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蛋般大小,豆腐般娇嫩,这就是刚刚出生的婴幼儿心脏。我国约有200万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患儿,每年新增15万—20万。给儿童的心脏做手术,犹如雕刻“皇冠上的明珠”,需要精细的手艺和缜密的思路,稍有不慎面临巨大风险。
出生仅仅17个小时的新生儿、体重仅为720克的早产儿……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莫绪明及其科室创下了当年全省乃至全国先心病手术成功的最小年龄和体重纪录。从事小儿心胸外科工作20多年,莫绪明完成了近700例心胸外科手术,并创造了连续155例无死亡的国内新纪录。
在莫绪明眼里,一位优秀的小儿心脏外科专家必须有一双雕塑家的巧手、一个艺术家的思想和一种医学家的胆略。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医学中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由于心脏搏动失去正常节律,患者心脏肌肉无法同步有效收缩,血液大量淤积于心房内壁,若凝结成块则会堵塞外周血管。据统计,房颤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0%。早在读研期间,莫绪明就发现以往内科治疗不能完全有效改善房颤患者术后心脏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莫绪明在国内率先采用了国际上治疗心房纤颤的前沿技术——迷宫手术。该手术将心房按迷宫路线依次切开缝合,使电信号只能沿迷宫的通道传递,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跳节律,使心脏实现正常节律收缩泵血功能,防止血栓形成。1989年,莫绪明完成心房纤颤第一例手术,并简化了手术过程,减少了对心脏的损伤。心房纤颤迷宫手术治疗由此在国内广泛开展,莫绪明被称为“中国心房纤颤治疗第一人”。
如今,莫绪明每天正常需要进行十几台手术。对于一般主刀医师而言似乎不可想象,但他提出手术“流水线”作业的概念,各医护人员均有明确分工,这大大提高了心脏手术的效率。“心脏外科手术是一个需要精密配合的团队工作,像流水线一样要经过上百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问题都会引起病人的死亡。”莫绪明从头到尾不允许自己有一个废动作,“第一,做手术的动作要美要流畅;第二,把心脏修得接近原生态。”这是莫绪明所追求的手术中的艺术之美。
作为全国小儿心胸外科学组组长,莫绪明主持并完成了“先心病围术期营养专家共识”等多项专家共识的制定与发布,推动了中国小儿先心外科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迈进,为中国小儿普胸的整体技术提升及均质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新生儿做手术,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除了患儿耐受力差、组织器官脆弱外,缺少与患儿相适宜的手术器械是影响小儿心胸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最大瓶颈。一种小儿手术器械的缺失,就可能造成一个生命无法挽回的遗憾。用成人眼科手术中的眼睑扩张器来代替小儿心脏手术的撑开器,用成人胆囊手术的支架代替小儿食道造瘘支架……为了解决医疗器械不足的问题,莫绪明极大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在国际上率先开展新生儿食道覆膜支架的临床手术成为莫绪明最新的技术突破。
“打造全国小儿普通器械研发平台,对商家来说是小宗,但是有很多需求。儿童从1公斤到50公斤需要10个型号,这带来大量的研发成本。个案数量的成本很高,销售的量很少,厂家的积极性很小。”莫绪明认为,这需要国家和社会慈善机构的介入。作为全国小儿普胸外科技术及器械平台的发起人,在儿科的器械研究投入方面,莫绪明呼吁社会慈善组织和企业给予关注,造福下一代。
本报记者 王 甜 张 宣