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顾问我的团
“希望你们在科技创新与科技强国的进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与历史性的影响。”8月30日,南通大学江苏省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顾晓松在受聘为《新华日报科技周刊》科学顾问之后,认真地写下寄语。
朴素低调的顾晓松院士,毕业以后就一直留在母校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产生重要影响的南通医学院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领军人物,到担任合并组建后的南通大学首任校长,再到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顾晓松始终在科研道路上执着攀登,活跃在国际神经科学研究前沿,引领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等学科,取得一个又一个为世人瞩目的成就。
无论如何要把成果留在国内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顾晓松下乡插过队,下矿做过工。从南通医学院毕业后,面对许多人不愿意从事的人体解剖,他却全身心地投入。80年代初,全国兴起了一股出国热。对顾晓松而言,他也完全有条件争取出国的机会,但却立志“要在国内干出成绩,以中国科学家的身份,让外国人请我去讲学”。
为了实现梦想,顾晓松在一间原本用作仓库的不到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开始了实验。“简陋得只有几张桌椅、几套手术解剖器械,科研材料还要到外地采购、自己搬运。最贵的就是一台一千多块钱的冰箱。”顾晓松说,当时的科研氛围让人感动,“整个团队都放弃所有节假日,起早贪黑,每个人一年要干两三年的工作。支撑我们的是一个信念,这就是,在世界医学科学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1987年,年仅34岁的顾晓松就获得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0年,顾晓松和他的课题组创造了“快速鉴别感觉神经纤维与运动神经纤维”的新技术,解决了困扰近半个世纪的医学难题。当年的金秋时节,顾晓松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在日本举行的国际重建显微外科会议。他走上讲台,用流利的英语向不同肤色的400多位各国专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因为学术影响力的提高,国外不少大学都向他抛来橄榄枝。“1993年,我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德国进行客座研究。在神经营养因子与周围神经再生研究中取得一系列成果后,德方以每月3000马克的高薪挽留。”顾晓松说,3000马克折合成人民币是一万多元,而他当时在国内工资不过200元,更不用说国内实验室的条件和国外差了30年,但他选择带着最新成果飞回祖国,“无论如何要把成果留在国内。”
“别人问我,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傻不傻?但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走,一走整个团队就没有了,南通医学院的优势学科就没有了。”回忆当时的心境,顾晓松依旧坚定。在他看来,一个学科能够形成特色,至少需要三代人的积累。“我不敢忘,不敢忘记恩师们的言传身教,不敢忘记父亲那句‘有本事要回国服务’的叮嘱,不敢忘记祖国这片土地的浓浓恩情。” 他的报恩方式,就是在南通大学30年如一日的专注钻研。
集体的智慧和协作的力量
生命是个精致而复杂的有机体,神经又如此纤细神奇。神经再生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配合。“每个课题与研究方向都需要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坚持,没有一种集体奉献的精神是难以做到的。”顾晓松说,一个科研项目往往需要几个学科、几十个人同时来做,“没有一种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的精神,难以坚持。”
曾经的南通医学院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共同奋斗、团队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已成为了这个团队最为宝贵的财富,“从原来只有四五人的神经科学研究所,到现在有包括国家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在内的40名研究人员的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顾晓松说,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生于不同的年代,毕业于不同的学校,但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同甘共苦、相互支持。
2004年,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顾晓松先后担任校长、党委书记,此外,他还是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并连续三届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头衔多了,工作更忙了,但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没有变——只要在南通,无论忙到多晚,他每天晚上都要去实验室查看实验数据;即便出差在外,他也随身带着学生的科研论文,坐在车上随时修改,回来第一件事还是首先到实验室,亲自到活细胞工作站观察实验结果,往往一看就是一整天。已经65岁的顾晓松说,科技创新就是要和别人抢时间,赶进度,这样的研究才能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
“在重点实验室里还有从事各大型仪器设备和实验平台的工作人员,他们日复一日地工作在显微镜、细胞室、动物房、操作台前,为每一篇高水平的文章提供清晰的照片、准确的结果、科学的数据,在鲜花盛开的实验室,他们甘愿做一片片绿叶。”无论遇到困难还是取得成绩,顾晓松总是信心满满。“我们几代人,都始终保持着追求创新的激情,始终坚守着追求科学、追求卓越的执着。”
攻克世界难题,勇攀科研高峰
“顾教授在世界上第一个将壳聚糖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第一个转化人工神经研究进入临床,是组织工程神经转化医学开拓者。”2012年,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撰文对顾晓松的工作进行了重点报道,这是对顾晓松科研成果国际地位的高度认可。
1995年,顾晓松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更加坚定了他的研究方向。此后,他领衔的团队开始啃下一块“硬骨头”——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这是百余年来世界临床医学研究中的一大难题。
2006年,在完成了大鼠、犬、猴等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顾晓松课题组在国家863课题资助下,着力推进组织工程神经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进入临床,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受试患者损伤肢体功能明显恢复。这一研究成果,攻克了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神经移植供体来源受限的世界性难题,使我国的组织工程神经与周围神经再生研究走在了世界科学的前沿。
2014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教材《生物医学工程》教科书收录了顾晓松团队提出的“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建构理论”。顾晓松说,这一研究也被运用于临床,病人恢复的效果很好,到现在已经做了100多例。“从2000年到现在,世界上组织工程神经领域就是由我们在引领发展。打个比方,别人还在生产第一代的黑白电视机,我们已经把彩电乃至液晶电视的技术都掌握了。”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顾晓松说。就在当选院士前夕,他和他的团队又在科研中有了重要发现——完成壁虎基因组测序,成功揭示壁虎能爬上光滑表面、断尾再生和在夜间视物的相关基因及演化特点,发现了壁虎“爬墙基因”,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未来的目标是什么?顾晓松坚定地说:“现在的目标就是冲击诺贝尔奖。我没有完成的事情,靠我的学生来完成;我的学生完不成的,靠学生的学生来完成,我们要让中国的神经再生研究持续地领跑世界。相信过十年、二十年,在诺贝尔奖神经科学领域提名时,会有我们团队的名字出现。”
本报记者 孙 庆 王 拓 王 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