位叫中野胜的成员,将该小说翻译成了日文,特地征求他的意见。陈正荣当即表示,“稿费我一分钱不要,因为和平无价!”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南京大屠杀惨剧正是用血泪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个人与国家,个人命运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息息相关。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的作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曾说,这本书就是要给今天我们这些在莺歌燕舞、欢欢乐乐、幸幸福福和平日子里的人打一针清醒剂,“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圆梦中华:历史是爱国主义最好的教科书

  每年12月13日,盘旋在南京上空凄厉的警报声,都深深印入每个人心中。国家公祭日设立后,南京大屠杀事件更是为全人类所瞩目。“开展纪念日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法国大文学家雨果如是说。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许多原本麻木的心灵,得到了震撼,许多原本被忽视的问题,也得到了回应。

  初冬,天气有些寒冷,却未能阻挡人们走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脚步。这里,如今已经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站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来宁旅游的“90后”姑娘王珊向记者聊起了她的感受,“现在,太多光怪陆离的东西占据了我们年轻人的注意力,常常没有留出足够的精力和情感来回望我们民族的历史。来到这里看着这些雕塑,知道我们民族过去的苦难,可以让自己保持清醒。”

  凝听历史声音,激荡起的是灵魂深处的洗礼。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在80年前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当年美国教师魏特琳在这里保护了战乱中的妇孺们。最近,《魏特琳日记》阅读分享活动的现场就设在这里,热爱读书的学子们来了,父母带着孩子来了,老外也来了。他们怀揣着一个个问题,等待着专家解答:“为什么日军会犯下如此暴行?”“我们怎样阻止这样的惨剧再次上演?”……悦的读书会会长张静告诉记者,“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不仅仅是一场历史与和平的教育,更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课堂,告诉我们怎样判断美丑、善恶、对错,怎样更好地生活。”

  南京大屠杀跟我们当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原创话剧《殇城》的演出开场,是惨剧发生过后的整整第80个年头,七位在当年的血腥屠戮中受难的灵魂依旧徘徊,久久无法走出伤痛。时间闪回至那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这是国难,国难啊!”哀嚎响彻天际。台下,许多观众早已泪水潸然。一位观众告诉记者,就是这一句非常简单的台词,却直击人心,“一个民族越是到了危难之际,越是能清醒地意识到民族的荣辱与个人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

  “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成为大势。我们要通过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建立起属于全人类的共识,一致反对战争、反对暴力,让和平与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教授认为,这些文艺作品促进了南京大屠杀惨案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知晓,推动了传播交流。“不过,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我们的文明真正强大了,才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力量。”

  今晚,江苏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即将登上舞台。记者在江苏大剧院歌剧厅的排练现场看到,一座偌大的“城墙”巍峨地矗立于舞台中央。这座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见证者,又将在1937年冬天的那场浩劫中遭遇些什么?舞美设计师王晶说,“城墙不仅是苦难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生命力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这彰显着一种力量。我们不仅要记住伤痛,更要让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当今焕发出生命活力,向未来进发。”

  歌剧《拉贝日记》的排练现场,大幕降下之际,死去的遇难者又重新复活,他们出现在舞台上,张开双臂迎接明天。一位观众在舞台下噙满泪水:“这让我想到我们的祖国,她虽受尽屈辱,但已经觉醒,正走在富强的道路上,就像那城墙上,虽然伤痕累累,但也有翠绿的青苔,昭示着生机勃勃的力量。”

  见习记者 冯圆芳 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标签:

责任编辑:许珵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