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漫笔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尤其是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目标和路径问题,我认为应该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一公里”。
这里的“最后一公里”是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中的“最后一公里”,指的是在最终目标达成与对传统文化研究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距离。这个“最后一公里”是非常艰巨和漫长的一段距离。
十八大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完成了一些基本性的工程。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界定、内涵内容、地位作用、有机框架以及目标和方向等问题,达成了一些共识。其一,何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里关键概念是“传统”,对传统的理解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基本上学界主流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对中华民族来讲,传统文化的特有时间节点应该是一直到近代。其二,如何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层次精神文化的基因,它和现代先进的文化相比,是源和流的关系,是先进文化的一个源泉。从价值上来讲,它能为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提供一种力量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和道德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就是要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两个方法,在这样一个基本遵循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接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越时空的价值观念通过一种转换和发展变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我们所要突破的这个艰巨的漫长的“最后一公里”,实质上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传统文化中看到了文化孕育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在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是超阶级的、跨越时空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这是共性的东西,共性的东西是永恒的,永远具有价值。但是这些共性的东西如果不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不与具体的个性问题融通在一起,那就不能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价值实体和道德实体。“创造性转换”就是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这些共性的东西,然后转换为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中的组成部分。“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将共性的东西变成个性的东西,让概念的东西发展出具有个性特点和时代特征,符合现实要求的价值实体。让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的部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建设提供一种力量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工程,不仅对我们国家的价值观建设和道德观建设具有时代意义,同时对于我们批判错误价值,把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道德观区别开来,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