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前沿丨王永贵:乘“学术之船”驶向远方
2018-10-16 07:2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王永贵

  学者简介

  王永贵,南京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

  先后主持“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6部,先后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记者:我注意到,您的微信名叫“马岩”,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王永贵:很多人都误以为我姓“马”,我说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虽不姓马但信“马”。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我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坚持、发展、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我的职责。

  不知不觉,我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已有35年的不解之缘。其实,大学选择这一专业也是偶然。1983年高考时,我的政治考得相对好一些,就填报了政教专业,加上师范类专业有助学金,也可以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在大学期间,老师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一位老专家带着我们学经典、读原著,学习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我就慢慢上了“这艘船”。当时正好是改革开放初期,也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实践,读硕士研究生时,我又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进行系统学习。这样,“船”的结构逐渐清晰,慢慢把握了它的精髓,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工作后不久,我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又到中国社科院马列所攻读博士学位,更加坚定了从事这一专业研究的决心和信心。今后,我将继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与“这艘船”一起驶向远方。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近期关注的热点以及取得的成果?

  王永贵:意识形态问题与整个国家的变迁、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2002年以来,我一直以国家级的重要研究项目为主导,围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主线开展研究。

  起初我的思考,就是要从世界发展变化中思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宏观上研究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我主持完成了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从宏观、国际视角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展开分析研究,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放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考察。主要研究成果《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入选了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成果文库》。此后,又聚焦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陆续开展了“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研究”等项目研究,思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发展、建设和创新等问题,特别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略,进一步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此外,研究当代中国发展战略问题,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价值和魅力。

  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我比较关注的对象主要是“两头”: 一是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一是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加强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教育。同时,我还比较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基层工作创新是意识形态创新的薄弱环节,应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第一线,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基层牢了,我们意识形态的基础就有了;一个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引导。网上网下,虚和实要统一起来把握,高度关注网络意识形态的呈现方式、表现形态、话语交流,把网络这一“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

  记者:您认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如何落地落实落到位,让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永贵:关注基层是时代的呼唤,更是群众的要求和期盼,宣传思想和文化工作需要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真正为基层的思想和文化工作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氛围和条件保障。

  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涉及农村、社区、军营、学校等。对学校来说,我们要运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来引导孩子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所谓“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就是用他们能够接受、理解的理念和呈现方式。在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阶段,根据他们的成长规律、心理变化,分不同教材、用不同方式来引导和教化,不能单打一,应该多样性。

  在农村地区,要根据不同地域文化特点来进行思想引导,进一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发现乡土人才,比如一些地方的百姓名嘴,他们是身边人,了解身边事。挖掘身边的典型,让百姓身边人说百姓身边事。同时挖掘不同资源,如乡贤文化、家风家训等等,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渗透其中。还可以通过苏州评弹、海安花鼓、淮海琴书等地方特色形式进行创新传播,让人们愿意听、听得懂、用得上,这样才能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时,农村地区的网络空间引导问题也值得关注和研究。

  记者: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场域,是新时代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如何构建网络空间的“朗朗晴空”?

  王永贵:微时代的开启,既是提升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力的机遇期,也是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期。要想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网络阵地的传播,就要切实解决民众的实际利益问题,通过为广大网民提供服务,维护网民的具体权益。要构建新型的网络舆论民情反馈互动机制。要创新微平台应用方式,大力发展“微政务”“微办公”“微会议”“微问政”等,使党政领导干部和群众在互动过程中,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要坚持内容为王,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以进行舆论引导。要培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网络意见领袖。对于这种文化在“微平台”阵地的传播,我们绝不能放任不管,而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管、信息筛选及审核机制。最近几年在微博上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的“江宁公安在线”“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等知名“大V”,就是各权威部门积极推进微平台服务体系的成功探索。要坚守“微平台”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等,才能使未来的网络空间建设变成一片“碧海蓝天”。

  同时,以制度为保障,坚持构建主流文化的多重引领机制。要以网络法治建设作为主流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网络空间法律条文。建立网上监察制度,打击网络犯罪。建立安全预警机制。通过不断完善和宣传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使每一个网络主体明白,在网络空间中什么是允许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从而规范人们的言行。由权威部门牵头,积极对网络空间导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对“红色地带”进行褒扬,对“黑色地带”坚决亮剑、治理,从而营造新时代清朗的网络空间。

  记者:如何做好青少年的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王永贵: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要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从高校来说,大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思政老师的事,是全体教师的事,而是整个学校的事,要形成合力。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各个环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者自身要提高思想素养,增强责任意识,这是基础与前提。

  高校加强思政教育,不仅是知识性的学习教育,更是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就是要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将价值引导渗透到每个课堂上。比如将原来一门“冷冰冰”的解剖专业课,打造成“一堂有温度的生命大课”,更注重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生责任意识的审视。同时,注重把握孩子们的成长规律,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和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规律统一起来,真正切入他们内心,引导他们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青少年是网络的原住民,要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三微一端”,引导他们健康积极向善。比如制作2-3分钟的微视频,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播,并以青少年喜爱的形式和内容嵌入他们的网络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深远持久。

  记者:作为“思想周刊”的作者和读者,您有何建议?

  王永贵:希望“思想周刊”在栏目策划、内容设置、呈现方式上更加多元、分众、多样。 本报记者 杨 丽 魏晓敏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