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前沿丨黄贤金:让生态资本变成流动的“金山银山”
2018-12-04 07: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魏晓敏 杨丽  
1
听新闻

  走近长江学者

  学者简介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经济与政策、资源环境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及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10次。

  记者:回顾学术研究历程,您主要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黄贤金:我更多的是针对中国问题,从国家需求出发来开展研究工作,具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10年前,我关注的是土地问题、土地政策,包括耕地保护。近10年来,我更多关注的是资源环境经济的一些相关政策,也非常关注国土空间从源头管制的一些重大理论和方法问题的相关研究。

  回顾研究历程,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可能有几个方面。一是构建了我国土地政策学学科体系。土地政策对中国来讲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以前对土地利用、土地经济,包括土地规划的关注较多,但对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政策体系的研究还比较少,所以我们较早地在上世纪90年代出版了《土地政策学》这一著作,为我国土地政策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并据此开展了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五周年绩效评估,为探索土地政策绩效评估提供了范例,目前已出版四版。

  二是测算全国和省域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包括江苏省资源环境承载力、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环太湖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自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来,全国各地都开始注重把绿色GDP、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等纳入到经济发展评价工作中。这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要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工作的相关要求所做的研究。

  三是在绿色发展评价方面,十八大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围绕如何科学评价绿色发展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在省社科联绿色发展研究基地的支持下,从绿色资本、绿色生产、绿色环境、绿色生活等四个方面对江苏省绿色发展做了系统的评估,揭示了不同地区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差异性,为地方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是在国土空间研究中,我们认为除了“胡焕庸线”外,还有“胡焕庸亚线”。我们发现,“亚一线”“亚二线”正好可以把长江经济带分为苏浙沪、皖赣湘、鄂豫贵和云川这四个国土空间板块,而这四个板块在自然资源禀赋与人口数量、经济规模方面正好呈现差序格局特征,所以我们基于四个空间的差异,测算了各个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也对在生态大保护的战略要求下,如何科学地规划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格局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五是对环太湖区域耕地退出范围进行划定。环太湖地区曾出现过比较严重的蓝藻事件,那么,环太湖区域哪些空间、哪些类型耕地的利用方式应该退出?据此,划定了环湖一公里、两公里、两到五公里等影响圈,并开展了测算,后来确定了这一区域的退耕范围,并实施一些低化肥的有机农业利用方式,就可以很好地缓解环太湖地区水污染的压力,既协调了耕地利用和太湖污染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使得太湖区域千年以来延续的农业种植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的保留和发展。

  记者:您近期关注的理论热点有哪些?在从事哪方面的研究?

  黄贤金:近期主要在做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如何更好地优化耕地保护政策。具体来说,中美农产品贸易冲突、城乡居民食物结构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都对中国耕地保护战略提出了新要求。

  再者,我们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大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特大城市面临着更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后,政策如何做一些适应性的调整,包括城市发展边界的划定、城市空间格局的调整、城市经济发展的转型,乃至城市本身整体性的战略转型等。

  此外,我们也在做多主体供地相关政策的研究。为了更好地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多主体供地的政策。以前的土地供应是一个池子储水,一个部门管水,一个龙头出水,只能是国土部门一家去供应土地,但是,其实城市里面有很多的城中村、农村集体土地、低效的城市工业用地等用地类型,如果符合城市规划,也可以用于房地产开发,从而更好地发挥多主体供地的政策作用保障城市发展,特别是满足人口对于住房空间的需求,这也是服务国家政策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记者:您觉得江苏目前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您对江苏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有什么建议?

  黄贤金:江苏省是第一个开展生态省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省份,也是最早引入排污权交易的省份,所以江苏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但在实践方面可能还有进一步探索和提升的空间。

  从目前来看,江苏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比较注重创建生态县、环保模范县,但生态县、环保模范县在建设过程中,由于GDP总量大,单位GDP污染排放强度、资源消耗量等相对较低,所以这些指标是容易完成的,但我们不知道,每个地方的污染排放的总量应该控制在多少,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上限应该控制在多少。所以我建议改革生态环境创建评价体系,建设有名有实的“环保模范”。

  根据2017年国家统计局、原环境保护部等部门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来看,我们江苏老百姓对于环境质量的满意度方面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指标也是靠后的,所以我们需要借污染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等相关政策的落实、落地,尽快使江苏生态环境有较好、较大转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苏绿水青山比较多,一吨水、一棵树、一亩地的价值,都可以通过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出来,但是我们也在探索,作为固定资产的金山银山如何变成老百姓口袋里流动的“金山银山”,既能保证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又能使生态资本发挥更好的富民效应,实现生态资本推进经济发展。这是江苏在今后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机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记者:建设特色小镇是实现生态资本富民效应的有效探索,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黄贤金:基于江南历史文化以及风貌开发的旅游特色小镇,既有基于农户不动产权益保有型的,例如昆山的周庄、锦溪;也有农户不动产产权退出,政府统一征收,对农户不动产产权实行一次性补偿做法的,例如嘉兴乌镇;还有农户古建筑入股型的,例如吴中区的明月湾、陆巷等。虽然这些旅游特色小镇,在开发主体上,都引入了政府资金或企业资金,但由于农民不动产产权价值实现的方式不一样,对于农户福利的影响以及可持续生计影响也存在不同的差异。

  总体来看,农户不动产产权保有型的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有效地保障了农户福利功能、福利能力的提升,均等地分享了政府公共投资的绩效,较好地实现了福利公平。创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实现方式,让农户获得更多福利,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建设农民自己的特色小镇,改变让农民成为“局外人”的建设模式,使农民成为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参与的主体,融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成为旅游特色小镇的“局中人”,我认为这才是有意义的。

  记者:对于青年学者治学,您有什么心得和体悟可以分享?

  黄贤金:在研究过程中,我认为更多地要学会独立思考,就像孔子所讲的,教会你做一个桌子角,那你应该把其他的三个桌子角都会做出来。另外,不要拘泥于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种方法,要在了解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想之后去思考,究竟哪一种思想、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然后用相应的方法去进行论证,这样就会为创新性或新思想的提出提供可能。

  要经常参与一些学术交流。我们现在习惯于网上获取资料,其实,如果我们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注重学术研讨跟专家的交流,注重在实践调查过程中跟具体问题的碰撞,也会对很多的问题产生思考,能够更好地提出指导实践的理论或是丰富我们原有的研究方法。

  记者:作为长江学者,也是《思想周刊》的作者与读者,您对《思想周刊》有何寄语?

  黄贤金:彰显思想力量,共享思想成果。

  记者 魏晓敏 杨丽 文/摄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